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悬空寺,云冈石窟。

老黄牛

<p>北岳恒山:</p><p> 因悬空寺出名,恒山被埋沒,其实,悬空寺建在恒山翠屏峰。</p> <p>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着称。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p> <p>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p> <p>悬空寺,名大门小。</p> <p>悬空寺的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p> <p>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p> <p>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p> <p>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度。</p><p><br></p><p><br></p> <p>悬空寺全景</p> <p>南楼:</p><p>内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有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p><p><br></p> <p>北楼:</p><p>高三层,长约为7米,宽约为4米,分别为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p> <p>长线桥:</p><p>长线桥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长约10米,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 。长线桥将佛庙、楼宇等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奇险、奇巧的景观。</p> <p>云冈石窟:</p><p> 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p> <p>进大门,十三对“骑象四棱神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p> <p class="ql-block">昙曜铜像</p><p class="ql-block">昙曜不仅是云冈石窟的开凿创始者,也是云冈石窟寺的创始者,更是北魏时期译经的开创者。</p> <p>灵严寺</p> <p>在石窟地面上遗存有一条交通参道,深深的车辙,称之为“古道车辙”。</p> <p>云冈石窟,一共有20窟。</p><p>第1、2号石窟外景。</p> <p>五,六窟二窟前五间四层楼阁。</p> <p>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p><p>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p><p>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p><p>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p><p><br></p><p><br></p><p><br></p><p><br></p> <p>六窟中央是一个直达窟顶的2层方塔,塔身雕满佛像。</p><p><br></p> <p>窟门口高大的立柱。</p> <p>早年,有人在窟内生火做饭,将佛像熏黑。</p> <p>第十六至二十是昙曜五窟。</p> <p>第十八窟,傍晚,阳光透过石窟天窗,将窟内大佛照亮。</p><p><br></p> <p>第二十窟,洞顶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p> <p>大同古城墙:</p><p>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元故城墙旧土城上增筑而成,全国颇有名气。大同城墙的总周长为7270.7米,形制方形城池。</p> <p>壮观城楼</p> <p>大同,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