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五兄弟

DJK62927397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的今天,我们结束了两年的高中生活,也就预示着学生时代完结了。因为在哪个年代上大学是不可能的。毕业后去哪里,一条路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锻练自己。</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我们上初中高中,都不用考试,因此我们这一批同学,从一九六二年九月入小学,到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高中毕业,虽然几经周折但还是有很多同学,始终在一起到毕业。紧跟着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召开,一系列的下乡的准备工作也开展起来,自由组合五人一小组,必须是全男生或女生。经过多次的互相讨论,由徐元林、陈钰锋、董金奎、王金生、周必昆五人正式组成小组。根据年龄排序老大徐元林、老二陈钰锋、老三董金奎、老四王金生、老五周必昆。五十年来虽然经过了风风雨雨,生活各有千秋但都过的不错。幸福快乐美满。</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四年三月三日,我们五人来到了,临泉县长官公社前湾大队王小寨生产队,插队落户成了一名农民。第一年大家经过努力学习工作,顺利完成了第一年的下乡任务,第二年开始老大徐元林出现了情况,父亲因为工伤去世了,做为老大的他,只能回去处理后事,家中只有年迈的母亲和上学的小妹,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忙于处理很多事情,当时顶替工作已经暂停,所以他顶替父亲上班工作,很费一些周折,但在单位和自己的努力下,上级根据实际情况特事特办,解决了他的工作。所以一九七五年底他离开了农村,回到了家乡顶替父亲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退休多年健康的生活在淮南,儿孙满堂生活十分的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 进入一九七六年组内又发生了变化,下乡已经两年的我们符合招工条件了。到了七月份招工的指标下来了,每个小组一个名额,大家都在争取招工回城,老二陈钰锋经过多方努力,成了我们小组回城的一员,回城后虽然分配到了国营企业工作,随着企业改制早早的买断工龄下岗了。为了生活奔波劳碌一生,下岗后干过多种工作,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不到七十岁就去世了。</p><p class="ql-block"> 老四王金生在家中是老大,底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只有父亲一人工作,加上他下乡在农村,弟弟妹妹都在上学,可想而知生活是多么困难。根据当时的国家政策,家中多子女家庭无人工作,可以优先抽调一人回城工作,他赶上了这班车,一九七六年和招工的人员一起,回到了家乡分配工作了。他的运气不错分到了,效益不错的淮南化肥厂,虽然后来也关停了,但是在他退休后,现在他也是儿孙满堂幸福的生活在淮南。</p><p class="ql-block"> 老五周必昆一直在农村干了六年之久,随着大回城的脚步,回城赶上了单位按照下乡的时间长短,分配工作他被分配到了铁路工作,成了一名红灯记里李玉和的工作搬道员,经过自已的不断努力提高,考上了铁道部干部学校,深造学习后成为了一名领导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了站段级领导。是我们五人官做的最大的人,退休后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合肥。</p><p class="ql-block"> 做为老三的我,也是经过了从学生,到农民到军人到铁路工人的转变,退休后生活美满幸福快乐。健健康康的在合肥生活。这就是我们五兄弟的平常事,祝福大家生活愉快,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小组五人照</p> <p class="ql-block">老大徐元林</p> <p class="ql-block">老二陈钰锋</p> <p class="ql-block">老三董金奎</p> <p class="ql-block">老四王金生</p> <p class="ql-block">老五周必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