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纤夫和川江号子

知足常乐

<p class="ql-block">夔州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数百件。展览主题“夔门天下雄”,通过珍藏文物和展品,呈现奉节的山水人文、战火诗情。</p>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7日中午,我参观了夔州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被博物馆的纤夫图片和文字影像资料所吸引,当时心情顿时沉重了起来,在那个展区停留了很久很久,我迅速拿起手机翻拍了很多关于纤夫的影像和文字资料。</p> <p class="ql-block">《少年纤夫》(德文书名直接译为《中国少年一—李》)是由清末德国驻四川总领事夫人、著名青少年读物作家德文青少年小说作家海德维希·玛格丽特·魏司-洛伦伯格所著的小说作品,曾先后6次在德国出版,引起过较大的反响。</p><p class="ql-block">本书以清末夔州城为背景,以一位勇敢、善良、乐观的少年纤夫小李为主角,生动而又细致地刻画了清末历史巨变下一位小人物的故事。那些在清末少年眼中的普通家庭、市井生活,尤其是三峡纤夫这一传统文学很少涉及的“领域”,生动地反映了一个特定阶层中国人的生存状态。</p> <p class="ql-block">纤夫”是指那些专以纤绳帮人拉船为生的人。在古代船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运输方式,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出,当船遇到险滩恶水或搁浅时,就必须靠很多人合力拉船,纤夫这个职业由此而生。</p> <p class="ql-block">峽江船夫的辛劳,在过去山塞疑无路,行船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一条船除一名驾长外剩下的都是纤夫,他们下水时划浆,上水时拉仟,全凭力气谋生。</p> <p class="ql-block">船行上水时纤夫就以早到晚都在江边拉纤,纤夫们将搭带拴在纤绳上,再将搭带环套在自己的肩背上牵拉船只。江边根本没有供纤夫行走的道路,他们经常要在悬岸边,乱石堆中自己找路前行,稍微大意失足,纤夫们在拉船行走时都是弯曲着身子一瘸一拐的前行。</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个个赤条条的汉子排列整齐的拉着船头,艰难地攀爬在河滩石壁之间,喊出惊天动地的号子,成为了千百年来川江两岸不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川江号子是一种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川江号子主要流传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大宁河等流域。这一带航道曲折,山势险峻,水急滩多,全程水位落差较大,特别是经险要的三峡出渝,船工们举步维艰。川江号子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p> <p class="ql-block">川江号子体现了川江各流域劳动人民在面对险恶自然环境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豪迈的性格特征,是具有高度文化历史价值的音乐形式</p> <p class="ql-block">1945年纤夫为抗战前线运送物资的真实影像。</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千里川江,航道弯曲狭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险滩无数,船只主要靠人力推挠或拉纤航行,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的江上集体劳动,只有用号子来统一指挥。于是,峡江产生了许多歌咏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谣——川江号子。崇山峻岭里大宁河谷,正是川江号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川江号子,是船工和纤夫为鼓舞劳动士气、统一劳动节奏而产生的一种“一领众和”的民间歌唱形式,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木船时代川江流域的一种工作号令,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变迁,直到八十年代初,纤夫拉纤这个行业才慢慢成为历史,他们在与险滩恶水搏斗中喊出的纤夫号子却成了江上绝唱。如今在三峡博物馆展示的原峡江两岸崖壁上的纤夫们用生命和血汗磨捏出来的一道道沟痕和凹槽的纤夫石,却永远在向世人述说着人间最悲壮最惨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川江之上,飘摇的木船消失了,拉纤的身影不见了,空中飘荡的号子声,也被江风越吹越远。</p><p class="ql-block">但这些消失的景象,飘散的声音,不屈的精神,正在生活里重生,不过换了一副容颜,换了一个场景。</p><p class="ql-block">“拉起纤藤,哟!吙!嘿!闯风雨哟,嗨嗨!哪怕路险,哟!吙!嘿! 浪也陡哦,嗨嗨!一声号子,哟!吙!嘿……”</p><p class="ql-block">生活,无论是酸楚,还是甜美,都离不开这样的声音,更离不开这样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