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带有“参”的27种植物,你认识几种

加木

<p class="ql-block">名字带有“参”的27种植物,你认识几种</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植物界中有许多以“参”字命名的植物,其中绝大部分都具有药用价值。人们通常会熟知一些常见的植物,如人参、丹参、党参等,但很少有人了解到这个名字带有“参”字的植物群体的丰富多样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7种常见的名字带有“参”字的植物,包括它们的名称、科属、生性、产地以及用途等。</p><p class="ql-block">五加科植物</p><p class="ql-block">1、人参(Panaxginseng)</p><p class="ql-block">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东北地区,但现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地方引种栽培。人参的主要药用部位是其肉质根。人参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疲劳能力,对于调节血压、改善睡眠质量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p><p class="ql-block">2、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s)</p><p class="ql-block">西洋参也属于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而在我国已经引种栽培。和人参相似,西洋参的药用部位也是其肉质根。西洋参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具有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调节免疫系统等作用。</p><p class="ql-block">3、红参(Panaxginseng)</p><p class="ql-block">红参是人参的栽培品种,属于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红参分布于我国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目前东北三省大量栽培。红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是其药用部位。红参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认为是一种滋补强壮的药材,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调节血压和血糖水平。</p><p class="ql-block">4、假人参(Panaxpseudoginseng)</p><p class="ql-block">假人参,也被称为人参三七,属于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产自西藏聂拉木,是一种藏药。假人参的根茎是其药用部位。假人参在藏医药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出血、创伤和心脏病等病症,具有止血、消肿、降脂等功效。</p><p class="ql-block">5、树参(Panaxnotoginseng)</p><p class="ql-block">树参是五加科树参属的木本植物,具有多个别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台湾等地,是一种民间草药。树参的根茎和叶子均有药用价值。树参被用于中药制剂的配方中,起到调整气血、活血化瘀、增强心脏功能等作用。</p><p class="ql-block">大参科植物</p><p class="ql-block">6、大参(Araliachinensis)</p><p class="ql-block">大参是五加科大参属的常绿乔木,产自云南的龙陵、砚山和西双版纳地区。大参的根部可作为药材使用,具有活血散瘀、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在中医药中,大参被用于治疗贫血、风湿痛、虚劳等病症。</p><p class="ql-block">7、刺参(Acanthopanaxsenticosus)</p><p class="ql-block">刺参,又称刺人参或东北刺人参,属于五加科刺参属的多刺灌木,产自吉林的长白山地区。刺参的根茎是其药用部位。刺参在中医药中具有活血止痛、补气养血、调节免疫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痛、疲劳乏力等病症。</p><p class="ql-block">8、马蹄参(Felixyunnanensis)</p><p class="ql-block">马蹄参,也被称为大果五加或野枇杷,属于五加科马蹄参属的乔木,产自广东、广西、湖南和云南地区。马蹄参的果实和根茎都可作为药用部位。马蹄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病症,具有温中健脾、润肺止咳的功效。</p><p class="ql-block">9.五叶参(Eleutherococcussessiliflorus)</p><p class="ql-block">五叶参,又称羽叶五加或岩五加,属于五加科五叶参属的常绿乔木或蔓生灌木,分布于西藏、四川和云南等地区,是一种民间草药。五叶参的茎、根皮可以作为药用部位。五叶参在中医药中常被用作滋补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疲劳等作用。</p><p class="ql-block">华参(Tahuaquadrisulcata)</p><p class="ql-block">华参属于五加科华参属的灌木或小乔木,是台湾的特产。华参的根茎可作为药用部位。华参在中医药中被用来治疗疲劳乏力、补肺养阴、清心安神等病症,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心脏功能等作用。</p><p class="ql-block">竹节参(Codonopsispilosula)</p><p class="ql-block">竹节参属于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竹节参的根茎是其药用部位。竹节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益气养血、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心脏功能等方面,常用于治疗虚弱、失眠等病症。</p><p class="ql-block">伞形科植物</p><p class="ql-block">丹参(Salviamiltiorrhiza)</p><p class="ql-block">丹参是伞形科丹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但现在已经广泛引种栽培。丹参的根部是其药用部位。丹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活血化瘀、滋补心脏、调节血压等方面,常用于治疗心脏病、冠心病等病症。</p><p class="ql-block">样参(Eriophytonvierhapperi)</p><p class="ql-block">样参,又称土当归,属于伞形科样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产自中国西部的青海、甘肃和四川等地。样参的根茎是其药用部位。样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方面,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p><p class="ql-block">豆科植物</p><p class="ql-block">党参(Codonopsispilosula)</p><p class="ql-block">党参是豆科党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党参的根茎是其药用部位。党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益气养血、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心脏功能等方面,常用于治疗虚弱、失眠等病症。</p><p class="ql-block">陆参(Tetragonolobuspurpureus)</p><p class="ql-block">陆参,又称红参、牛角参,属于豆科陆参属的一种常见有机蔬菜。陆参的嫩芽、嫩叶和野生种子都可作为药用部位。陆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食品工业,具有滋补作用、增加食欲、清热解毒等功能。</p><p class="ql-block">百合科植物</p><p class="ql-block">百合参(Fritillariacirrhosa)</p><p class="ql-block">百合参属于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地区。百合参的鳞茎是其药用部位。百合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等方面,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等症状。</p><p class="ql-block">淮山参(Dioscoreapolystachya)</p><p class="ql-block">淮山参,又称山药、忍冬藤、百合藤,属于百合科薯蓣属的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西南和华东地区。淮山参的块茎是其药用部位。淮山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益气补肾、健脾紧肠等方面,常用于治疗肾虚、脾虚等病症。</p><p class="ql-block">二十橄榄科植物</p><p class="ql-block">山参(Cissampelospareira)</p><p class="ql-block">山参是二十橄榄科山参属的攀援藤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区。山参的根茎和叶子是其药用部位。山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面,常用于治疗风湿痛、痔疮等病症。</p><p class="ql-block">菊科植物</p><p class="ql-block">高山参(Syneilesispalmata)</p><p class="ql-block">高山参属于菊科高山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区。高山参的全草是其药用部位。高山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消肿止痛、补虚益气等方面,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痛等病症。</p><p class="ql-block">五味子科植物</p><p class="ql-block">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p><p class="ql-block">五味子是五味子科五味子属的常绿攀援藤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五味子的果实是其药用部位。五味子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润肺、生津、益气、开胃等方面,常用于治疗肺燥、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p><p class="ql-block">白花科植物</p><p class="ql-block">白参(Rhaponticumcarthamoides)</p><p class="ql-block">白参属于白花科白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白参的根茎是其药用部位。白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补肝肾、益气血、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疲劳乏力等病症。</p><p class="ql-block">马兜铃科植物</p><p class="ql-block">四叶参(Sinomeniumacutum)</p><p class="ql-block">四叶参,也被称为楼梯草,属于马兜铃科四叶参属的乔木或藤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南等地区。四叶参的全株是其药用部位。四叶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散风活血、舒筋活络等方面,常用于治疗风湿病、筋骨痛等病症。</p><p class="ql-block">十玄参科植物</p><p class="ql-block">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p><p class="ql-block">玄参属于玄参科玄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华南地区。玄参的根茎是其药用部位。玄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方面,常用于治疗热毒、出血等病症。</p><p class="ql-block">十忍冬科植物</p><p class="ql-block">忍参(Lonicerajaponica)</p><p class="ql-block">忍参,又称金银花,属于忍冬科忍冬属的常绿攀援藤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忍参的花和叶子是其药用部位。忍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清热解毒、清肺润燥等方面,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p><p class="ql-block">十天南星科植物</p><p class="ql-block">菝葜参(Trilliumtschonoskii)</p><p class="ql-block">菝葜参属于天南星科菝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东北、中部和西南地区。菝葜参的根茎是其药用部位。菝葜参在中医药中被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面,常用于治疗湿疹、烫伤等病症。</p><p class="ql-block">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参类药材,它们在中医药中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等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草药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但使用时仍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材和剂量,并遵循中医理论和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p> <p class="ql-block">药食两用:中药材的美味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食品智库专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科 索秋实</p><p class="ql-block">  中药材,源自于天然草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然而,中药材的用途远不止于医疗,它们还承载着深刻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食用价值,可以在提供美味的同时为人们带来健康。</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被广泛食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这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此举意在增强百姓身体健康,为大众提供一份健康指南,并鼓励大家在养生保健上有所遵循,以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寒凉温热,五味情怀</p><p class="ql-block">  中医药材的特质源自其来自天然的属性,为了更好地领悟中医药材的古老韵味,我们需深入了解其性质与特点。中医药材丰富多样,可根据不同的性味与功效进行分类。</p><p class="ql-block">  中医药材的性质包括寒、凉、温、热四气之分。这决定了它们在治疗和饮食中的运用方式。例如,寒性药材用于清热解毒,温性药材则可温中驱寒。而在味道方面,中医将药材分为苦、甘、酸、辛、咸五种。每种味道对应不同的功效和脏腑经络。例如,苦味药材通常用于清热燥湿,而甘味药材则有滋补之功。</p><p class="ql-block">  草木根原,天然之宝</p><p class="ql-block">  中医药材主要来自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这些源自自然的恩物赋予了药材天然的疗效和安全性。许多中医药材都是草本植物,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人参、菊花、枸杞等。这些植物性药材不仅有医疗价值,还适用于烹饪,为食物赋予独特风味与营养。</p><p class="ql-block">  人参 被尊称为“百草之王”,作为一种高级滋补品,广泛用于食补。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抗氧化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体质、增加体力和养颜美容。因其有滋补元气、调和脏腑之功,故成为美味炖品中的珍贵成分,可为菜肴增添特别的风味。</p><p class="ql-block">  党参 党参被誉为滋补良草,具有强身健体、调和气血的功效。它可以有效缓解体虚乏力、气血不足、内热消渴等不适。党参是一种适宜长期食用的滋补佳品,广泛应用于调理体质、提升免疫力。其性质温和,适合各年龄层次,特别适宜虚弱体质或需持续补养的人群,故人们常把其运用于汤中。</p><p class="ql-block">  肉苁蓉 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补虚上品,因其平补之性,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其可补肾阳,益精血,水煎剂更有明显的通便作用,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疗效显著。因其补肾壮阳之特性,常被用于药酒及滋补汤剂之中。</p><p class="ql-block">  铁皮石斛 性质甘寒,乃是滋阴补虚的圣品,《道藏》尊其为“九大仙草之首”。其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长期服用可以防治“三高”、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更具有一定抗肿瘤的作用。其鲜品可以生食,亦能榨汁饮用,更可以煲汤或者炒菜吃。</p><p class="ql-block">  西洋参 以其淡雅的苦甘味道,以及清热润肺、补气养阴的功效而著称。西洋参中所含的人参皂甙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改善和增强记忆的作用。西洋参不仅是传统中草药,更是一款滋补食材。炖汤、煮粥或与其他食材巧妙搭配,皆可使食物香气四溢、口感绵柔。</p><p class="ql-block">  黄芪 又名绵芪,其优者皆生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因其甘温之性,故临床常用于各种虚症。因其功善补气,故被誉为“补气之长”。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密州之时,大病初愈,常喝黄芪粥,以调补体虚。正是因此,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咏黄芪》:“孤灯照影日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敲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增强免疫、促进造血、抗氧化应激等作用。</p><p class="ql-block">  灵芝 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紫芝的干燥子实体。因形似羽翼,华贵娇艳,被尊为“仙草”。其具有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妙。嵇康诗云:“煌煌灵芝,一年三秀。”故得“三秀”之名。因其能补气安神、止咳平喘,临床常用来治疗心悸失眠、虚劳短气。作为食物,则常被用于汤、粥、茶饮之中。</p><p class="ql-block">  山茱萸 为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果肉,是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的主药之一。中医认为果实与种子是植物新生命的寄托,为精华之所在,故果实类药物皆有“补益”之性。山茱萸是补益茶品中的“常客”,以其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效而著称,常用于治疗年老体虚、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等症状。</p><p class="ql-block">  杜仲 性质甘温,归肝、肾经,常被用来治疗腰膝酸软,筋骨无力。杜仲树的果实、叶子、树皮折断后,都可拉出细丝,故又称胶木。我国民间有句俗话叫:“腰杆痛、吃杜仲”,可见其强腰之能。《本草权度》就曾记载以杜仲煨猪腰以补益肝肾、强腰止痛。</p><p class="ql-block">  菊花 是一种在中医药与烹饪领域都备受推崇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之功,常被用来解决多种健康问题,又因其淡淡的花香,常被用来为茶、汤、甜点、鸡肉、鱼肉等不同类型的食物增添芳香和风味,多用于烹饪,可做花茶、制作果酱等。</p><p class="ql-block">  枸杞 富含抗氧化剂,可改善视力、提高免疫力并有抗衰老的功效。枸杞子还富含多种营养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A、蛋白质、纤维等,可满足人体得各种营养需求。因其独特的甜味,故适合于烹制各种饮品和点心,亦可用来调味、炖汤、炒菜、泡茶等。</p><p class="ql-block">  怡情益性,美味相合</p><p class="ql-block">  古人巧妙地将中药材融入到健康饮食中,演化出不同的烹饪方式,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丰富了人类的饮食文化,滋养了华夏民族的体魄。</p><p class="ql-block">  药膳炖汤 药膳炖汤融汇了珍贵的药材与多样的食材,长时间的炖煮使药性悄然渗透到食物中,承载着滋补养生、调理体质、健康防护、美容养颜、心灵抚慰等丰厚价值。这独特的烹饪艺术不仅允许个体根据体质和健康需求量身定制,还有助于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和药膳烹饪技艺。要掌握药膳炖汤的精髓,需汇集熟练的烹饪技巧和丰富的药材知识。</p><p class="ql-block">  药膳炖汤一:党参鸡汤</p><p class="ql-block">  主要材料:老母鸡一只,党参、红枣、枸杞、姜片、盐、胡椒粉适量。</p><p class="ql-block">  制作方法:将鸡洗净,切块;在炖盅中加入党参、红枣、枸杞、姜片和鸡块;加入足够的清水,盖好盖子,炖煮2-3小时,直到鸡熟透;最后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p><p class="ql-block">  食疗作用: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药膳炖汤二:枸杞炖鸽子</p><p class="ql-block">  主要材料:鲜鸽子一只,枸杞20克,适量的姜片、料酒和盐。</p><p class="ql-block">  制作方法:鸽子宰杀后,焯水去腥;将焯水后的鸽子与枸杞、姜片一同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料酒,炖煮2-3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p><p class="ql-block">  食疗作用:养血补肾、滋阴养颜。</p><p class="ql-block">  药膳茶饮 以古茶之灵气搭配中药之神奇,蕴含养生之精妙,充满古人智慧;兼具调和阴阳、滋补元气的功效,还能促进身体内在的和谐平衡,释放身心压力,如宣泄腹胀、抵抗疲劳、抚平失眠等。茶叶本身拥有天然的抗氧化特性,能助身体抵御自由基侵害,由此延缓衰老、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集中力、注意力。中药与茶之交融,化解于水之间,茶与药相生,功效相得益彰。药膳茶饮的制作变化万千,可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调配。其温和而舒缓,非常适合年老体弱的人。独特的药膳茶饮,是中药养生智慧与茶文化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药膳茶饮一:枸杞蜂蜜茶</p><p class="ql-block">  主要材料:干枸杞适量,1汤匙蜂蜜,热水适量。</p><p class="ql-block">  制作方法:将枸杞洗净并放入杯中;烧开一杯热水,倒在枸杞上;盖上杯盖,静置5-10分钟,以使枸杞充分泡发;在茶饮凉至适宜温度时,加入一汤匙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p><p class="ql-block">  食疗作用: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止咳。</p><p class="ql-block">  药膳茶饮二:延龄茶</p><p class="ql-block">  主要材料:枸杞2克、菟丝子2克、山茱萸2克、肉苁蓉2克、覆盆子2克、红茶适量。</p><p class="ql-block">  制作方法:将以上诸药随红茶共煎,亦可加蜂蜜。</p><p class="ql-block">  食疗作用:滋补肝肾,助阳益智。</p><p class="ql-block">  药膳蒸煮 首先,药膳蒸煮巧妙地保留了草药、食材和药材中的珍贵营养成分,使维生素、矿物质和药用成分在温暖的蒸汽中得以完美保存,确保身体获得最大的滋养和药用效益。其次,蒸煮有助于打破草药细胞壁,释放出更多的活性成分,提高吸收率,使药膳更易被人体吸收,充分发挥其疗效。此外,药膳蒸煮的性质温和,适用于滋补身体,特别适合调养虚弱体质,而均匀混合的口感和风味改善了草药的苦味,使药膳更易入口。</p><p class="ql-block">  最重要的是,药膳蒸煮为个性化定制提供了无限可能,人们可以根据个体需求和中医体质来调配各种草药和食材,以满足特定的健康目标。因此,药膳蒸煮既为身体提供了充足的滋养,又在中医草本药物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疗效,为健康与美味共融创造了完美平衡。</p><p class="ql-block">  药膳蒸煮:当归红枣蒸糯米</p><p class="ql-block">  主要材料:当归15克、红枣适量、糯米 200克。</p><p class="ql-block">  制作方法: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在足够的清水中,大约1小时;当归洗净并切成小段,红枣去核;捞出浸泡好的糯米,沥去水分;取一个蒸锅,底层铺盖糯米,然后加入一些当归段和红枣。重复以上步骤,依次铺上多层糯米、当归和红枣,最上层覆盖糯米;加入适量的清水,水位尽量与糯米相持;将蒸锅盖好并用旺火蒸煮大约40-50分钟,直到糯米熟透,变得粘稠;在最后10分钟,加入一些冰糖,根据口味调整甜度后即可食用。</p><p class="ql-block">  食疗作用:滋补血气、调养气血、产后补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