三峡初印象 <p class="ql-block">我初中时看过一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风光纪录片《三峡传说》。这部影片介绍了长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内容。同时为观众呈现了长江三峡的绝美自然风光。记得片中昭君出塞穿着红色汉服衣袂翩翩于山坡上遥望漫山遍野的红叶,凝视着三峡蜿蜒曲折的长江,故土难离的情绪溢出屏幕,画外响起李谷一的《乡恋》,歌声婉转深情的抒发昭君对家乡的热爱及眷念。竟成了我几十年难以忘却的回忆。当时暗想有这么多传说的地方,等经济独立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等经济稍微独立点后已是90年代,论证了四十多年的三峡大坝工程已经动工了,内心又纠结己经看不到长江三峡的原始风貌了,反正三峡座落在这中部城市不用急于看嘛。终于到了不纠结的年纪了,恰好有帮志趣相投的老同事都想在红叶盛开的季节观赏长江三峡风光,心动不如行动,12人成团出行。</p><p class="ql-block"><br></p> 筹划行程 <p class="ql-block"> 一次完美的旅程必须有一份计划周详的攻略做依托,这次三峡游我们想途步穿越四百里三峡,观赏百万亩红叶如火般点燃长江两岸的恢宏气势。为此我们选择了老秋户外团队的仅次于墨脱和珠峄的国内十大经典徒步线路排名第三的长江三峡徒步线路。6天行程囊括了巫峡奇景神女峰、三峡最陡峭峡谷•瞿塘峡、雄锯长江三峡之首,第五套人民币10纸币背面图所在地•𧃍门、历史文化名城,三国古遗址的白帝城、攀登三峡之颠穿越66拐危石鸟道,加游船逆流而上观赏长江峡谷画廊、悬棺及古栈道。行程安排疏密有间,让我们来场三峡最美最有深度的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天 粗花 <p class="ql-block"> 选好行程订好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国内出行交通真太便利了,家门口的机场下午三点多上机不到二个钟就到宜昌了,当地对接的户外领队小何接机后说带我们吃本地特色菜,说到吃大家来精神了,上了车兜兜转转来到座落在山里的餐厅,此时夜幕四合,身上骤感冷意。宜昌的温度比广东冷多了,广东24度气温,这里12度左右。冷天气让我们食欲倍增,宜昌菜深受川人影响,也喜辣爱麻,同行的能吃辣的大快朵颐,不能吃辣的呲牙咧嘴狼狈极了,我对吃辣还行,感觉菜不错,印象最深的是一道炖焟猪肘子,样子有点像火腿肉,炖好后吃起来肉质感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汁还可当汤喝,点赞这道菜。晚餐结束直奔市区酒店,大家舟车劳顿,各自回房休息了</p> 第二天 前往巫山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在酒店吃完自助早餐,我们驱车前往巫山县。三峡红叶,主要集中在三峡的巫峡、瞿塘峡两岸,也就是巫山、奉节两县的长江沿岸。每年11底至12月底,这里万山红遍,红叶如火如荼非常壮观。宜昌到巫山需要3个多小时路程,到达巫山县己将近中午,因为急着观景,我们随便在小店里吃了碗面对付肚子。告䜣一个秘密给朋友们,这里的面馆点青菜不用钱,这是我发现的,我说点份青菜,老板随便抓了一大把往面汤烫了一下捞起递给我说青菜不收钱,意不意外?而且当地的叶菜特脆爽可口,吃了一碟还想吃,只因为老板不收钱,我不好意思再要了。午饭后半小时车程到达景区,巫山比较方便到达和观看红叶的景区主要有小三峡景区、神女峰景区、神女景区、文峰景区等。今天我们选择文峰景区徒步,选择这里的理由是它在城边文峰山上(山上有座文峰观及镇水塔),景区内红叶连片集中,可近距离欣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文峰景区是巫峡的入口处,文峰山登山大约4个多小时,山高坡陡,很费脚力,但这里红叶满山坡,且为巫峡峡口-长江大桥(彩虹桥)-镇水塔-新县城最佳观赏点。</p> <p class="ql-block">走到登山口放眼远眺,沿着文峰山脊修筑的羊肠小道,如游龙般曲折蜿蜒向顶峰延伸,左手边陡峭悬崖下的长江泛着碧绿江水仿佛没有尽头似的流向天际。两岸陂地上满山遍野的红叶艳如彩霞。我们边爬边欣赏美景,忘却疲倦不知不觉走到了最美风景欣赏点——镇水塔、巫山长江大桥段。站在文峰山上,遥望横跨长江两岸的巫山长江大桥,横卧于长江碧波之上,宛如雨后彩虹🌈。这段长江水域开阔,可过巨轮。夕阳照耀的江水波光嶙峋,闪耀着金子般光芒。经过的轮船呜着汽笛,连片红叶云蒸霞蔚,把长江渲染成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我们被眼前的风景迷住了,又拍美照又拍风景,开心的笑声惊起林中鸟。其中我还发生了小插曲,我拍呀照呀,逐渐跟队友拉开距离,突然感觉周围寂静,身边游人都见不着,最令人心慌的是这条路的尽头就是分岔口了,左右两边各有小径,往上是上山路。我心里没底是该往左走还是右拐。想联系同伴,手机信号不太好没联系上,我努力让自己冷静,回想最后听到同伴呼唤我名字似乎是挺远传来的。我祈祷手机在路的分岔口信号正常,边在山路狂走,到了分岔路口右手边高处台阶处,同房阿娟向我挥手喊道:吓坏了吧,就知道你会迷路,快点上来。此时夕阳给她的身上渡了层金色光芒。天啊!这不就是拯救我的天使吗?我高兴坏了,心马上安定了。阿娟让我休息一下,然后俩人追赶大部队。走着走着我又说拍几张红叶的逆光照片,阿娟好脾气的陪着我,最后还用手托红叶树枝让我找满意角度拍照。知我者阿娟也!拍完我们继续走。又到了分岔口,远远看到秋队在路口招手说就差你们两个啦。哇,领队也靠谱哦。风景也顶级美哦。</p> 第三天 游神女天路之神女峰 <p class="ql-block">神女天路是巫峡•神女景区南环线的一部分,由巫峡神女峰、神女溪和神女天路三部分组成。由于时间及体力关系,我们只穿越巫峡神女峰。神女峰平均海拔1200多米,登山道盘旋在悬崖峭壁之间,山中云雾缭绕如同在天上行走,天路不是浪得虚名的。此段路风景绝佳,山清水秀。在这里沿途可俯瞰长江、隔江对望神女峰、神女庙、亦可赏峡江烟云、万山红叶、巫山云雨,是绝佳的摄影之地。</p> <p class="ql-block">出发时天气阴沉沉,大家担心下雨,我却内心暗喜,这才是看巫山云雨的天气嘛。今天的爬山比昨天辛苦多啦,毕竟体力有限,但大家对神女倾慕至极,坚持忍耐着,登顶后领略了“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气势。大家在山顶欣赏美景,巫山的云海会在山峰之间流动,忽而遮挡了山峰的轮廓,忽而露出美丽的山峰和山谷,云海变化无穷。巫峡之巅景色无疑是绝美的,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及故事传说更为她成为"爱神之地"这是有据可查的。据《山海经》记载,天帝的女儿瑶姬未嫁便身亡,死后葬在巫山。化为蓞草,花朵为黄色,结出的果实与菟丝子果实相似,人服用这种植物会变得妩媚迷人,瑶姬便被人尊称巫山神女,也是传说的古代爱神。战国时期又有传说巫山神女爱慕楚襄王,私自下凡相会,襄王也爱慕神女,欲结秦晋之好,但仙凡之隔的鸿沟注定无法逾越的。襄王对神女恋恋不忘,无法释怀。巫山神女感怀襄王的情意,在梦中与他相会,并告诉他说:“我住在巫山的南面,早上为云,晚上化雨,朝朝暮暮你都能看见我"襄王醒后,踏遍巫山,寻访神女,可惜再无缘相见。于是襄王在巫山为神女建了一座道观寄托思念,称“朝云观”。宋代的王安石都为神女襄王的爱情故事背书了,有诗为证:神女音容讵可求,青山犹抱楚宫楼。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元稹写给亡妻的离歌,以巫山的云雨做比喻,寄托了对妻子忠贞不渝的感情。更为巫山成为爱情圣地盖章确认了。此地真是浪漫呵</p> <p class="ql-block">休整后开始下山,大家步步为营,相互扶持,饱览美景,拍拍像片以期留下美好𣊬间。下山时终于看到对面山峰的神女石像,为我们所人人骄傲,我们用脚步用眼晴印证了巫山的传奇。下山后坐渡轮过对岸。‘’长江一湾‘’打尖吃饭,回巫山县城我们将座游船逆流而回,这样的安排很恰当,早上是用“上帝的视角”欣赏长江风光,下午可在江面拉风。</p> <p class="ql-block">这是别人高手航拍的神女石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拍摄水平及摄影器材有待提高之人的照片😂</p> 第四天 挑战三峡之巅 <p class="ql-block">三峡之巅位于奉节县和巫山县之间,是巫峡十二峰之巅,因杜甫“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的诗句而得名,主要包含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等风景。</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说实在话大家伙都腰酸腿疼,体力透支了。又加上天气转变,下起了雨夹雪,对穿越山路增加难度。很多人都有打退堂鼓的倾向。我是准备攀登的,但如果少了姐妹们的陪伴,就少了很多快乐。但听领队说一但决定穿越就没有回头路走了,因为前进与后退都一样艰难的。登山运动是靠体力与意志支撑的,也不能勉强姐妹们。没想到身材娇小的敏姐挺身而出:"我报名去,姐妹们去吧,去了后悔一阵子,不去后悔一辈子"果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姐妹们想着娇小的敏姐能去,自己也应该行吧?结果大家都勇跃参加了。敏姐好样的,做动员工作抵得过一个连队政委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人对登山装备是很菜鸟的,领队说过要准备护膝和登山杖,没几个人听进去。只有敏姐及萍姐两对夫妇购买了这些装备。昨天敏姐转让了登山杖给我用,确实手杖帮双腿缷了很多力,等于多了一条腿,所以朋友们以后登山一定要准备登山杖哦。</p> <p class="ql-block">开拔之前我们没有登山杖的人请当地的农民砍了枯木做手杖,别说还挺趁手,大家笑称“丐帮登山队”正式成立,我拿的是竹竿,像黄蓉的打狗棍,那就暂充一下帮主吧。</p> <p class="ql-block">迎着风雨,拖着肌肉酸疼的双腿,握着手杖的右臂也隐隐作痛,但我们坚持着,终于登顶了。在海拔1388米的三峡之巅,我们用“上帝视觉”腑瞰大自然的杰作,把立于两岸悬岸峭壁的䕫门尽收眼底,真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气势。眼前壮丽的景色,似乎吟首杨慎的临江仙才过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风流人物。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就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几度夕阳红。-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真豪迈耶</p> <p class="ql-block">这张形似三颗大牙的图片最高处即是三峡之巅,是团友叶校长的作品。山势奇伟险峻吧,但我们征服了它。值得我们骄傲自豪哦。</p> <p class="ql-block">䕫门</p> <p class="ql-block">瞿塘峡风景</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就雨过天晴啦</p> <p class="ql-block">以下视频是阿芬妹妹剪辑提供</p> 第五天 游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p class="ql-block">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地处长江三峡西入口,东望夔门。央行发行的1999年版与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背面图案都是夔门而知名度更高了。昨天是在山峡之巅俯瞰这个景区,今天主打零距离接触。</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上了白帝城,每个中国人应该是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首诗而熟知白帝城吧。想目堵它的风釆还要爬300多级台阶上去️ 。这里有太多三国历史等待游人去探究。</p> <p class="ql-block">游完白帝城我们依石阶而下,兜兜转转下到白帝城右下方向平台,那是近距离拍𧃍门景点最佳位置,一般到这里的人都要拍个照打下卡。有时间还可登上临江而立的赤甲楼观赏夔门雄姿,楼下平台处为古炮台遗址,现复建了两门硕大铁炮,以凸显夔门天险在古代军事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战略地位。炮台被野生猴群视作乐园,也不怕游人闯入,你拍照时它还配合着各种姿态,有趣极了。</p> <p class="ql-block">打卡完炮台后,我们坐船出发游瞿塘峡,也体验一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意境。我查资料了解到这一段是古栈道所在地,特别留意听广播,如愿看到了它真实的模样。峭壁凿栈道,连延绵数百里,太震撼了!这可是古人的智慧,是一大奇观呀。</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p> <p class="ql-block">古栈道遗址</p> 第六天 参观三峡大坝 <p class="ql-block">查资料了解三峡大坝的建筑历程:1984年,经过国务院16个部委和鄂湘川3省以及58个科研施工单位、11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审查通过,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蓄水位为150米的三峡方案,三峡工程建设进入施工准备阶段。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修建高程185米的三峡大坝。1994年12月14日,经过长达40年论证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启动,三峡大坝开工建设。1998年底,三峡大坝进行混凝土浇筑。2002年,三峡大坝左岸坝体浇筑竣工。2003年7月,开始浇筑三峡大坝右岸坝体。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竣工。</p> <p class="ql-block">查了资料我对这项宏大工程有所了解,对这个"千年大计,国运所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参观的。三峡大坝旅游区,分为三个部分1.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观景点,是三峡坝区最早开发的景区,因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命名,是观赏三峡工程最佳位置。2.185观景观景平台,这里可以360度看到三峡大坝,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三峡升船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垂直升船机技术难度,堪称世界之最。3.截流纪念馆,三峡截流纪念园力图体现人定胜天,天人合一的截流文化主题精神。在整个园区的景观设计上,紧扣截流主题,力求表现出长江、大坝、工程等鲜明的形象特征。</p> <p class="ql-block">来到可以平视三峡大坝的185平台,我才理解了什么是"高峡出平湖"的画面。顺便科普一下,这里为什么叫185呢?原来,185米是三峡大坝的海拔高度。信步来到大坝最中间的部分--泄洪区。它总共有22个泄洪口,如果全部开启,每秒可以排11万立方米的水。在防洪时,它把洪水先存进“肚子”里,再一点一点放出去,直到恢复到正常的175米水位线为止。</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毕,我直观了解以上的知识点,三峡大坝是全国电力的主要来源,还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工程,我们真的要向所有参加建设的劳动者致敬!</p> <p class="ql-block">6天的行程到了三峡大坝就此结束。因为时间有限,看到的东西只能是浮光掠影。但仍被三峡独特的魅力折服。在这里每一座山脉,每一段流域都有属于它的故事,等待游客自已去挖掘。</p> <p class="ql-block">截流石</p> <p class="ql-block">退役的基建工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