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鸿山遗址博物馆位于无锡市新吴区境内。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鸿山墓群为依托,在特大墓葬丘承墩原址上规划建设的专题博物馆。展馆共分古墓惊现、等级之尊、奢华生活、贵族玉礼、乐库华章、干古之迷六大板块,分别展示鸿山考古发掘的精品文物。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期间全国100项重点保护大遗址工程之一。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鸿山遗址位置图</p><p class="ql-block"> 交通:无锡火车站公交763路→鸿山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鸿山遗址发现于1992年,2000年一2001对鸿山墓群老虎墩墓葬进行考古清理,确认为战国时期高等级的越国贵族墓葬,从2003~2004年,发掘出陶、瓷、玉、琉璃等珍贵文物2300余件,在鸿山遗址7.5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内,目前可以认定的遗址墓葬108处之多,其中初步确定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土台、土墩遗址51座,已经发掘的墓葬有7座。而有些土墩的时代上溯马家浜、松泽、良渚文化时期,历经两周、春秋、战国,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延绵6000余年,填补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考古资料的空白,可与兵马俑、殷墟、三星堆等赫赫有名的重量级遗迹媲美。</p> <p class="ql-block"> 鸿山贵族墓葬的等级:吴、越都是南方强国,文化共融。在已发掘的七座墓葬,大小不一,形制各异,随葬物的数量、种类和组合也有明显差异,分别代表着吴越贵族的五个等级,充分体现出吴越墓葬制度中森严的等级制度。</p> <p class="ql-block"> 阳光照在鸿山遗址公园的一个个土墩上,静谧的土地似乎诉说着一个悠长壮阔的故事。鸿山遗址博物馆中安放着一尊尊国之瑰宝,它穿越干年的凝眸,定格历史的瞬间,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前来观赏、品味。</p> <p class="ql-block"> 2003年,在鸿山镇的一块建筑工地上,推土机的轰呜声惊醒了沉睡干年的鸿山墓群,一个面积达7.5平方公里的鸿山遗址渐渐露出了它的真容。邱承墩大墓出土的350件原始青瓷礼器展示了墓主豪华奢靡的生活排场,显示自身高贵的身份和拥有的政治权力。</p> <p class="ql-block"> 鼎</p> <p class="ql-block"> 豆</p> <p class="ql-block"> 壶</p> <p class="ql-block"> 盆、盘组合</p> <p class="ql-block"> 提梁盉。盉是温酒器,也是礼器。</p> <p class="ql-block"> 青瓷盉</p> <p class="ql-block"> 原始青瓷水器(盥器)组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匜、鉴</p> <p class="ql-block"> 吴地风采:鸿山考古出土了许多吴越风格的器物,这些精致的器物造型雅致,功能齐全,几乎满足了饮食起居的各个方面,让我们不禁为这些两千年前吴越贵族生活的精致和奢华而感叹。</p> <p class="ql-block"> 吊鉴、沥水器组合极为罕见,是首次发现的吴越用器。这既反应墓主生话的奢华,亦反应墓主身份和等级的高贵。吊鉴、沥水器为仿青铜器的加热、消毒用器。</p> <p class="ql-block"> 墓中撷珍:这些数量庞大的礼器和生活用品包含食器、酒器、水器等生活礼器,以及具有烧烤、温酒、冰酒、卫生消毒等功能的各种生活用器,从这些成组成套的器物中,我们不难窥见古代贵族盛大而精致的生活场面。</p> <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文化,从鸿山出土的大量玉器中可以看出,此时的玉器用料精良,纹饰多样,佈局归整、或细密婉约、或粗犷豪放。物主生前所用及佩带的玉器大多精致无比,令后人无法企及。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玉文化的又一个高潮。</p><p class="ql-block">邱承墩出土的各种玉器:</p> <p class="ql-block"> 三枚凤形玉佩是镇馆之宝。白玉呈白色,微透明,凤额有一红色圆斑,凤作振翅欲飞状,这是国内最早发现的微雕玉器,凤身上雕刻着极细的鳞形纹和羽线纹,展示出当时吴越人民高超的治玉工艺。玉飞凤已经印刻进无锡城市的记忆里,成为无锡市市徽。</p> <p class="ql-block"> 鸿山墓群乐器主要出土于大型墓葬万家坟、老虎墩和特大型墓葬邱承墩。乐器的质地皆为青瓷器和硬陶。500余件乐器,数量众多,器类复杂,组合完整,气势宏大, 有成套的仿中原青铜乐器的编钟、甬钟和编磬,还有吴越特有的缶、錞于、丁宁、悬铃、振铎、鼓座等,堪称我国最大的地下打击乐器库。向我们展示着春秋战国音乐文化一个精美绝伦的完整画面。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乐器的种类、组合以及礼乐制度有着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玄妙古钟—甬钟和鎛钟。</p> <p class="ql-block"> 磬,最古老的远古乐器。起源于某种片状劳动工具,材质由石质进化到玉质、铜质,为王室宫廷乐队所用。</p> <p class="ql-block"> 未解之迷—悬铃。悬铃作为乐器使用不见文献记载,其具体功能还是未解之谜。演奏时悬挂成棑,以桴来回滑动以演奏上、下滑音的滑音乐器。</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惊叹的是琉璃釉盘蛇玲珑陶球形器,这是我国最早的琉璃陶胎器,呈半球形,中空,球身有八条盘蛇构成,分为两层,每层四条,上下相互交错,姿态各异,圆目张口,或头向上昂,或口衍另一条蛇的尾,蛇身饰蓝色半透明的点状琉璃釉,并涂红彩或饰点状红彩,造型独特,构思巧妙。鸿山遗址发掘了四枚盘蛇玲珑球,但其究竟有何作用,至今还是个迷。</p> <p class="ql-block"> 钱氏墓葬出土的一批金银器数量众多,器物造型生动、写实,题材涉及人物、宗教、动植物,制作工艺技术高超,具有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再现了当时人们的富庶生活和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 簪钗花细锁云鬓。古代女性讲究满头珠钗,各种头上的点缀成为华美、富贵中的另一种风情,这是一种活生生的美,取自大自然,藏在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 铭文木牌</p> <p class="ql-block"> 无锡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早在六七干年前,远古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和繁衍,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史前文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和吴文化形成了一个前后相承,绵延不断的发展过程。丰富的历史遗存是无锡城市生命的一部份,是城市的灵瑰,它穿越时光,为城市增 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色。</p><p class="ql-block"> 鸿山遗址博物馆是我国迄今为止关于吴越春秋的唯一遗址类博物馆。鸿山墓群埋藏的宝藏惊现于世,人们为这座庞大的地下宝库而震憾,为这些沉睡千年的灿烂文化而惊叹。它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它有助于了解昌盛一时的吴国、越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也为我国研究早期的吴越地区陶瓷史、音乐史和工艺美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6日·于无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