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Wangjx

<b>走走看看游云南,云南简称“云”或“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106°11′,北纬21°8′~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全省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b>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br>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 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历经战乱动荡,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br>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辑宁边境”等。有人评价:“木府是凝固的丽江古乐,是当代的创世史诗。” 古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远眺玉龙雪山 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br>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br>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杜文秀帅府,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的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军攻下大理,9月17日建立政权,9月25日在南校场筑坛,起义军各首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改提督府为元帅府,建有前殿、后殿两大院,设午门,筑天子台,立丹墀,并建有偏殿、南北花厅。设置有议事厅、军机处(白虎堂)、起居室、书房、侍卫室、储藏室等房舍,使其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杜文秀还撰写了楹联悬挂于大殿:"天生英雄扭转中原世界;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帅府四周筑有高墙,设城垛,皆砖石砌就,建筑格式仿皇城,故俗称"紫禁城"。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它是大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南诏丰佑年间曾有殿宇千间,大理国时期是皇家的寺院。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雄伟壮观,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 崇圣寺于一千多年前就是地方政权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 《大理县稿》记载∶崇圣寺,又名三塔寺,在(大理)城西北小岑峰下。其方七里,周三百馀亩,寺有雨铜观音像,高二丈四尺,统计为佛一万一千四百,为屋八百九十一间,丙辰之变尽毁,惟三塔岿然尚存。其规模宏大。其中的苍山胜概楼大型建筑,明代《云南通》载∶苍山胜概楼,在府城西北三里崇圣寺,创自唐贞观年间,上悬鸿锺,唐咸通间铸,亦说明唐代南诏国时期,大理建筑水平已相当高。 晨游洱海,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一般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一说251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 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其面积218.28平方公里,位居大理市第二位,现总人口17570人,其中白族人口占84.6%。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诏风情岛"所在地。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跳苍山十九峰,门临洱海万倾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br><br> 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芒市勇罕街南段东侧,荟萃全国罕见的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奇石珍宝的生态园林——勐巴娜西珍奇园。诗 赞 曰古树奇花植满园,芳香飘洒碧云间。世上难觅此佳景,仙游何须去桃园。又 赞 曰茫茫宇宙穷奥秘,混沌世界藏玄机。石头感悟大自然,鬼斧神工显奇迹。 迈入珍奇园,跳进眼帘的是两座醒目的标志,一个是白龙亭,为傣族泼水节的标志;一个是景颇族目脑纵歌节的标志。抬头仰望,观赏到珍奇园大门雄伟壮观的东南亚傣族建筑风格。<br> 周恩来纪念塔 勐焕大金塔位于芒市城区的雷牙让山之巅,海拔1079.6米,传说释迦牟尼生前转世为金鸡阿峦时曾生活于此。原雷牙让山佛塔毁于1942年抗战时期,芒市市区的勐焕大金塔也毁于1966年,之后决定将两塔合一重建,定名为勐焕大金塔。 勐焕大银塔 瑞丽(中缅)口岸 腾冲叠水河瀑布 司莫拉是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村落,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佤族婚、丧、嫁,娶独特的祭祀仪式和以四个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少数民族群众仍掌握着部分佤族语言。 腾冲热海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公里处,面积约为 9平方公里,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其中10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实属罕见。 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市区西南4公里处,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商贸名镇、文化名镇和旅游名镇。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和顺,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古建星罗棋布。这里有中国乡村最大的图书馆--和顺图书馆,这里是一代哲人艾思奇的故里,是翡翠大王的家乡,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侨乡,是七千多居民依然和谐生活的一个活着的古镇。 <p class="ql-block">洗衣亭,和顺离缅甸只有70公里,历史上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四百多年前,一代代和顺男人跟着马帮的驼铃声出国,当地称为“走夷方”。他们大都去缅甸做生意谋生活,也有通过缅甸远走印度、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其中不乏成为巨富大贾。男人们下南洋,女人们留在家乡,春播秋收,洗衣做饭,孝敬父母,抚育儿女。女人为家庭付出了很多,而游子返乡时又会带回许多需要换洗的衣物。“走夷方”的和顺男人既是儿子,又是丈夫和父亲,总有许多放不下的牵挂。为了让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便相邀凑份,在河上铺石修亭。天长日久,这一路小河上便有了大大小小的洗衣亭。</p> 云南保山永昌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