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立蒙藏学校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西单小石虎胡同33号、38号,原为石虎胡同7号、8号两栋建筑;其中,石虎胡同7号始建于明初,清代改建为右翼宗学;石虎胡同8号始建于清代,后称”毓公府“。民国五年(1916年)10月,石虎胡同7号与8号合并为一处,国立蒙藏学校搬迁至此;1951年,改为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1987年,民大附中从该址搬离;1988年,该处建筑改造为”民族大世界“商场;2013年,商场腾退,启动修复工程。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占地面积11880平方米,其中古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其西路为三进院落,尚存府门、正厅、过厅、后厅、东西跺殿、东西配殿,共有房间50余间;东路为四进院落。2006年5月25日,国立蒙藏学校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此时,一位开创了好几个“第一”的蒙古族青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他的名字叫荣耀先。</p><p class="ql-block">1918年,荣耀先被土默特旗总管署保送到蒙藏学校读书。</p><p class="ql-block">荣耀先的转变正是在蒙藏学校发生的。在这里,他成为了内蒙古少数民族革命的先驱。</p><p class="ql-block">荣耀先到蒙藏学校的第二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5月4日上午,蒙藏学校学生代表荣耀先在法政专门学校参加各校学生代表会,会后,各校代表迅速返校,准备下午的游行。当天下午,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问题的决定。两日后,一封来自蒙藏学校学生的公开信《蒙藏学界之愤激》发表在《晨报》显著位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蒙藏学生,亦国家之份子。”</p><p class="ql-block">经历“五四”的洗礼,荣耀先开始与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熟络起来。1921年,他报名参加了李大钊发起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这里,荣耀先原原本本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聆听了李大钊的演讲。1923年1月,荣耀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向中共北方区委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经过党组织审查,同年4月,韩麟符、李渤海介绍荣耀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至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蒙古族党员诞生了。</p><p class="ql-block">经过“五四”运动等反帝爱国斗争锻炼的归绥中学、土默特高等小学校的蒙古族学生纷纷响应,归绥中学的吉雅泰、李裕智、孟纯、高喜才等,土默特高等小学校的多松年、乌兰夫、奎璧、云润、佛鼎、赵诚、高布泽博、朱实夫等踏上了开往北平的列车。</p><p class="ql-block">这批蒙古族青年的到来,引起了李大钊及其领导的中共北方党组织的关注。邓中夏、黄日葵、赵世炎、何孟雄、刘柏庄、李渤海、韩麟符、朱务善等先后到蒙藏学校开展革命活动,调查研究内蒙古民族问题。</p><p class="ql-block">1923年冬天,李大钊来到蒙藏学校。</p><p class="ql-block">据吉雅泰回忆:“正当我们为自己民族的苦难焦虑的时候,1923年冬天,中国共产党像冬天的太阳照到了冰冻的蒙藏学校,党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手,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还是这年冬天,乌兰夫、佛鼎等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春,多松年、李裕智等相继加入,蒙藏学校社会主义青年团团支部成立,团员发展到42人,多松年、乌兰夫先后任团支部书记,这是蒙古族第一个青年团组织。紧接着,1924年至1925年,李裕智、多松年、乌兰夫、奎璧、吉雅泰等人相继转为共产党员。1925年初,蒙藏学校党支部成立,这便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多松年任支部书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