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上的汽笛

雪中白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昆明到景洪的列车,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穿行的,苍翠挺拔的大山徐徐闪到了身后,美景扑面而来,心中莫名其妙的产生了对山河的眷恋。铁路桥跨过澜沧江的瞬间,我的思绪在随车身扭动。心心念念的,是澜沧江—湄公河那奔腾的江水,一往无前奔腾的江水,不也和今天的列车一样滚滚向前吗?所谓的舟车劳顿,难道不是我与列车、我与舟船的交融?其情其景,是真正的山欢水笑的约会。我权且把列车的汽笛声,当成执法艇的汽笛声吧!因为我人虽然还在列车上,但心已经漂泊在了江河上了。我对澜沧江—湄公河,是有个梦的。</p><p class="ql-block"> 换乘汽车到景哈码头,同行的各位作家、艺术家们争先恐后地登上了执法艇。江面宽阔,群山逶迤,往来的船只腾起了细浪,轻轻地拍打在舰艇身上,阳刚的执法艇摇晃了起来,像是对波浪撒娇一样,浪花随即跳动起来,露着笑脸随波逐流而去。</p><p class="ql-block"> 呜……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起,第129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编队驶离了景哈码头。这汽笛声,分明是远行的游子告诉母亲,我们走了,要外出工作,但会平安归来的。执法艇在澜沧江的水面上划出了一串很长的白色水花,那是码头对执法艇的句句叮咛,也是母亲对游子的深情期盼。</p><p class="ql-block"> &nbsp;过了关累港往下游行驶,编队很快就进入了被称为国际黄金航道的湄公河了,水流湍急,河道中暗礁密布,水随山势、艇随水行。有限的视野里,前方陡峭的大山横在航道之上,看似无路可走,河水却似一把利剑,直插高山,破出峡谷,河水柔情地拐了一个弯,我们就亲力亲为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画面了。湄公河两岸风光旖旎,密林深处,寨子隐隐约约。江面宽处,前方货轮驶过搅动的水蒸气在烈日下幻化为一道彩虹,像一座伟岸的大桥,“架”在了江面上,我也想凌空站上这彩虹桥,去极目远眺,把远方的山水尽收眼底,穷极我的思绪,让一切美好都常驻心间。呜……</p><p class="ql-block"> 一声长笛打破了我的沉思,一艘货船远远地向我们发出了呼唤,像两位久别的老友见面拥抱一样。鸣笛,看似是个简单动作,但这却是湄公河上最高的礼仪,两船在航道上相向而过,我看到对方船员还在甲板上向我们的执法艇招手,久久不愿离去。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们艇上的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他们在向五星红旗致意,在向联合巡逻执法编队致意。河水有些野性,但古人说:“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河岸边一个浅浅的河湾,就装了若干小孩的天性,不必拘束于什么游泳裤,也不必刻意去想穿什么服装游泳才文明,快乐高于一切。这些小孩看到我们的执法艇驶过,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不停地跳动、不停地扬起水花、不停地向我们高声喊叫。由于语言不同,我没办法知道这些小孩在喊什么?但这些小孩脸上挂着的笑脸,分明是写成了四个字,“欢迎”与“友善”。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童心里的友善,那是真正的友善。今天的他们,难道不是昨天的我们?几声间断的短笛,预示我们的执法艇要靠泊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湄公河畔的班相果是个地名,只是我以为这地名必须有一种水果和他匹配,于是,美味的牛奶果应运而生,成了我们此行的口头标识。我试着品尝了一颗,嘴角上溢出的表情,就让同行的文学家、艺术家们垂涎三尺。但最令我难忘的,却是这个地方的月亮。河水无语,滔滔拍岸,细碎的月光无声地砸向河面,让河面下多了些许碎银,波光粼粼。我突然想起两句古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故人”,我将其演化为“国人不见国外月,此月今夜照家乡”。一轮月光浸在河水中,给多少游子带去了那浓浓的乡愁。这乡愁,又怎会分中国人、外国人。</p><p class="ql-block"> 一位皮肤黝黑穿着当地民族服饰的老人,坐在河边草地上,赶着一头水牛在湄公河边放牧。这头牛,或许就是他的生计、或许就是一个家庭的未来财富。老人仰着头,在看天空中飘过的那朵朵白云,当然,这白云跨过的山头,也许就是老人年轻时的足迹。这山够大、高耸入云,白云飘过时都走得很慢,它是想让老人多看几眼,多些回味。水牛低着头,尽情享受水草的美味,它又怎懂得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看到河心里的联合巡逻执法编队,老人立即站了起来,举起右手不停地向我们摇摆。这是油然而生的敬意,这种敬意和国籍无关、和语言无关、和年龄性别文化等都无关,这是对联合巡逻执法编队的信赖。恰在此时,低头吃草的那头水牛突然抬起了头,对视了一下我们的执法艇,伸长了脖子,哞地叫了一声,深情而深沉、浑厚的声音,飘过了湄公河的水面,直达我们的灵魂。它好像也读懂了我们在湄公河上巡航的意义。和谐的社会,不仅仅是特指国与家,还有诸多的动物、植物,这是一个广泛的生物环境共同的需求。呜……长笛再次响起,回程的执法编队停靠于关累码头。</p><p class="ql-block"> 澜沧江水滔滔不绝,一往无前。古话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澜沧江—湄公河的梦想并没有结束,那粼粼的波光、那急如莽汉子、柔如小女孩的河水,以及水面上那朝雾、晚霞,还在继续着我的梦。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是一次山水家园的守望,是一次和美文明的传播。“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是对和谐景象的诠释,联合巡逻执法是一把正义之剑,除了向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传入和谐之外,凭借此剑,我们还让湄公河有了其应有的和平与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