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余军平</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23日下午2点整,在洛南县城关中学多功能厅举行了本学期第四期“城中大讲堂”专题研讨活动。城关中学语文学科组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共计60多人参会。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我与红楼”,由渭南红学会副秘书长、洛南县红学会会长、洛南县城关中学数学学科高级教师冯秀珍老师主讲,城关中学教导副主任余军平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本次大讲堂活动在余主任热情洋溢的开场白中拉开序幕,余主任首先介绍了冯秀珍老师和她新出版的力作《珍话红楼》。冯秀珍老师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洛南县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八十年代毕业于陕西省商洛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现任教于洛南县城关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渭南市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喜欢古典文学,致力红学研究。有多篇散文、随笔、杂记、影视评论、小说等在多家刊物发表。教学论文多次获国家、省级奖励。</p> <p class="ql-block"> 余主任讲道,秀珍老师力作《珍话红楼》正如城关中学张金民校长序言中所写,作者深刻领会到:</p><p class="ql-block">▲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乃曹雪芹阅尽世间百态,尝遍人生滋味后的血泪之作。</p><p class="ql-block">▲还有暖房里的冷惜春,铁血红颜的探春,二丫头纺车里扯出来的幸福,隐藏在红楼深处的侠义。</p><p class="ql-block">▲在她心里,每一个红楼人物的存在都是“光鲜照人”与“一把辛酸泪”的复合体:</p><p class="ql-block">▲《说凤姐》 《再说风姐》《说风姐,谈管理》的三论凤姐,展示了光鲜背后的阴暗,光彩之后的龌龊,揭示了强势中的软弱,见风使舵现象后的无奈; 十一论刘姥姥,剖析社会底层小人物借势起家的艰难,道出“自虐式”诙谐幽默深处的苦痛,探寻她潜心事“佛”的睿智、装愚卖惨的机智、知恩有报的品性,小人物刘姥姥,是腐朽红楼里的一缕春风,是人性真善美的卫道者,是淳朴乡野之气的传承者。</p><p class="ql-block">▲风流早逝的秦可卿,不得不陨落,逃不脱“一颗灿烂流星”的“宿命”,秀珍大姐一声“可卿,回来!”悲怆的呼唤,道出了天下女子对女子最真挚的关切与疼爱。</p><p class="ql-block">▲在她笔下,《红楼梦》 的人事、人情、社会处处相通。</p><p class="ql-block">▲繁华落幕,《元春归省后,何日再相见?》;</p><p class="ql-block">▲爱情的真与假,《宝姑娘,你的忧愁谁能懂?》《“金玉良缘”从何而来》,探究《薛宝钗和金玉良缘》;</p><p class="ql-block">▲性格反转看《晴雯身世的猜想》《晴雯是未来的赵姨娘?》;</p><p class="ql-block">▲追寻为学与为人的统一,判定《假儒贾代儒》和《荣国府不肖之最——贾赦》;</p><p class="ql-block">▲立足为教育人的取向,思考《慈母不学尤家娘》《贾老师和他的学堂》《薛蟠的错谁之过》《秦显家的笑话》《孩子,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赖嬷嬷:优秀的家长是这样教育孩子的》。</p><p class="ql-block">▲四十九篇情爱随笔,魂牵梦绕的乡情亲情流转在弥足珍贵的岁月里,字字珠玑,魂牵梦绕的红楼情结时时飘逸;八篇评论,勾连影视作品和现实事件,激浊扬清,弘扬《红楼梦》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真知灼见。</p><p class="ql-block"> 序言最后,张金民校长恳切希望:因为热爱生活,文学巨匠曹雪芹饱蘸心血著述文学经典《红楼梦》;因为热爱《红楼梦》,冯老师的人生缤纷多彩,从红楼世界里找寻到人世间更多的美好和幸福,汇集《珍话红楼》,拥有了与巨匠相同的富足人生。虽然二者一个是太阳,一个是萤火,不可同日而语,但我坚信:人生陶醉一事并始终做到最好者是值得崇敬的!这也是我推介《珍话红楼》的初心和本真,希望这本集子带我们认识自己,提升自我,也希望我们人人都陶醉在钟爱的事业里! </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余主任隆重邀请冯秀珍老师上台,在全体参会人员热烈持久的掌声中,冯秀珍老师款款走上台,开始讲述她与《红楼梦》携手一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冯秀珍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与《红楼梦》相识、相知、相伴的故事,重点讲了《珍话红楼》的成书历程:</p><p class="ql-block"> 她说,《珍话红楼》的出版,当然是因为热爱。</p><p class="ql-block"> 1.孩提时代,喜欢看书,与红楼结缘,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 2.年齿渐长,对红楼的喜爱可算是与日俱增。理解领会愈加深刻宽广。</p><p class="ql-block"> 3.生活互鉴,红楼梦带给我的感动太多太多,她让我的人生绚丽多姿、厚实充沛。</p><p class="ql-block"> 4.红楼之美,《红楼梦》之美,必须用心品鉴。《红楼梦》之美绝不仅限于人物之美。这样想的话,就太狭隘了。红楼之美处处可见时时相随。饮食美、服饰美、诗词美、园林美、建筑美、语言美、容貌美、身段美、心地美、情景美、音乐美、神话美等等,真是数不胜数枚不胜举。要了解她所有的动人之美,须用一生之力,全情投入,方能领会些许。也就正是这些许吧,便足够滋润你的心扉,放飞你的灵魂了。</p><p class="ql-block"> 此《珍话红楼》便因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接着冯老师从六个方面谈自己对《红楼梦》的研究心得和发现。</p><p class="ql-block"> 1.打开红学研究之门从《红楼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说起。</p><p class="ql-block"> 2.解密红楼之谜从《红楼梦》人物关系谱系图着手,理清错综复杂的红楼人情世界。</p><p class="ql-block"> 3.红学研究简介。简单介绍了《红楼梦》研究流派、研究现状。</p><p class="ql-block"> 4.《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学价值。重点阐明《红楼梦》为女性而歌,擎起女权主义旗帜,反抗封建专制,倡导女性自由。《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位列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其价值无可估量,自成书以来,深受世人追捧,发行宇内,世界为之收益,其研究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p><p class="ql-block"> 5.《红楼梦》辨谬。“通灵宝玉”不是贾宝玉。</p><p class="ql-block"> 最后,冯秀珍老师分享了自己阅读《红楼梦》的经验和《珍话红楼》的写作经验,谈及人要对世界一切的美好保持一颗善于捕捉、善于发现的心,“如枫叶飘落,似蝶飞凤舞;枫叶落地,似碎金满地”如此美好的情景,可以愉悦身心,可以诉诸笔端,让流淌的文字寄托美好,以此勉励全体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写作,恒久积累。</p><p class="ql-block"> 冯老师高屋建瓴、条分缕析、朴实无华的讲座触动了在场所有教师的心灵,大家深受感染,深感敬佩。因为热爱,冯秀珍老师读红楼、悟红楼、析红楼,研红楼,写红楼,宣传红楼,也因为热爱,冯秀珍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执着坚守,向美而生,追求高雅品味,诗意生活,走过一路坚实,一路芬芳。</p><p class="ql-block"> 冯老师的报告结束后,我校语文学科组全体语文教师召开了“走进经典追求书适生活 阅读名著提高人生品味”主题研究活动。大家从冯老师的阅读写作经历中深受启发,围绕以下问题开展了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1.经典名著《红楼梦》的时代价值,尤其是教学价值研究</p><p class="ql-block"> 2.从课内单篇文章教学走向《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索</p><p class="ql-block"> 3.经典名著《红楼梦》阅读方法研究</p><p class="ql-block"> 冯秀珍老师参加了大家的讨论,并给予了具体指导意见,大家听后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会后语文组同仁簇拥着冯老师合影留念。从此刻起,语文组全体教师将在冯秀珍老师的指引下,将红学之梦继承下去,将红学之光发扬光大,将红学之美传之于后辈学生,让经典名著《红楼梦》在校园生根发芽,并呵护她长成参天大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