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侍寝有多繁琐?除了不能发出声音,还要被太监把控时间

老兵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地位与天地神明相联系,被视为天地间的主宰,君权神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天下万物的父母官,其权力基本上没有限制,可以任命官员、颁布法令、掌握军队等。</p><p class="ql-block">在政治、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皇帝都是不可挑战的权威。</p><p class="ql-block">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和义务,皇帝要对黎民百姓负责,需要维护天下的和平和稳定,保护百姓的财产和安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皇帝的不作为和不负责,最终会招来朝代的覆灭。</p><p class="ql-block">但尽管朝堂之上,所有大臣都必须听皇帝的话,在后宫,地位最为低下的太监却也能在一件事上忤逆皇帝,且皇帝无论如何生气,也只能受着。</p><p class="ql-block">这件事,便是妃嫔侍寝,那么古代妃子侍寝到底有多繁琐?除了不能发出声音,还要被太监把控时间。</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侍寝制度的演变</p><p class="ql-block">在各个朝代都有一本备忘录,虽然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用于记录妃嫔侍寝过程,有些朝代是由宦官记载,有些朝代,是由宫中女官记载。</p><p class="ql-block">此举是为了以后妃嫔怀孕时拿来查阅,以确定是否属实。</p><p class="ql-block">在现代宫廷剧中,我们总能看到皇帝在挑选妃子侍寝时,采用翻牌子这种方式,于是便以为,中国所有朝代采用的都是这种制度。</p><p class="ql-block">但实际上,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侍寝规定,招数更是五花八门。</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周朝的侍寝制度是根据天体运行、日月星辰来决定今天是谁侍寝,按照月亮的盈亏,初一到十五,月亮越来越圆,侍寝的妃子根据在后宫的地位,从低到高排列。</p><p class="ql-block">根据《礼记》记载,周朝皇帝有皇后一个,夫人三个,妃嫔九个,世妇二十七个,御妻八十一个。</p><p class="ql-block">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有名的羊车望幸,西晋皇帝司马炎在临幸妃嫔时,一开始是随机的,往往是走到哪个寝宫门口,就会在那里过夜。</p><p class="ql-block">但妃嫔住的寝宫远近不一,很难实现公平,于是司马炎便更改了临幸方式,坐着羊车赶去各个寝宫,羊走到哪里停下来,他便在哪个寝宫过夜。</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这招一出,后宫再无异议。</p><p class="ql-block">唐朝唐玄宗李隆基选妃方式更加风雅些,他让众多妃嫔头戴鲜花,放出一只蝴蝶,蝴蝶落在哪里,那么今天晚上便由那一位妃嫔侍寝。</p><p class="ql-block">更有李湛15岁登基,发明风流剑中。在竹皮做的弓箭上抹上龙麝墨香,然后把嫔妃聚在一起,做个简单的弓箭射击游戏,最后谁身上的香味重,便由谁来侍寝。</p><p class="ql-block">被射中的人并不会感到任何痛楚,只会感觉香气逼人,因此当时有句俗语,风流剑中的人人愿。</p><p class="ql-block">除了皇帝在想办法选择侍寝的妃子外,妃子自己还发明了托梦自荐法,各中如何操作,那就不足以为外人所知了。</p><p class="ql-block">图片</p> <p class="ql-block">古代妃子侍寝规定</p><p class="ql-block">我国封建王朝制度延绵了两千七百多年,除却早期侍寝制度比较随意,在后来,逐渐形成了一套更加合理的规章制度。</p><p class="ql-block">比如周朝的侍寝制度看似公平,但在后来却因为限制过分严格,因而很少有皇帝会遵守。</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妃子侍寝规矩之一是挂灯笼。明朝规定,当天色渐黑时,嫔妃们要在所住宫门之前挂起两只红纱灯笼。</p><p class="ql-block">皇帝选择到某处留宿之后,该宫门上的灯笼便会被卸下来,表示皇帝已经选定了侍寝的妃子。</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于是,负责巡夜的内监,便会传令各宫卸灯寝息。</p><p class="ql-block">这一规矩不仅体现了古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方便了太监和宫女在夜晚巡逻。</p><p class="ql-block">挂灯笼的规矩也体现了皇帝对妃子的重视和宠幸,同时也增加了宫廷的欢乐氛围。</p><p class="ql-block">清太祖努尔哈赤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净事房,这一机构隶属外务府,主要职责便是约束皇帝和妃嫔的行为,主要负责记录皇帝和妃子在侍寝时所发生的事以及侍寝前的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当皇帝用过晚膳后,净事房的太监便会端着银盘来,让皇帝翻牌子,皇帝想让哪个妃嫔侍寝,只要将她的牌子翻过去即可。</p><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皇帝每天选同一个妃子侍寝,净事房太监还会把牌子反过来放,让皇帝任意抽取,这样既可以让皇帝有期待感,也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雨露均沾。</p><p class="ql-block">让皇帝翻的牌子全都是金子制作,头部使用玉石,故有绿头牌的说法。</p><p class="ql-block">牌子上刻的都是嫔妃的名字,皇帝不看人直接挑牌子,这一过程也称为报花名。</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虽然过程繁琐,但报花名这一措施可以保证妃子的身份尊贵,不会因为侍寝而失去权力。</p><p class="ql-block">但不管皇帝需不需要妃嫔侍寝,每月十五号,皇帝必须让皇后侍寝,这样既可以保证皇后的地位,也能保证皇家子嗣延绵。</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古代妃子在侍寝之前还要铺宫焚香。</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这一规矩通常出现在宫殿落成、祭祀祖先、迎接贵客等重要场合,起源于祭祀活动,而后逐渐演变成宫廷礼仪,具有浓烈的宗教和文化色彩,这是为了确保嫔妃们能够享受到皇帝的恩宠和待遇。</p><p class="ql-block">焚香的仪式是皇帝对嫔妃们的尊重和关怀的表现,也是宫廷礼仪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通过铺宫焚香,皇帝向嫔妃们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和关怀之情,这一仪式不仅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和统治力,也展示了古代宫廷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