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之行游记

王笑笑

<p class="ql-block">2022年就有计划去腾冲看银杏,结果因疫情防控封闭取消。今年终于成行,七位美女,纯自由行,于11月29日飞往腾冲驼峰机场,开启滇西银杏之旅!</p> <p class="ql-block">腾冲位于云南省西南部,隶属于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 腾冲市属云南高原滇西峡谷区,地处横断山脉南端,高黎贡山山脉南段西侧较开阔的边缘地带。</p><p class="ql-block">银杏村位于腾冲市固东镇江东社区。这个村庄以天然连片的银杏林和古老的银杏树而闻名。拥有1万余亩的银杏林和3万余株银杏树,其中百年以上的有1200余株,最古老的银杏王树龄在1300年以上。亦是陈可辛执导的电影《武侠》的主要取景地。</p><p class="ql-block">每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初,小村庄的房前屋后都被高大的银杏树包裹得一片金黄,满地的银杏叶如同金色的地毯铺满了村里的大小院落,满目皆是黄金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银杏,又名白果,雌雄异株植物,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人称“活化石”。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寿命可达千余岁,存世3500余年大树仍枝叶繁茂果实累累。</p><p class="ql-block">银杏果含有胺基酸等大量微量元素,炒熟的银杏果趁热吃,满口清香、果肉糯软。</p> <p class="ql-block">飞机抵达后,网约车直接送达银杏村入住陈国萍农家乐。这个客栈应该是村庄里比较好的,院子很大,墙上挂有一些名人到访合照,地上铺满了银杏叶,可以打卡拍照。老板家的银杏果土鸡汤,炒牛肉等都很好吃。特别要推荐餐前送的烤银杏一定要吃。</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住了二个晚上,慢慢逛吃逛吃,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从房间往下面拍</p> <p class="ql-block">房间走道上</p> <p class="ql-block">小巷子里</p> <p class="ql-block">捧一把银杏叶向空中一抛,瞬间心情也像抛物线!</p> <p class="ql-block">银杏王广场。</p> <p class="ql-block">小村庄的墙头</p> <p class="ql-block">村庄的院子里:大多院子里都摆有小木桌,布置得很漂亮,都可以进去拍照,当然要消费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三五好友,在铺满金黄银杏叶的院子里,吃点银杏果或点上银杏鸡汤或其他当地特产,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边聊边拍,再小酌几杯,理想的生活是否也不过如此呢。</p> <p class="ql-block">院子外……随便哪哪,随手一拍皆是美好!</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从银杏村去北海湿地公园途中,打卡龙川江古桥群之中的一座桥-野猪箐桥,是木悬臂桥。桥两头都有公路到达,路不宽,桥只能通行人。桥是 1948 年重建的,但样貌却是所有桥里最古朴的。桥头的斗拱也是最精致的。重建工作由腾冲最著名的人物李根圆先生倡导的。</p><p class="ql-block">查百度,在腾冲的龙川江及其支流上共有七座古桥,有人称之为北斗七星古桥。</p> <p class="ql-block">在腾冲,不只有绚烂银杏和古镇古韵,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山水风光。腾冲的北海湿地是一片高原火山堰塞湖,云南省唯一国家湿地保护区,湛蓝的湖水仿佛宝石般沉静清澈。</p> <p class="ql-block">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间第不能起。这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写下的一段文字,描写的正是腾冲北海湿地的神奇景象。</p> <p class="ql-block">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书中对腾冲的火山遗迹和温泉做了详细记载。因火山活动而在腾冲境内形成的汽泉、温泉群约有 80 多处,温泉的水温高达90 ℃以上。据说这些汽泉、温泉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病症。</p><p class="ql-block">在这些众多奇异的景观中,最有特色的是大滚锅。大滚锅并非是一口锅,是一个直径为3米多,深约1.5米,终年冒着97℃的沸水,响声震耳、蒸汽冲天呈圆形大锅状的泉眼。大滚锅泉水清澈透明,竟然是蓝汪汪的一潭。</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热海主要是泡温泉澡,温泉中硫磺味很重,温泉水很滑。温泉票中含有一份小吃(温泉煮鸡蛋,花生)和晚餐(简餐)。</p><p class="ql-block">当天直接入住和顺古镇尚彭院温泉酒店。酒店风景很美,有露天温泉池,白天逛完景点,晚上泡泡温泉还是很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我们参观了腾冲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该馆是为了纪念1944年收复腾冲的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1945年7月7日落成,园名取自《楚辞》“国殇”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纪念塔、烈士墓、忠烈祠等相对的大门左侧墙边,筑有含陪祭意义、象征侵略者惨败的“倭冢”一座。旁边立了4个日寇下跪的雕像,就是要让他们一直跪在无数烈士的墓前,进行永远的忏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给我们开车的师傅说,日本人为了拆除倭冢,曾经以10亿投资为诱惑和腾冲政府交涉,但腾冲政府依然不为所动!向腾冲政府致敬!腾冲人是很有骨气的。听师傅还说和顺的客栈是不接待日本人的。我确实在和顺看见有的客栈写有日本人免进的提示。</p> <p class="ql-block">然后直接前往芒市,中国唯一用一个字命名的城市。</p><p class="ql-block">芒市,傣语称“勐焕”,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也叫做黎明之城。它与缅甸交接,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芒市人口约40万人,面积2987平方公里,由于毗邻东南亚,所以是个极具异域风情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勐焕金塔</p> <p class="ql-block">勐焕银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塔一世界,一心一菩提。金塔和银塔,一金一银,隔空相望,已经成了芒市最具代表性的佛塔标志建筑。</p> <p class="ql-block">手语区</p> <p class="ql-block">从芒市回和顺古镇的途中打卡龙江大桥。“龙江大桥”又称“龙江特大桥”,是云南保山至腾冲的一座公路桥,位于腾冲市和龙陵县交界。</p><p class="ql-block">龙江大桥全长2471米,宽33.5米,两个塔架分别高169.7米和129.7米,桥面距河面280米,是世界最高的桥梁之一,是亚洲山区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中国山区的第一座跨径超过千米的钢箱加劲梁悬索桥。龙江大桥服务区在高速两个方向都有,两个服务区是相通的,可以步行从一边转到另一边,拍照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开始打卡和顺古镇。和顺古镇位于云南保山腾冲市,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是一座别具魅力的边陲小镇,著名的侨乡。这里一年四季阳光和煦,绿柳和风,温婉娴静,故名“阳温墩”。有小河绕村蜿蜒流过,故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和顺”。</p><p class="ql-block">和顺的先民大多是明代军屯制下奉命入滇的中原移民,他们带来了中原的文化、技艺和审美。明朝中叶开始,和顺人沿着南方丝绸之路“走夷方”闯荡,造就了一批批跨国商号,以及多位雄商巨贾、文化名人。这里有一代哲人艾思奇、缅甸国师尹蓉、华侨领袖寸尊福、翡翠大王张宝廷等。</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过往的繁盛岁月,可以从这里大批保留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寻到踪迹。“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代总理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称赞和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瑞环题写</p> <p class="ql-block">洗衣亭。这是全国独有的洗衣亭,在和顺有6座。和顺男人亦儒亦商亦农亦走四方,为了让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就建了这样的亭子(建于清道光年间)。这是远走他乡的和顺男人对自己女人最平易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位于和顺小巷内,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当时腾越镇总兵张松林的老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总兵府原址位于腾冲市区,为进行异地保护,2006年按原样搬至和顺。</p><p class="ql-block">总兵张松林,祖籍江苏,在江西从军,数十年间身经百战,在云南、贵州各地建立诸多显赫战功,官阶最高跃至一品振威将军,还曾被慈禧太后赐“福”、“寿”二字,在腾冲地区名望颇高。</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总兵府被商用作客栈经营。</p> <p class="ql-block">文昌宫。文昌宫用于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道教中掌管文运和功名的神。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大殿、后殿、魁星阁、朱衣阁、过厅、两厢、大门及最前面的大月台组成。在左右楼阁下镶嵌有《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了明、清两朝取得过功名的和顺人共计809人,其中举人8位、秀才600余位,在朝廷任过职官者180多位。文昌宫是和顺教育的摇篮,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这里开办两等小学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和顺华侨捐资创办的益群中学设立于此。</p> <p class="ql-block">双虹桥老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初年,相传为桥头老爷寸玉率众建修,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双虹桥新桥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两桥形如双虹卧波,故名双虹桥。</p> <p class="ql-block">双虹桥边还有许多座牌坊,其中一座牌坊刻有“文治光昌”四字,左右分别刻有“士和”、“民顺”,暗合“和顺”地名。牌坊背面刻的是“文人启佑”,左右分别刻有“俗美”、“风淳”。</p> <p class="ql-block">元龙阁。元龙阁是傍水依山而筑,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它的背后是名木古树参天的黑龙山,前面是碧波荡漾,水质澄澈的龙潭。潭前为宽敞的大月台。</p> <p class="ql-block">元龙阁附近的大月台。大月台就是和顺乡民、游客休息观景之处。大月台是和顺建筑的特色,每一个巷口,或是公共建筑,或是大户人家门口必有一个月台,有的还有照壁以“遮蔽风水”,乡亲们在上面植树、置凳使月台作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野鸭湖。湖水面积680亩,湖畔森林覆盖,景区山峦、岛屿与湖中青山相映,被誉为“滇西小桂林”。</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1910年3月2日—1966年3月22日),云南腾冲人,原名李生萱,蒙古族,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p> <p class="ql-block">和顺还罕见地拥有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乡村公共图书馆——和顺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始建于1928年,其前身是清末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馆内藏书13余万册,其中古籍、珍本一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知名人士的题字,被誉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p><p class="ql-block">门牌“和顺图书馆”是由著名学者胡适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所百年宅院,每一扇门后都藏着一个传奇故事。8大宗祠、9座寺观、9座石桥、6个洗衣亭、9座牌坊、13道闾门、24个月台,每一种建筑都蕴含着和顺先人崇文尚教、热爱故土、关怀家人、造福乡邻的精神,堪称古建筑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在古镇小巷转悠拍照</p> <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古树群。由七棵拔地参天的百年古樟树组成。这些古树沿一直线排列,近观如绿色华盖,擎天巨伞,远望似千支手臂向四周展开,神似传说中的千手观音。其中五棵古树尤为突出,从西往东看,它们分而列之,与远处的魁星阁相望,故又被称为“五子登科”。此外,两棵古樟站立两旁,恰似观音菩萨的文殊、普贤弟子。</p><p class="ql-block">古树群下,一条历经数百年沧桑的火山石古驿道蜿蜒西去,与村前的捷报桥相连。一辈辈的和顺人先到千手观音古树群下许下祈福求财的愿望,然后从这条古驿道上怀揣着有朝一日能从村口的捷报桥上衣锦还乡的梦想,开始"走夷方" 。</p> <p class="ql-block">咖啡店休息。当然在古镇入住的三晚二天还是品尝了很多美食,没有坑。还到当地的早市购买了各种菌,也很值得。总之,中国第一魅力古镇--和顺是个值得游玩的古镇!</p><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驻足美景</p><p class="ql-block">看看拍拍,记录美好</p><p class="ql-block">吃吃喝喝,快乐无边</p><p class="ql-block">边走边忘,释放心情</p><p class="ql-block">ℋᵅᵖᵖᵞ♡ᵕ̈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