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藏阿里行D4:昌都一丁青县,里程260公里。打卡强巴林寺和孜珠寺。</span></p> <p class="ql-block">藏东笫一大寺庙强巴林寺</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城孜珠寺</p> <p class="ql-block">清早不到8点,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了强巴林寺,看到了很多藏民绕着寺庙顺时针行走,为自己和家人祈福!我走在庙里的内环线上望着蓝天白天,还有白墙红屋,还有那徐徐生辉的金顶造缘。走进那壮丽又神圣的大殿,感受到了宁静与庄严,里面的佛像,唐卡,壁画精美绝伦,,</p><p class="ql-block">昌都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内的昂曲和扎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 1444年创建的。 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强巴林寺与内地王朝的关系历来极为密切。从清朝康熙帝开始,该寺主要活佛受历代皇帝的册封。寺内至今保存有康熙58年5月颁发给帕巴拉活佛的铜印。乾隆56年,乾隆帝为昌都寺书赠“祝厘寺”的匾额。昌都强巴林寺有五大活佛世系,十二个扎仓,僧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并辖周围小寺70座。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为该寺第一大活佛,现已转世至11世。</p> <p class="ql-block">展示强巴林寺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僧人们的精彩辩经</p> <p class="ql-block">孜珠寺不仅有着“天空之城”的美名,还是高山之巅信仰的故土。远离世俗喧嚣,隐匿在危崖峭壁的藏地神山孜珠山中,是藏地最圣洁的修行之地。苍苍莽莽的山岭,嶙峋怪石耸然而立,在一处极为险恶的陡峭之地,六座秃石山峰屹立于此,其后就是万丈深渊。这就是藏传佛教本教四大神山之一的海拔4800米的孜珠山。是西藏海拔最高的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语“孜珠”的意思就是一个山体六个岩峰,计为如意宝峰、无影白琉璃峰、如愿实现峰、禅宝观明峰、智慧之剑寺院之一,也峰、永恒卍峰。(卍,在汉语中念“万”字,在藏语里称“雍仲”,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它都是顺时针方向右旋,为卐,只有在苯教中才为逆时针方向左旋,为卍。)孜珠寺就建在这些岩峰间,一部分僧舍和修行室像一幅幅照片一样悬挂在峭壁上,那上面还有静修的洞穴。</p><p class="ql-block">沿着国道317一路狂赶,路况坎坷弯曲,道路蜿蜒曲折,越接近寺庙越险峻,真正体验了什么叫九曲十八弯,记得当时数了没数过来,至少四五十个回头弯。走进有传奇色彩的孜珠寺,真的才知道“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的人”的体会。这一刻,山峰陡峭,天空湛蓝,瞬间觉得心都碎了。这座建在海拔4800米的古寺庙,拥有3000年的历史,地势险要,气势滂沱,绝对充满了神秘魅力。我沿着寺院中的小路直上直下,去寻找这座天空之城的神密,走进这里,仿佛闯进了人间仙境,让我感慨人类力量的无穷而伟大。</p><p class="ql-block">从沟底的317国道,到山顶的孜珠寺,7.5公里的碎石山路,颠簸上下,一路风尘。从停车的牌照看,还是藏牌车居多。山下的“孜珠山景区”游客中心已经在打造了,很快要收门票了哦!方。从沟底的317国道,到山顶的孜珠寺,7.5公里的碎石山路,颠簸上下,一路风尘。从停车的牌照看,还是藏牌车居多。山下的“孜珠山景区”游客中心已经在打造了,很快就会收门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蜿蜒而上</p> <p class="ql-block">逆时针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精彩辩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