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有一枚珍贵的U盘,之所以说它珍贵,因为它比较全面地记录了我在工作岗位上最后4年的工作历程,足足有10.8个G。闲暇之际,我会打开U盘,读读自己写的系列文字,看看自己走过的工作轨迹,回忆一下壮怀激烈的火红事业,仿佛又回到了如火如荼的当年。当鼠标移动到“照片”一栏时,我打开了“欧洲行”,一桢桢异国风情的照片扑入我的眼帘,十天的欧洲之旅又在我的眼前呈现。</p> <p class="ql-block"> 北京时间8月12日7:15分。上海浦东机场。我们一行22人登上阿联酋航空公司EK305航班。我第一次乘坐空客A380飞机,肥硕的外形,宽敞的机舱颠覆了我对常规机型的认知。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层客机。我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我十分欣喜于这个临窗的位置。这里,飞行时,可以极目辽阔的天空,欣赏变幻着的云卷云舒;起降时,可以俯瞰苍茫的大地,饱览流动着的山山水水。</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我们降落在迪拜机场转机,又经过七个半小时的飞行,终于到达了旅欧第一站:有着艺术之都、时尚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花都之称美誉的法国首都巴黎。</p> <p class="ql-block"> 艺术之都——巴黎</p><p class="ql-block"> 说巴黎是艺术之都一点也不为过,这里有享誉世界的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等。这一节,我将重点介绍一下法国巴黎的标志性景点。</p><p class="ql-block">卢浮宫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8月13日,前往参观卢浮宫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金字塔入口。这个金字塔入口是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如今已成为巴黎标志性地标。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总共有五座,最大的玻璃金字塔位于中央庭院,是卢浮宫的总入口,有三座小型金字塔环绕在大金字塔周围,为地下设施提供采光。</p> <p class="ql-block">位于卢浮宫庭院入口处的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用于卢浮宫内采光的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了今天的规模。卢浮宫里面,有三件价值连城的传世之宝,分别是爱神维纳斯雕像《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p> <p class="ql-block">断臂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 《断臂维纳斯》是一座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至今已有近2200年的历史。维纳斯在古罗马神话中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据说她是宙斯和火神赫准斯托斯的女儿,也是小爱神丘比特的母亲,有着天生完美无缺的意义。1820年2月,这尊雕塑被发现于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一座古墓遗址旁时,已成为了一尊手臂残缺的大理石雕塑。雕塑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右臂残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法国重金收买后陈列在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以其绝世魅力震动了世界,从此,"断臂的维纳斯"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欣赏了断臂维纳斯之后,我们驻足于《自由女神像》前。这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为稀世珍宝。胜利女神是胜利的化身,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她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着到来。</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雕塑正面</p> <p class="ql-block"> 相传,这尊雕像是纪念公元前306年国王德米特里战胜埃及托勒密舰队而建立的。1863年被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时,她原为纯白色的雪花石雕塑,由于长期浸泡在爱琴海中,微生物的繁衍与海水的浸蚀,使得现有的雕像呈现出目前的历史沧桑。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她上身略向前倾,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胜利者的雄姿和欢乎凯旋的激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女神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古希腊这个专有名词。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域的称谓。古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东部和西西里岛东部的沿岸地区。公元前3000年的爱琴文化是其历史的先导,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为荷马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典时代,公元前4世纪以后为希腊化时代,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版图。古希腊文化对罗马、后世欧洲及世界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蒙娜丽莎油画</p><p class="ql-block">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它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p> <p class="ql-block">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无论你站在她的正面还是两侧,她的目光总是盯着你,甚至似乎在向你眨眼睛。她的笑容也不一般,不同的人或不同时间看她总会有不同的感觉:亲切、温柔、娇嗔、玩世不恭、嘲弄讥讽抑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画上油彩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裂痕,越来越使她的笑容变得诡秘,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香榭丽舍大道</p><p class="ql-block"> 游览了卢浮宫之后,我们来到了香榭丽舍大道,这条大道又被称为凯旋大道,是世界三大繁华中心大街之一,也被人们称作世界十大魅力步行街。她连接协和广场和凯旋门,横贯首都巴黎的东西主干道,全长1800米。东段以自然风光为主,两侧是平坦的英氏草坪,恬静安宁;西段是高级商业区,世界名牌、服装店、香水店都集中在这里,火树银花、雍容华贵。因此这里被称为“世界上美丽的大街”。</p> <p class="ql-block">香榭丽舍大道上的铜绿色雕塑及喷泉</p> <p class="ql-block">在铜绿色雕塑及喷泉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p><p class="ql-block">巴黎的凯旋门并非仅只一座,但最为壮观、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戴高乐广场中央的那座凯旋门。见到凯旋门,人们总会忍不住想到拿破仑,因为在1806年,正是拿破仑下命令要修建一道最伟大的雕塑迎接凯旋而归的法国将士。200多年过去了,泉下有知的拿破仑肯定会很骄傲,因为巴黎凯旋门至今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圆拱门。只是拿破仑他肯定料不到法国人民更喜欢戴高乐将军,于是把这个广场改名为戴高乐将军广场,没有人再称之为拿破仑广场。</p><p class="ql-block">巴黎凯旋门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还高达五六米。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巴黎市区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p> <p class="ql-block">巴黎最大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巴黎的三座凯旋门之一:小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发射的巴黎12条大街</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p><p class="ql-block"> 8月14日,我们游览了塞纳河。塞纳河是流经巴黎市中心的法国第二大河,也是巴黎这座文化名城的母亲河,孕育了如莫泊桑、莫奈等许多世界闻名的文化名人。</p> <p class="ql-block">乘游船游览塞纳河</p> <p class="ql-block"> 乘游船是游览塞纳河最佳选择。塞纳河上建造了众多的桥梁,造型上各有特点。而其中最为壮观、金碧辉煌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在近两个小时的游览中,我们远眺了塞纳河沿岸的巴黎圣女院、埃菲尔铁塔等著名景观,还与各国小朋友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埃尔法铁塔</p> <p class="ql-block">与各国小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游览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大型商场——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店,在这里,你能真切到感受到我们国人在老佛爷的重要地位。一位侨居巴黎的朋友开玩笑说,客居巴黎的人,如果你想见国人的话就去大卖场吧!果然,在老佛爷百货商店购物的顾客中,大多数是黄皮肤、黑眼睛、操着普通话、各自家乡话的中国人。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我们国人的购买力,可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哟!在老佛爷,处处都是奢侈品牌折扣店,你在这里可以挑到几百块到几千块甚至上万块的名牌包包。我们一行大多购买了LV包包、香水、巧克力、咖啡与腕表。</p> <p class="ql-block">老佛爷百货商店</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p><p class="ql-block"> 同日,我们还游览了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她坐落在巴黎西南18千米的凡尔赛镇,她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她与北京的故宫、英国的白金汉宫、美国的白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一起,并称为世界五大宫殿。凡尔赛宫起始是法兰西帝王的避暑胜地,1710年建成后,旋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和法国乃至欧洲贵族的活动中心、艺术中心与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在其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仆人竟达36000名之多。</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外景</p> <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p> <p class="ql-block">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豪华非凡的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 世界公园——瑞士</p><p class="ql-block"> 瑞士是我们旅欧的第二站。瑞士地处欧洲腹地,所以被称为欧洲的心脏。目光所及,瑞士几乎没有一片裸露的土地,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绿油油的草地与鲜花盛开的村落。所以,瑞士也被称为世界公园。瑞士的钟表闻名于世界,所以也被称为钟表王国。</p><p class="ql-block"> 在瑞士,我们重点游玩了琉森与铁力士雪山。</p> <p class="ql-block">瑞士以自然美景闻名于世,有白雪皑皑的山峰,蔚蓝纯净的湖泊,风景如画的城镇。</p> <p class="ql-block">琉森</p><p class="ql-block"> 8月15日,我们穿越法瑞边境前往旅游胜地琉森。琉森又译为卢塞恩,位于瑞士中部,是瑞士最美丽、最理想的旅游城市。在湖光山色的卢塞恩,你见到的是湍急见底的溪流,湛蓝如镜的湖面,挺拔幽深的杉林,雄伟峻峭的雪峰,上天造就的自然美与人工修饰的建筑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使琉森成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艺术家们在此得到了不尽的灵感。历史上,很多著名作家在此居住和写作。如马克•吐温,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的朱自清等。</p> <p class="ql-block">美到令人窒息的琉森小镇</p> <p class="ql-block">湖光山色的卢塞恩</p> <p class="ql-block">卡贝尔桥</p><p class="ql-block"> 卡贝尔桥是卢塞恩的城市地标,始建于1333年,是欧洲最古老的木制廊桥。桥长约为200米,她不是一座直桥,有两个小的转弯。廊桥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一幅彩画,共有110幅,开始绘制于17世纪,每幅画的内容多为卢塞恩的历史风貌和卢塞恩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卡贝尔桥在1993年8月17日为一场火灾所毁,现存的卡贝尔桥是火灾后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卡贝尔廊桥</p> <p class="ql-block">卡贝尔廊桥有两个转折点,桥身近中央处有一个八角型水塔。</p> <p class="ql-block">廊桥的横眉上绘有110幅宗教历史油画,主要反映了发生在卢塞恩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我的团友、室友在廊桥水塔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卡贝尔廊桥外侧开满了鲜花</p> <p class="ql-block">石狮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在瑞士卢塞恩湖附近,有一个免费的景点——狮子纪念碑。坐落在老城中的一个小公园内,纪念之前的瑞士雇佣兵,缅怀他们的忠诚。这是一座负伤狮子的雕像,一支箭深深地插进了濒临死亡的雄狮背上,狮子面露痛苦的神情,前爪按盾牌和长矛,盾牌上有瑞士国徽。它的神情悲恸,在生命走向尽头时,却似乎有着无限的委屈和深深的遗憾无处诉说。碑的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这座纪念碑似乎在告诉人们:它不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只表达沉痛和哀伤。我们常见的烈士纪念碑或画作中的人物,往往沉浸在壮烈的情绪里,一脸大义凛然。而这座雕像却讲述了壮烈背后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再勇敢的战士也是血肉之躯。因此,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曾赞颂卢塞恩的石狮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愿逝者安息,万世和平。</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悲伤、最感人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奔赴铁力士雪山。铁力士雪山又称铁力士峰,是阿尔卑斯山著名的风景区,海拔3020米,属瑞士阿尔卑斯山脉部份的山峰,是瑞士中部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铁力士雪山</p> <p class="ql-block"> 从琉森出发,大约一个多小时到达英格堡镇。英格堡是铁力士山脚下的休闲小镇,也是登铁力士雪山的必经之路。从这里上山要乘坐三段缆车。在铁力士山脚的缆车站搭乘第一级缆车,该缆车可坐六人,这就是我们平时在许多景点都能见到的那种缆车。到第二级缆车站时换乘的是缆车巴士。该缆车如同陆地的巴士那样载客多,可以乘坐约50-80人。在第三级缆车站换乘高空旋转登山缆车。这种世界首创的旋转登山缆车,可承载80位乘客,每程都会旋转360度。这是全世界仅有的两条旋转缆车之一,均为瑞士人的作品。沿途风光无限,炫目的冰川世界,裸露的棕灰色岩石,摄人心魄的美景,如同优美的图片在你的眼前一桢桢地呈现。最后到达山顶的缆车站。山顶缆车站共5层,第一层为连接山下的缆车站口、纪念品商店和冰洞。第二层有食品补给。第三层第四层导游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径直带我们去了第五层。第五层直接通向外面,出了缆车站之后可以见到一个天台,连接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平台。进入积雪地带后左边是平的,右边是向上凸起的,呈橄榄型。今天的运气真好,艳阳高照,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旋转360度、可以载客80人的旋转缆车</p> <p class="ql-block">在铁力士雪山山顶留影</p> <p class="ql-block"> 城堡之国——德国</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印象中,德国制造、德国工匠精神是闻名世界的。殊不知德国更是一个城堡之国。城堡的名字源于荷兰语,含义是“美丽的国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城堡,据说德国至今仍有一万四千多座城堡,是世界上城堡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城堡,已成为德国文化的象征。在众多的城堡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富森阿尔卑斯山麓下的新天鹅城堡和旧天鹅城堡。</p> <p class="ql-block">德国如梦如幻的小镇——富森</p> <p class="ql-block"> 8月16日上午,我们前往德国如梦如幻的小镇——富森。富森是德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位于山林、湖泊和阿尔卑斯山坡的交集处,抬头可见阿尔卑斯山的常年积雪,著名的梦幻双堡——新旧天鹅堡就在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从富森小镇到天鹅城堡可选择三种到达方式:搭乘摆渡巴士、坐马车或者徒步前往,我们是搭乘摆渡巴士。下车后再步行一段路程,就到达了新天鹅堡。在我们下车后的步行期间,不时有一辆辆马车从我们身边走过,乘坐马车的大多是高鼻梁、蓝眼睛、卷头发的西方人。事后才了解到乘坐马车往返是9欧元,巴士往返5欧元。因为我们把旅行费用打包给了旅行社,且导游也没有告知我们还有其他抵达方式,所以,我们失去了乘坐马车往返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新天鹅湖堡</p> <p class="ql-block"> 新天鹅堡的名字来源于中世纪关于天鹅骑士的传说。其实,这座白色的经常被云山雾笼的建筑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她始建于1869年,她位于德国南部边境小城福森近郊群峰的一个小山峰上,掩映在苍林郁野之间,四周各有一个湖泊,城堡白墙蓝顶,外墙由大理石构成,其门廊、窗户、列柱廊是拱形半圆,充满梦幻色彩,洋溢着中世纪的气息。正是因为拥有这童话般的气质,它之后也成为了迪士尼乐园中的睡美人城堡和芭蕾舞剧《天鹅湖》场景的原型。在新天鹅堡的对面就是国王童年的夏宫——旧天鹅堡。因行程上只有新天鹅堡,所以,我们没有去旧天鹅堡。</p> <p class="ql-block">旧天鹅湖堡</p> <p class="ql-block"> 音乐王国——奥地利</p><p class="ql-block"> 奥地利共和国简称“奥地利”,是中欧南部的内陆国。奥地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多瑙河畔的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不在我们的行程中,我们只是过境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再往意大利。</p> <p class="ql-block">过境茵斯布鲁克</p><p class="ql-block"> 8月16日下午,我们前往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在这里住宿后,再前往意大利的威尼斯。茵斯布鲁克这个城市很美,在白云的衬托下,蓝天显得更加高远,涧水显得更加碧绿。城市建筑呈多样性,欧洲风格显著。在这里停留虽然很短暂,但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茵斯布鲁克位于奥地利的西部,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与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相邻。茵斯布鲁克这个名字的由来很简单,意思是茵河上的桥。茵河从城中穿过,阿尔卑斯山山上融化的雪水在茵河里流过,带走了热量,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气候非常的宜人。这里最独特、最经典的景色是坐落在迷人的冰川山谷中的中世纪建筑,画面艺术得令人屏息。狭窄的小街上,哥特式的楼房鳞次栉比,巴洛克式的大门和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展现出了古城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这座在阿尔卑斯山谷中的小城给人带来的第一感觉便是来到了世外桃源。在街道上抬头便望见高大的山脉,山峰上常年不化的冰雪清晰可见,空气湿润洁净,小城秩序井井有条,宁静中不失繁华,繁华中却又不喧闹。入住的宾馆更是处在绝佳的度假风景区,山泉边德奥风格的小楼,别有风情。</p> <p class="ql-block">背靠雪山,面向茵河的小镇茵斯布鲁克</p> <p class="ql-block">度假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地中海明珠——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首都罗马。北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接壤,东、南、西三面面临地中海,所以也称意大利半岛为地中海明珠,意大利是欧洲文明古国,意大利半岛史前就有人类活动迹象,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p> <p class="ql-block">水上都市:威尼斯</p><p class="ql-block"> 感受完阿尔卑斯山脉小城茵斯布鲁克的惬意,8月17日一大早,便乘车前往意大利。大巴车在布伦纳隘道上行驶,道路两边是延绵的阿尔卑斯山脉。这里的道路远远不如国内的高速,一直到中午时分,才抵达意大利的第一站——威尼斯。穿过连接意大利半岛与威尼斯的跨海大桥“自由大桥”,我们来到了威尼斯城。这座4公里长的大桥是进出威尼斯的唯一陆路通道。威尼斯主要的游览景点是在威尼斯本岛上,本岛与外界完全没有陆路交通,只能靠船。于是在码头下车换乘渡轮前往威尼斯本岛。</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是水城,那么,这里的房子是怎么在水里盖起来的呢?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接着在地基上铺上厚厚的木板,更多的是铺上一层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头,这种石头防水性能极好。然后就在这些木板或石头上面砌上砖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慢慢腐朽。</p> <p class="ql-block">水上城市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乘船游水巷</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水上城市,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小船“贡多拉”(Gondola)。这是一种威尼斯独有的尖头船,船头呈月牙形上翘,装饰精美。我们下船后首先乘坐贡多拉小船游览威尼斯的水巷。</p> <p class="ql-block">游船“贡多拉”(Gondola)</p> <p class="ql-block"> 贡多拉最多载客6人,船夫一人,统一身穿蓝色紧身海魂衫,在船尾用长长的单桨划船,船桨被固定在后侧右舷的浆架上。威尼斯的水巷十分狭窄,最窄处仅可供两条贡多拉并行,而贡多拉长度有10米多,怎样使细长的贡多拉顺利地在狭窄的水巷中转向呢?每次在巷口拐弯时我注意到船夫单腿站立,另一只腿用力一蹬旁边的墙,借助墙的反推力使船得以迅速转向,而尖尖的船头似乎每次都擦着对面的墙角而过,这种驾船的方法实在是独特,恐怕只有威尼斯这样水城里地地道道的船夫,才能练就如此的驾船神功。</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强盛了,人民富裕了,来自中国的游客很多,你看照片,等船的游客基本上都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乘船的、等船的都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p><p class="ql-block"> 乘贡多拉游船游玩完了威尼斯水巷,之后上岸参观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导游介绍说,假如秋季来游威尼斯的话,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来往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长廊建筑环绕。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以及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及钟楼</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圣马可大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 。圣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据说是因埋葬了耶稣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难。828年,两位威尼斯的富商在当时总督的授意下,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出来,运回威尼斯,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大祭坛下。从此,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从此,威尼斯到处是狮子。</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圣马可广场旁边不远处就是威尼斯著名景点叹息桥。叹息桥是总督宫的一部分,横跨两座楼,用于连接总督宫和监狱。判处死刑的囚犯在穿过这座全封闭、不见天日的桥时,透过小窗,再看一眼外面的世界,犯人不禁发出人生终结的哀叹,因而得名“叹息桥”。这座封闭式的拱桥由石灰岩铸成,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的石梁上开有两个小窗。囚犯们在总督府接受审判被宣判后,从总督府经由叹息桥走向死牢,他们面临的将是永别俗世,所以从密不透气的叹息桥走过时,从桥上的窗口望出最后一眼美丽的威尼斯,不禁一声长叹。</p> <p class="ql-block">叹息桥</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当地还有一个传说,日落时如果恋人们在叹息桥下的贡多拉上亲吻对方,就将会得到天长地久的永恒爱情。这个传说使得叹息桥成为世界上最具浪漫色彩的桥之一。这个传说在浪漫喜剧电影《情定日落桥》中得到了演绎。</p><p class="ql-block">站在叹息桥上,应该能够真切的体会到往前一步是地狱,退后一步是天堂。更明白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别了,威尼斯</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是一座美丽而难忘的小城,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一天也离不开船和水的威尼斯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蛛网般密布的河道以及随着密布河道蜿蜒曲折的街巷,足以让人不知天南地北而迷路。作别水城,心绪却依旧漫步在遍布水城的石桥、栏杆和雕塑周遭,依依不舍之情久久不能平复。耳际,圣马可大教堂悠扬而深邃的钟声间或传来,车轮,载着游兴未尽的我们驶向远方,但身后的威尼斯却永驻心间。再见了,威尼斯!有机会或可再次相逢。</p> <p class="ql-block">欧洲文化中心:佛罗伦萨</p><p class="ql-block">8月18日,早餐后,我们前往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伟大诗人但丁就出生在这里。至今,佛罗伦萨仍保存着但丁的故居。被称作文艺复兴艺坛"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1506年聚会于佛罗伦萨,成为艺术史上的千古美谈。全市有4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乌菲齐和皮提美术馆举世闻名,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蜚声世界,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远视图</p> <p class="ql-block">百花圣母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从威尼斯来到了佛罗伦萨。首先去游览百花圣母大教堂。百花圣母大教堂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堂,在世界五大教堂中排行第四。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所以也称为"花的圣母寺"。教堂橘红色巨大的圆顶,与罗马帝国的万神殿、文艺复兴盛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称古代欧洲的三大穹顶。所以很好认,远远的就会看见它,这也成了佛罗伦萨的重要地标。高达91公尺的圆顶,内部有阶梯共463级,爬上圆顶可以欣赏佛罗伦萨全景。</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百花圣母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君主广场</p><p class="ql-block">在佛罗伦萨,穿过几条狭窄小巷,一块开阔地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著名的君主广场。君主广场作为意大利最漂亮的广场之一,以其四周的建筑和广场上的艺术作品而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露天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个广场有许多雕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此雕塑为大理石雕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大卫》雕像是一个赤身裸体、身材高大、肌肉健壮、发育很好的青年男性。他的面孔看起来格外英俊,眼睛大而有神,鼻部很高,棱角突出,站立姿态十分自然、优美:两腿自然张开,右手下垂自然放松,头部转向左侧,生殖器自然下垂。那健美的体态,坚定的神情,饱满的肌肉,旺盛的生命张力,无不体现出人体的神圣美与大卫即将迸发出的巨大热情,更突出了大卫作为一名英雄的高大形象。</p> <p class="ql-block">美仑美奂的众多雕塑,形成佛罗伦萨君主广场上最具魅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几个世纪以来,雕塑群始终默默地站立在那里,无声地向世人讲述着发生在意大利历史上这段永远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君主广场上部分雕塑掠影</p> <p class="ql-block">建筑奇观:比萨斜塔</p><p class="ql-block">8月19日,早餐后,从佛罗伦萨出发,经过一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比萨城。比萨城是意大利中部古城,历史上是个海滨城市。而如今,比萨城的名气很大程度上是受惠于比萨斜塔。</p><p class="ql-block">在一片宽阔的草坪上,有一组举世闻名的纪念建筑群:大教堂、洗礼室、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地。每年百万游客来比萨参观游览,大多数是奔着斜塔而来。注视这座造型古拙而又秀巧的钟塔时,无不为它那“斜而不倾”的塔身感到担忧,同时又为自己能亲眼目睹这一由缺陷造成的奇迹而庆幸万分。 </p> <p class="ql-block">因为一个人,认识一座城。对于大部分中国游客来说,最早认识这座塔、这个城市的可能是缘于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伽利略曾在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正因如此,比萨也成为了中国人“心心念念”的城市,自然就成了来意大利必游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54.45米高的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抛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在建筑的过程中就已出现了倾斜,原本是一个建筑败笔,却因祸得福成为世界建筑奇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更使其蜚声世界,成为世界著名旅游观光圣地,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斜塔倾斜角度的逐渐加大,已达到4.5米,而且倾斜度还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继续增加。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濒于倒塌。1990年1月意大利政府关闭对游人的开放,1992年成立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2001年6月,经过拯救后的斜塔,其倾斜角度回到安全范围之内,关闭了十年的比萨斜塔又重新开放。每天限人限时开放,通常是每次限定20人,游览时间为30分钟,票价是13欧元/人。我们一行没有预约到登顶,终成一桩憾事。至于如何遏制住斜塔继续倾斜的趋势,不在这里赘述。</p> <p class="ql-block">永恒之城:罗马</p><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比萨斜塔之后,我们乘坐旅行大巴前往意大利首都罗马。罗马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建城历史之悠久,罗马人骄傲地称它为"永恒之城"。</p><p class="ql-block">罗马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沉淀了数千年历史遗迹,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罗马帝国的荣耀,天主教廷的至高无上,都构成了罗马两千多年的辉煌。公元1-2世纪是罗马历史上鼎盛时期,为西方最大帝国,这个时期的东汉,是东方最大的帝国。东汉首次派班超将丝绸之路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也第一次顺着丝绸之路来到了东汉的京师洛阳,这是东方中华文明与西方古罗马文明的第一次交融。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洛阳是我国汉传佛教的发源地,是道学和儒学的滥觞地,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所以,一直以来就有着东洛阳西罗马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斗兽场</p><p class="ql-block">意大利的罗马作为世界著名的古城,最吸引游客的是象征古罗马帝国的斗兽场。这里,终年游人如织,来自全世界的游客纷沓而至,门票价格是12欧元。虽然罗马斗兽场只剩下了一些残垣断壁,但它却是古罗马历史的象征。如果不是川流不息的游客进进出出,一个人站在那高高耸立的“破墙头”底下,肯定会提心吊胆:谁知道这屹立了2000多年的家伙会不会轰然倒塌,叫人葬身于瓦砾之下呢?</p> <p class="ql-block">8月19日中午时分,我们来到建于公元72-80年间的古罗马斗兽场。虽然无数次从书本上知道它的大气磅礴,但是当我真正走近的时候,眼前庞大的圆形建筑还是刷新了我在书本上获得的最初印象。竞技场设计了宽敞的阶梯和走廊,并设计了八十个拱门,在每一个拱门的入口处都标有数字,方便观众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座位。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它可以让8.7万名观众于十分钟内进入剧场内坐定,也能在几分钟之内全部撤出。这样的设计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先进的。</p> <p class="ql-block">8月的午后,炽热阳光几乎洒满了整个斗兽场,然而,我们知道,它的过往并不阳光。据资料介绍,斗兽场内分为三个主要场所,竞技场、观众席、指挥台。竞技场内,在木板上铺满了沙子,主要作用是用来吸收比赛中受伤者流下的鲜血。斗兽场的表演,主要有角斗士与野兽搏斗,也有角斗士与角斗士之间的搏斗。人与兽之间的搏斗,必须是以一方的死亡而告终。值得庆幸的是,人类的文明终于代替了野蛮,如今的斗兽场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斗兽场人与兽的搏击</p> <p class="ql-block">少女许愿池</p><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罗马市中心,少女许愿池是游客必去的游览景点。许愿池的全名叫做特莱威喷泉。喷泉主体部位的大理石海神雕像栩栩如生,中间立着的是海神,两旁则是水神,海神宫的上方站着四位少女,分别代表着四季。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背对喷泉,从肩以上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就可以许三个愿望,但其中的一个必须是“再回罗马”。假如,我实现了另外两个心愿,我一定会“再回罗马”,好期待啊!许愿池也是爱情的象征。传说当情侣一起向池中投入硬币,爱情就会永恒。在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之后,《罗马假日》里的这些经典桥段更让许愿池风靡全球,成为罗马城里最富浪漫气质的旅游景点。我们这一行,有两对夫妻,祝愿他们携手百年,恩爱永久。</p> <p class="ql-block">少女许愿池</p> <p class="ql-block">插一个花絮。虽然罗马是一个充满艺术的都市,但是由于大量非法移民以及国内犯罪控制不足,偷窃十分猖狂。进入了意大利,导游就提醒我们,要管理好自己钱包和物品。一两天过去了,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正当大家懈怠时,在去许愿池的路上却发生了情况。拐进一条小街,有两个女孩站在街边,向我们一行不停地打量着。大的女孩看起来至多十八九岁,肩上斜挂着一个布袋,布袋里兜着一个婴儿。她毫不害羞地袒着胸,露出一对巨乳,貌似在给孩子喂奶。小的女孩只有十五六岁。我们一行从他们身边匆匆走过,不过几分钟,我们团队一位Z同志大叫一声:“不好,我的钱包不见了!”只见他左肩斜跨着一只高级相机,双手不停地在右肩背着的小包里翻找着。据他说,他的钱包放在挎包里的小袋里,且里外两个包口都拉上了拉链,怎么钱包就不见了呢?这时,导游提醒我们,会不会是刚才那两个女孩?我们回头一看,已经没有了踪影。张同志转回身追过去。旅欧以来,我一直与Z同志合住一间房,我也就毫不犹豫地追了过去,后面又陆陆续续地跟上来一两位同志。转过了一条街,只见那两个女孩,与两个稚气未脱的男孩在街对面站着。看我们追过来,那个小女孩笑嘻嘻地向我们挥着手,那个钱包在她的头顶上方左右晃动着。Z同志接过钱包,打开来粗粗地翻看了一番,就对我说,咱们回去吧。他边走边说,除了少了一张百元欧元以外,其他都在,更重要的是身份证没有丢,真是万幸啊!</p> <p class="ql-block">时间有点儿赶。我们急急忙忙前往君主坦丁凯旋门。古罗马时代共有21座凯旋门,现今罗马城中仅存3座,君士坦丁凯旋门就是其中的一个。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315年(比巴黎凯旋门早1500年左右),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击败马克森提皇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它位于古罗马角斗场西侧,历经十多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已是残迹斑斑,但其精美绝伦的雕塑,恢弘大气的建筑,却仍在风雨中,与古罗马角斗场一起,共同见证着古罗马的辉煌。据说当年,拿破仑•波拿巴来到罗马,见到了这座凯旋门,大为赞赏,而这座凯旋门也就成了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广场</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威尼斯广场是罗马最漂亮的广场,位于罗马中心地带,它呈长方形,威尼斯广场长130米,宽75米,比标准足球场还要大。</p><p class="ql-block">广场主要有两大建筑:一是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它是完成意大利统一大业的开国国王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到意大利访问,也都要来这里为无名英雄们敬献花圈。这座纪念堂是意大利国家独立和统一的象征,意大利人称之"祖国祭坛",每年国庆节,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广场</p> <p class="ql-block">开国国王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二是威尼斯宫。它位于广场的西北角,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建筑。在威尼斯共和国繁荣时期,这里曾经是威尼斯大使馆所在地(威尼斯历史上曾是共和国,战败以后归属意大利),因此有了这个名称。墨索里尼曾经从2楼的阳台向广场上挤满的人群发表著名的“阳台演说”。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汇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的博物馆了。</p> <p class="ql-block">罗马威尼斯宫</p> <p class="ql-block">城中之国——梵蒂冈</p><p class="ql-block">8月20日,我们早早用完了早餐,去游览城中之国——梵蒂冈。梵蒂冈全称“梵蒂冈城国”,是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位于罗马西北角的一块高地上,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大多为神职人员。</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的政体是以教宗为君主的政教合一的主权国家。中央机构设有国务院、圣部、理事会等。军队为瑞士近卫队以及梵蒂冈宪兵。瑞士近卫队人数约为110人,负责保护教宗、显要人物及所有属于教宗的建筑。梵蒂冈宪兵人数约为130人,负责梵蒂冈城的社会秩序、边境管制、交通管制、刑事调查及一般警务工作。经济上既无工农业,也无自然资源。国民的生活必需品由意大利供给。财政收入主要靠旅游、不动产出租、银行利息,和向教宗赠送的贡款以及教徒的捐款等。</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广场</p><p class="ql-block">这个广场,建于1656—1667年,可容纳50万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因广场正面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出名,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由整块花岗岩雕成的方尖碑。它是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起先立在附近的尼绿赛场,移来圣彼得广场时,900名搬运工、140匹马、44盘绞车、5台起重机,一寸一寸地挪动,用了整整5个月时间,才把这高26米、320吨重的方尖石碑,竖立在这个广场的正中。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端立着一个十字架,塔尖以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每逢一月一日、复活节、圣诞节,广场上往往都会聚集二十万之众。每遇周日,圣彼得广场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点,随着教堂钟声响起,教宗在圣彼得大教堂楼顶正中窗口出现,向教徒们发表演说。</p> <p class="ql-block">可容纳50万人的圣彼得广场</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广场上的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圣佰多禄)是耶稣的大弟子,也是耶稣最喜爱的得意门生,为基督教早期领袖。公元65年,受到罗马皇帝尼禄的迫害,在罗马殉道而死,死前圣彼得要求将自己倒钉在十字架上。</p> <p class="ql-block">进入梵蒂冈圣彼得广场,首先映人眼帘的建筑就是位于广场西面的长方形建筑——圣彼得大教堂。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在教徒心中那就是上帝居住的房子。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结构,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这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光线幽暗,神秘莫测,里面的所有画像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程十分浩大。</p> <p class="ql-block">最小的国家、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门前左边树立着圣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 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他头上的缕缕卷发、脸上的道道皱纹、下巴上的根根胡须、身上的层层长袍,无一不被雕琢得细腻、逼真。如果把脸和头发涂上真实的颜色,一定会被当作真人。教堂门前的右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据说那是耶稣的另一重要使徒:保罗。</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雕像</p> <p class="ql-block">保罗雕像</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有三件著名的宝贝:圣母怜子像(圣殇)、青铜华盖、圣彼得宝座</p> <p class="ql-block">《圣殇》,米开朗琪罗24岁时的杰作。大理石雕刻,高174厘米,宽195厘米。雕塑中的人物,一男一女,一个是耶稣,一个是圣母;一个死,一个生,姿势上一横一竖,耶稣已死,全身松弛无力,圣母因为强烈的痛苦而身体稍向后倾。这尊雕塑将圣母和圣子两个人物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圣母面容年轻、和蔼、宁静,怀抱着基督瘫软无力的躯体,目光中流露着淡淡的悲悯,那哀伤的眼神将母爱展现出来,而她头巾上,衣服上参差不齐的褶皱却透发着不凡的肉体与精神之力。任何人站在它的面前,都会被它的魅力所感动。如果有风,圣母的衣服似乎能飘动起来,你能想象这是大理石制作的吗?</p><p class="ql-block">《圣殇》:一件伟大的作品!作者:24岁的米开朗琪罗,一位旷世的天才!</p> <p class="ql-block">圣殇雕塑</p> <p class="ql-block">殿堂的内部呈十字架的形状,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青铜华盖。这件雕塑与建筑结合的典范之作就是贝尔尼尼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青铜华盖正面全景</p> <p class="ql-block">青铜华盖实际上就是一座庞大的神龛,上方覆盖着古铜的天盖,华盖四周,四根旋转向上大铜柱上,镶嵌的是四位鼎鼎大名的早期神学家(恕不列名)。</p> <p class="ql-block">旋转向上的铜柱</p> <p class="ql-block">华盖顶部上方镶嵌着月桂树枝和天使,内部中央部位是一只金色光芒中展翅飞翔的圣灵鸽子,天使们立在华盖上,捧着耶稣赠予彼得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的三重冕——象征立法、司法、和行政权。</p> <p class="ql-block">华盖的顶部</p> <p class="ql-block">华盖的上方是教堂顶部的圆穹,其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圆穹的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给肃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那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教堂顶部的大圆穹</p> <p class="ql-block">青铜华盖的下面便是圣彼得宝座。圣彼得宝座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装饰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宝座</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大门由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卫士们个个高大魁梧,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手握长戟,威风凛凛。他们都是瑞士人,据说在16世纪初教皇受到了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皇,100多个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当时的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写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梵蒂冈国家的军队是瑞士近卫队。</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梵蒂冈,我们立即前往机场办理退税、登机手续。于21日晚直飞至上海,又赶至虹桥站乘高铁回到南京。</p><p class="ql-block">欧洲之行,是我迄今为止最远的一次行程,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旅行。时过经年,我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薄对它的记忆。每次打开U盘,翻开旅行照片的时候,我就有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的冲动,但由于时间久远,资料缺失而久久不能如愿。日前,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份当年旅欧的“行程单”,正是这个行程单,打开了我的记忆闸门,才使我把欧洲五国的各个景点串联了起来,于是,就有了上面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写写停停,断断续续,终于完成了这篇漫记。掩卷而思,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由于没有及时整理成文,记忆变得越来越模糊,许多景点也就描述得不够准确,也没有走出平铺直叙的窠臼。二是照片的选择尚不够经典,许多美轮美奂的景色因缺少照片而无法呈现,不得已借用了部分网络图片(侵权则删),为此,特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行将发布之际,我还要表达一下我的谢意。首先要感谢领队Z女士,精心的策划,周到的服务,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阅历,从而使我们对异国风情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再要感谢我的全程室友苏州的Z先生,专业的摄影器材,精湛的拍照技术,给我留下了多祯精彩的瞬间。最后,再次感谢部分网络图片的原作者,您的辛苦而无私的付出,使本文增色许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