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赏秋,--混迹于8090户外俱乐部

美友12208849

<p class="ql-block">  时间:2023年12月4日 早7点半</p><p class="ql-block"> 出发地:滕王阁地铁口 天气阴 9-13℃</p><p class="ql-block"> 到达地:庐山大天池 天气阴2-8℃</p><p class="ql-block"> 组织者:8090·牧野青年户外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线路:九江柴桑区石门涧苑路-大天池-仙人洞-锦绣谷-如琴湖-白居易草堂-牯岭街-九九盘返回。</p><p class="ql-block"> 总里程:15公里,一大半景区大路。</p><p class="ql-block"> 登山高度:1100米,累计爬升1118米。</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跟着一大堆8090后的年轻人一起爬山,总担心跟不上节奏,怕拖后腿,尽管这条线路爬庐山去过几次,那都是与同龄人一起爬。</p><p class="ql-block"> 既能来了,抛弃一切心理压力,硬着头皮跟呗,实在不行就中途下撤。</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做足了功课,登山杖登山鞋,背负好的登山包,带上水和水果,焖烧杯中的稀饭。连头灯都准备好了,就怕下山时天黑看不清路。</p> <p class="ql-block">  在滕王阁等待36座大巴车。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看他们的行装就好像出去旅行一般。七点半大家准时上车出发。</p> <p class="ql-block">  客车停在九江柴桑区石门涧,下车后我们一行36人开爬这熟悉的线路。</p>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在攀着树枝藤条往上爬。</p> <p class="ql-block">  运动的我,在庐山上穿着单薄的衣服不觉冷。</p> <p class="ql-block">  爬到中途,美丽的风景摆个PS。</p> <p class="ql-block">  山中的杜鹃花忘记了季节,正开的红艳。</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猴子翘首以盼,等待着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路遇一对情侣猴,相依偎于路旁,并不顾忌路上行人。</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攀爬,终于到达庐山大天池。我们匀速的爬着,不急不躁,短暂停下来喝点水或拍个照,按照预定时间和大家一起顺利登上庐山。</p> <p class="ql-block">  一行人悄悄的进入景区大天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池塔,该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塔刹呈宝瓶状,高20余米。</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是仙人洞。毛泽东1961年9月9日创作的一首大气磅礴七言绝句。《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p><p class="ql-block">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p><p class="ql-block">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  纵览云飞,庐山标志性的景点,老的庐山牌香烟盒的封面之一,成为儿时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站在庐山高点,一览众山小。宽广替代了细节。</p> <p class="ql-block">  如琴湖,曾经是一个冰窖,囤冰之地。大地回暖后,这里是个溪水潺潺的水洼,旁边伫立着大林寺。白居易在此写了著名诗篇《咏大林寺桃花》。1961年,人们在靠近冰溢口筑起大坝,形成一个状若琵琶的人工湖。夜深人静时,山坡上的水注入湖中,犹如人拨琴弦,故而得名如琴湖。</p> <p class="ql-block">如琴湖来一张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六零后来蹭个八零九零后的热度。</p> <p class="ql-block">  花径,庐山著名打卡景点,由于时间原因,只在门口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  下一站就是白居易草堂,大林寺不复存在,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九江)司马,在庐山写下《大林寺桃花》诗流传千古:</p><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 class="ql-block">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牯岭街,牯岭牛我又来啦,牛人与牯岭牛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庐山“莲牯路”入口处,一个山门两侧刻着一幅楹联:</p><p class="ql-block"> 长江入海方无限;</p><p class="ql-block"> 庐岳撑天始有峰。</p><p class="ql-block"> 横批:河山不二</p><p class="ql-block"> ——由庐山管理局党委书记郑翔所撰,著名书法家杨农生先生书写。</p> <p class="ql-block">  原定从九九盘下山的,应组织者的安排改为好汉坡。路短了一些,大部分都是石阶路,挺伤膝盖的,不少人戴上了护膝,我一路小跑,仅用一个半小时,赶在天黑之前下到山底,走在队伍前列。</p> <p class="ql-block">  下山途径半山亭、好汉坡亭及另一个无名亭三个亭。</p> <p class="ql-block">半山亭</p> <p class="ql-block">好汉亭</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亭。</p> <p class="ql-block">  爬山既锻炼了身体,又观赏风光。这一次体验更深刻,既没有冬日的冰雪,也没有深秋枫叶红及银杏黄,更没有和风日丽蓝天白云。和年轻人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旅途快乐,无须风景怡人。</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谢谢美友观看</i></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8日</p><p class="ql-block"> 写于香溢花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