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吴冷西在“七千人大会”上的检讨</p><p class="ql-block">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新华社社长吴冷西作了检讨。</p><p class="ql-block">吴冷西1957年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他的前任邓拓因为不及时宣传中央的精神,曾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吴冷西大概是吸取邓拓的教训,变得非常注意抓苗头,赶潮流,致使其主管的《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大跃进”期间起了非常明显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次会上,吴玲西在检讨时讲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可以说,在一个时候,没有《人民日报》比有《人民日报》还要好一些。”</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句比较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也是他深刻反省的结果。在毛泽东提出开“出气会”之前的前10天,吴冷西就在中直系统的文教组做了全面系统的检讨。</p><p class="ql-block">他在谈到人民公社时说:1958年夏的北戴河会议说,先试点,再推广。9月4日《人民日报》社论却说“也可边试点,边推广”。北戴河决议说: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要三四年、五六年,或者更长的时间,9 月3 日《人民日报》社论却把“或者更长的时间”这几个字擅自删掉了。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民日报》是火上加油,以致错上加错。</p><p class="ql-block">关于高速度与按比例,吴冷西说:宣传了总路线的灵魂是高速度,高速度本身就是按比例。片面强调多快,忽视好省。翻开当年的《人民日报》,“高速度万岁”,黑体大字赫然醒目。《人民日报》</p><p class="ql-block">的浮夸言论,满纸都是!</p><p class="ql-block">吴冷西还说:宣传地方工业遍地开花,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对此,周恩来在七千人大会上提及时说,实际是“一马当先,万马落后”。毛泽东插话说,是“一马当先,万马皆死”。毛、周的话,反映了他们对这一口号的深刻反思,教训是痛彻心骨的。</p><p class="ql-block">关于破除迷信,吴冷西说:主席讲了敢说、敢想、敢干,要以马列主义为基础,《人民日报》发表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社论。此后,它成为一句家喻户晓的著名口号,也为后来所有了解中国“大跃进”这段历史的人所熟知。当年的福建省委书记梁灵光几十年后回忆说:“《人民日报》登出一张小孩子坐在麦穗上的照片,发表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文章,说什么“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p><p class="ql-block">关于浮夸,吴怜西说:1958 年3月,毛主席在成都会议上强调压缩空气,说河南一年水利化即使能够实现,也不登报。但是《人民日报》却在1958年6月7日,报道河南半年就实现了水利化,而且发表社论《河南人民做出了好榜样》,将全国的军。报纸还大量登载高指标、放卫星,批评不相信高指标的人是“右倾保守”,是“白旗”。</p><p class="ql-block">1959年6 月5 日,罗荣桓在解放军政治学院的一个会议上说:现在看粮食越紧张,越是去年放卫星的地方,不紧张的倒是去年被插“白旗”的地方。真是一语中的。</p><p class="ql-block">关于瞎指挥,吴冷西说:不问具体条件,运用一种激将法:“这儿能办到,那儿为什么办不到?”这样推广了一些很错误的东西,如大面积丰产方,方田化,企业无人管理等等。还在报上搞了许多进度表,如扫盲进度表,除四害进度表,造林进度表,钢铁放卫星等等。批评数目字低的是劲头不足。对此,一些省委反映强烈,并告到毛主席那里,说《人民日报》在“大跃进”中搞各省进度表,对他们的压力很大,其结果只能是你赶我追,大搞虚夸。</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批评《人民日报》吹得太凶、太多、太大。记者和编辑,头脑要冷静,要多开动自己的脑筋,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要调查,追根问底。要比较,同周围比较,同前后左右比较。记者,特别是记者头子,像你(吴冷西)这样的人,头脑要清醒,要实事求是。</p><p class="ql-block">参考张素华著《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