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起点

蓝色和白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到起点</p><p class="ql-block"> 昨晚(7月23日)在夜色中来到了西宁,住的地方是一个便宜而又僻静的地方,但是不远处却是各种各样的饭店,我们选择了一家四川饭店,吃了顿大米饭,好像好久没有吃过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似乎又下了些雨,周围的山是郁郁葱葱的,感觉不到我们是在大西北。早饭在吃的是“四千年家喇家拉面”,还顺便科普了喇家村考古时发现的一碗千年的拉面,原来最早的拉面居然是小米做的。</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是去靖边,去靖边的高速公路几乎都是修在红色的丹霞地貌中,一过兰州就很少见到绿色,但是在经过宁夏却不时见到大片的西瓜地和枸杞,也是一幅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奇观了,尤其哪些拉西瓜的大货车排的长队,还以为是在这里拉煤,过了中卫才又回到了沙漠绿海见到了绿色。</p><p class="ql-block"> 靖边的酒店是茅老师在网上精心选择的,十分的精致与舒适。酒店旁边就是一家羊肉店,特意吃了一份靖边的炖羊肉,幸亏没要大份的,有多又实惠,一个人根本吃不了,陕北的饮食又一次让我折服。</p><p class="ql-block"> 车过安塞,想起了安塞腰鼓,是在那黄土高坡上尘土飞扬的气势雄壮的安寒腰鼓。</p><p class="ql-block"> 可是一路过安塞到延安,那些黄土坡坡已是掩映在了绿色葱郁的世界中,不见了黄土的坡坡,那些腰鼓还有吗?有时间定要在这里再走一趟,探寻着生态变迁后的安塞腰鼓。</p><p class="ql-block"> </p> 疆的旅行结束了,似乎圆满之中也有些缺撼,遥远的路途,时间总是太短,啥时候去新疆能够来一次慢下来的旅行,尤其是南疆,也许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虽然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看别人呆腻的地方,但是仔细思考起来却是有些不敢苟同了,相同的时空中只有一个自我,当我把自己的时空变幻为另一个时空时,世界已经发生了虽然微妙但是又十分奇特的变化。<br> 因为变化,它具有了一个个体对万物的体验的过程。因为变化,想获得的、想舍弃的好像不再重要,变化的世界需要自我不断地调整,需要我们自身从内心中改变对世界的认知,而不是墨守成规,这样才能适应环境,将自己保持在最快乐的状态。<br> 这时由于在那个呆腻的地方,我们的思想、行为固化了也枯竭了,它沉淀了许多想抛弃,可又无力去抛弃的东西。<br> 到了那别人呆腻的地方,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这里当成生命中的新世界、新大陆,枯竭的思想会萌发出绿色的新芽、生命也会充满了智慧的活力。 天竺国的遥远和路途的艰辛,并没有挡住唐玄藏追求真经的步伐一样,那每一刻时间的变幻、每一段空间的更新,都是一次内心的洗礼,都会在内心中注入新的活力。<br> 在温馨的家中,没有烈日没有酷热,有着适合的温度,我们就是花房里的花朵,这就是我们呆赋的地方。<br> 雪山上融化水灌溉了绿州、孕育了生命、创造了文明,原来世界是那么奇妙,它会以你不曾想到的方式存在着,而且影响了遥远的人群。<br> 楼兰国已经淹没在黄沙之中,曾经也是一片富饶,现在变成了风沙的国度。来到这里,那些消逝文明的只剩下博物馆中的展览品。我们要用想象力去恢复那些曾经的故事,不断地补充我们浅博的知识去理解生命、了解文明,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