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永远的情怀(四)

于香兰

<p class="ql-block">葫芦头背豆子</p><p class="ql-block"> 葫芦头,是我们上工时路过的一个农村,我们户的地在离村庄不远处的“一撮毛”山上,我们也称它为葫芦头。我们的一个农业排在这里劳动。</p><p class="ql-block"> 山的平台处有一个看地的小房子。我们早晨上工时在这里集合,中午在这里吃饭。</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被分配在铁姑娘排,在这里干了一段时间,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春天搂玉米楂子和烧荒。捂了一个冬天的玉米秸秆用火一烧,我闻到这个气味就像中毒一样,浑身无力面无血色,每当这时师傅就让我到看地的小房子里休息。</p><p class="ql-block">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那次秋收会战。工业排的同学和我们一起从山上往下背豆子,已是深秋季节,天气有些冷,但是同学们热情很高,也不知是哪个师傅出的主意。按照个人背的困数记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干得十分起劲,可给我们这些弱女子累得不轻,走得快的背第一趟回来再回去一溜小跑也只能背半山腰上的了,我们这些走得慢的,背第二趟时就得去大山顶和更远处的地里背了。离目的地远,背到地方已经没有力气了,有的女生累得瘫倒在地哇哇大哭。我坚持背了两趟,毛师傅对我说:“你不要去了,帮忙接一下同学们,捡一 下掉在地上的豆子。”非常感谢师傅。</p><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五年零一个月,在工业排干了三年,我们冬天抬小杠,装车,清林,修拖拉机道,春天刨穴、植树造林。夏天铲树苗,抚育。农忙时和农业排的同学们一起铲地和秋收。三个农业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上学之前还在后勤打过猪草放过猪。我掏过厕所,干过基建,打过石头,脱过坯。冬天修拖拉机道时和师傅一起放过炮,还和男生一起抬过小杠。苦过、累过、憧憬过、失望过。我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追逐梦想的青春年华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虽然有点儿遗憾,但是广阔天地锻炼了我的身体,磨练了我的意志。造就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 知青经历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1977年12月1日,我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被录取,终于走出大山,感谢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青春就像一本书,每本书里都有一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可能不完整,也有遗憾,但是知青经历更象一束光,它温暖了我的记忆,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p><p class="ql-block"> 岁月的河啊汇成歌,</p><p class="ql-block"> 一支歌,</p><p class="ql-block"> 一支难以忘怀的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