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真好 读余华《在雨中呼喊》

Melquiades·透网金鳞

<p class="ql-block">蔡琴在《六月的茉莉花》中有一段娓娓道来的读白:“那时我是全镇上最漂亮的女孩子,还记得从六月的第一天开始, 每天早晨 我都会在门口的石阶上发现一朵白色的茉莉花, 我从来都没有去问过,究竟是谁放的, 白色茉莉花......”</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漂不漂亮,年轻怎么拍都好看,人家正值青春年少,年轻就是财富,年轻就是漂亮,她们都很富有。相比之下我们却是垂垂老矣,人家人生是向上行走的,我们却是向下行走的,且行将就木,好不忧伤。</p><p class="ql-block">可我们曾经年轻过,那时的我们还未经历社会的毒打,还是一个个青涩的懵懂少年,还生出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梦想,如今我们梦想去哪里了?</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感到每一条路都无比漫长,从巷尾到巷口都仿佛走不到尽头,跟在大人后面都要一路小跑,长大以后却觉得每一条路都是那么短暂,时间也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抓住,是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热情奔放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在看余华的《在雨中呼喊》,里面有一大一大段是描写的青春期故事的,那时荷尔蒙旺盛而混乱,有对邻家女孩的懵懂欲望,对井边打水时长长的大辫子和丰满的乳房遐想;苏杭偷家里的书去学校,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女性的精装图片,少年对性的冲动。</p><p class="ql-block">苏宇因生理欲望带来的压力,在性冲动下强行抱住了少妇,被抓去游街劳教,在一个忧郁的早晨死去。</p><p class="ql-block">成长的烦恼和青春的困惑,大人们却对这一切都闭口不谈,仿佛青春是一种禁忌,只有自己才能默默经历承受并幸存下来。他们高喊纯洁的口号,用虚假的道德把世界粉饰得仿佛一尘不染的不堪,对孩子们真实的探求,他们却回以冷漠的忽视,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样肮脏而混乱世界里长大。</p><p class="ql-block">孙光林在家一直是个多余的人,自小就缺失关爱,六岁被人领养,十二岁后又独自一人回到南门,回到了贫困的家中,经历少年维特的烦恼的青春期。</p><p class="ql-block">当然我还是觉得《雨中的呼喊》无法超越《活着》,但他从人欲的角度解剖了人性的丑恶,让我们了解这世界的底层逻辑。</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余华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土地上而是生活在时间里。”</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p><p class="ql-block">“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p><p class="ql-block">“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