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方的秋季实在短暂,不经意间飘飘洒洒的雪花就覆盖了东北大地,气温也随之断崖式骤降,刺骨的寒意让我萌生了去江南享受温暖阳光和美好秋景的愿望,没想到这一想法和老伴不谋而合!经过慎重的比较,在众多赏秋的美景中,我们选择了六朝古都南京及周边作为此行的目的地。因为南京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色,最最重要的是,那里还是我的故乡,<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我出生的地方,留下了我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和美好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为是溯源之旅,特意邀请弟弟、弟妹同行;女儿不放心四个老人出门,主动请缨,当起了“领队、司机兼导游”,为我们此行保驾护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此我们一行五人的江南秋游小分队正式成立!11月18日 开启了南京秋游寻故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京乃至江苏给我们的印象真的很好,不仅仅因为自然风光秀丽和历史底蕴深厚,更因为江苏全省对退役军人优待政策的落地。江苏乘坐地铁公交和到景区景点,都对退役军人免车票和景区门票,这一优待退役军人的做法,让我们这些曾经为保卫国家付出过青春血汗的退役老兵深感自豪和荣光,在这里为江苏点个大大的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南京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30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这里既有六朝古都的辉煌,也有北宋靖康的耻辱,更有近代日寇屠城的灾难。可以说这片土地历尽沧桑风物千古,底蕴深厚人文独特,有一种特殊的城市韵味。南北朝时期杰出诗人谢眺赞之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即是现在的南京。传说战国时期楚威王灭掉越国后,在南京近旁的紫金山和幕府山中埋藏了大量的黄金,以镇守王气,所以南京有了金陵之称,直至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才将其改名为南京。</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南京是江苏省的经济支柱,而江苏省更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江苏省GDP仅次于广东名列全国第二,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都居全国领先水平。</p><p class="ql-block">或许因为我是南京出生的原因,此次重回故里有一种莫明的亲切感。我喜欢南京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栖霞山枫叶的鲜红艳丽、牛首山佛顶宫的佛宫禅意,以及紫金山(钟山)气势的虎踞龙盘,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深爱南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见证城市繁华与沧桑的秦淮河、中山陵、总统府,以及明长城、夫子庙、明孝陵,与古今交融让我记忆深刻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三天的时间实在太短暂,匆匆一瞥更是难以尽览六朝古都之风华,余兴所至赋小诗一首以记之:</p><p class="ql-block">君赞金陵思古都,吾念南京乡意浓。中山陵上绿荫在,总统府内无苍松。秦淮河畔灯火明,夫子庙前路人同。王朝六代今何在,故国神游笑谈中。</p> <p class="ql-block">为方便欣赏秦淮河夜景,我们选择了住在夫子庙景区内的酒店,虽然价格有点小贵,但晚上出门便可观赏热闹的秦淮河畔夜景,清晨起床就能游览幽静的夫子庙前古街,这种感觉真的很好!</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她像一条明亮的丝带,穿越在城市的中心,流淌在历史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在秦淮河畔漫步,你可以欣赏到两岸的古建筑、绿树和美丽的花朵,感受到河水的柔美与灵动。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六朝古都的独特魅力,也可以领略到金陵文化的深厚底蕴。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在这里写下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著名诗作。</p><p class="ql-block">秦淮河上,一条条游船在水中荡漾穿行,河中水波荡漾,倒映着古城的繁华。沿岸的古建筑、寺庙、桥梁等人文景观,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乌衣巷</p><p class="ql-block">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因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由此得名。而让乌衣巷能够名声大噪家喻户晓,却是因为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著名的诗作《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997年秦淮区政府在原址附近恢复了乌衣巷,挖掘、展示乌衣巷源远流长的历史,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故居纪念馆。历经千年的沧桑,如今的乌衣巷虽已不复昔日的繁华,没有了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但众多游人仍慕名而来,探访王、谢华堂的昔日留痕。</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与乌衣巷仅一墙之隔,在我们所住酒店的二楼即可俯拍的乌衣巷全景。</p> <p class="ql-block">晚上是夫子庙景区秦淮河两岸最热闹的时刻,青石板铺就的石巷中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用人头攒动来形容毫不为过。石巷路两边店铺林立灯火通明,店内买卖两旺生意极好。大多饭店坐无虚席,网红名小吃铺前也排着贪吃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畔五彩的灯光璀璨倒映在水中,河面上游船在水中不紧不慢的游荡,形成了一道美艳的彩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老门东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气息而又十分接地气的地方。因为我们是晚上去的,所以未能游览这里众多的人文古迹,只是在小吃一条街品尝了一下了丰富多彩的各种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南京总统府建筑群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之后,总统府一直作为政府机关办公场所。1998年南京市政府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2003年总统府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了南京市的主要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廊上牌匾的“天下为公”四字为孙中山先生亲手书写</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景区内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拍照合影的这个院子,1928年至1937年曾经是国民政府行政院,与国民政府总统府有后门相通。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在玄武区东箭道十九号,与原国民政府行政院(那时这里是父亲所在部队机关所在地)很近,我们经常到这里玩耍。六十多年过去,这里经过多次改造改建,周围已面貌皆非,被时光刻上了新的印痕,所以我们的“故居”,早已不复存在。无奈之下只能从儿时记忆中寻找当年“东箭道十九号”的影子,在这同是东箭道十九号的“行政院”草地上里留下一张合影,了却我们寻访故里的心愿和心灵寄托。</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石墙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p> <p class="ql-block">金秋时节的明孝陵是石象路最美的时候,虽然拥挤的游人稍许打扰了我的游览雅兴,但行走在这青石板铺就的古路上,能观赏到厚重的历史遗迹与斑斓的秋色美景,品味历史气息与现代景观的有机交融,感觉还是很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凝望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梦回千古兴衰</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2号门前,燕雀湖畔的水杉林,仿佛打翻了的色彩盘,五彩斑斓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梧桐大道,路边近百年树龄的梧桐树高大挺拔,树上金黄色的枝叶仿佛一顶顶皇盖,为人们遮挡着烈日的灼热。</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依山而建,背拥青嶂,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建筑,是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庄严肃穆、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陵“。</p> <p class="ql-block">牛首山其得名于山顶形似牛首的奇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牛首山是佛教南宗“牛头宗”的发祥地,唐代贞观年间,法融禅师在牛首山南的祖堂山修行得道,创立“牛头宗”,佛书称为“江表牛头”。</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是牛首山精华所在,是集无数佛学家、建筑师和艺术家智慧打造的佛教文化艺术精品。据说是花费了40多亿巨资在一个废弃的大矿坑上打造的,其构思之奇妙,设计之精美,建筑之绚丽,装修之豪华堪称为佛教建筑中之一绝,完全颠覆了我对佛教建筑的认知,绝对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大概这也是无数游人不管是否信奉佛教,都愿来此一睹牛顶宫耀眼炫目的容颜,并在此打卡留下永久记念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的外部空间分为大穹顶、小穹顶和佛顶摩崖三大部分。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既与牛首东峰呼应,又覆盖在地宫小穹顶之上,象征佛祖无量加持。小穹顶整体犹如佛祖发髻(游人多称之为榴莲),单个为双手合十造型,寓意千万信众对佛祖供养。</p> <p class="ql-block">被称之为袈裟的大穹顶,与水中倒影辉映,真的很美。</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禅境大观入口处镶嵌了《灵山胜会经变图》壁画,约2米高,5米宽。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壁画,它全部是用珍贵的天然玉石,将寿山石、青田石、汉白玉、蓝田玉等二十余种玉石的自然颜色进行搭配,通过艺术大师精心的雕琢制做的,有一百多位神态造型各异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内部空间共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由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大空间构成。禅境大观是整个佛顶宫的核心部分,它以现代的艺术手法将佛教文化和禅宗精神融合在一起,为游人呈现出一幅禅意浓厚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舍利大殿是供奉佛祖舍利的地方,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是佛教信众瞻礼参拜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走进禅境大观,一座巨大的卧佛佛像映入眼帘。这座可以360度旋转的卧佛坐落在整个禅境大观的中心,全长为七点五米,采用不锈钢铸造,表皮是仿汉白玉原料,看起来十分恢宏。卧佛的造型是借鉴于敦煌莫高窟158号窟中的卧佛塑像及其比例而建造,佛像的面容庄严而慈祥,远远望去仿佛进入了佛教聖境,感受到佛祖的博大厚爱。</p> <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佛顶宫是一座集佛教、建筑、绘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宫殿,其色彩之炫丽,设计之巧妙,搭配之和谐,均堪称杰作,是我见过的最独特最华丽最艺术的佛教宫殿。</p> <p class="ql-block">栖霞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其中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山。</p> <p class="ql-block">栖霞山素有“六朝胜迹”之称,在明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故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据说金陵自古以来就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栖霞枫叶是栖霞山吸引游人的主要景致,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可惜我们来的稍微早了些,只有少数枫叶变了颜色。</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是南京唯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其建造年代早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7年,晚于山西大同云风石窟31年。千佛岩现存石窟佛龛200多个,石像500余尊。1500多年来,千佛岩石窟佛龛佛像历经沧桑,曾遭受多次人为破坏,历代屡有增补和修葺。千佛岩上题刻很多,历代文人墨客游历栖霞山,赏景拜佛,留下不 少动情的诗篇。更有将诗或题名镌刻在山岩上、佛龛上、石碑上,为后人留下宝贵 的墨迹。</p> <p class="ql-block">栖霞山是我们在南京游玩的最后的一个景点。短短三天匆匆忙忙,怀着眷念不舍的心情驾车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一扬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