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芒

李国敏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p><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的精神,构建“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城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6月14日上午,应县教育局邀请陕西步谦文化范聪敏讲师来我校做了关于“树立新型大语文观,做新时代智慧型教师”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范聪敏,榆林市国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陕西步谦文化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传统文化讲师。 2014年,她结缘儿童读经教育,孕育读经宝宝,创办步谦学堂。在胎早教及儿童经典诵读方面经验丰富,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的践行者。</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由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侯礼恒主持。他指出:语文是母语,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因此,传统文化是语文和语文教育的根基,是语文、语文教育的沃土;语文和语文教育离开了传统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也就意味着,教语文,我们要始终把语文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认识语文、理解语文、把握语文、教学语文,从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语文教育的养分。唯有这样,语文教育才有“源头活水”,才有语文味,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目标。</p> <p class="ql-block">  讲座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p><p class="ql-block"> 一、经典诵读的基本理念</p><p class="ql-block"> 二、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三、经典诵读的落地实操</p> <p class="ql-block">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充实自己和提升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教育者,应当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把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努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的点点滴滴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所谓“经典诵读”,即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澄澈的年龄段通过诵读经典,滋养灵魂,以达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的三大内容:识字、阅读与写作。今天的孩子不喜欢阅读,不是“不为也”,而是“不能为也”。因为识字量不够,阅读困难,所以阅读量上不去。阅读量上不去,就没有大量的输入,何来的输出?范老师强调,小学阶段孩子年龄小,记性好,先输入。方法很简单,就一个字:读。老老实实读,从读《论语》开始。</p> <p class="ql-block">  孩子能不能读得好,取决于孩子是否聪明。孩子的聪明取决于脑神经是否发达。范老师指出读书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可以促进脑回路发育,大脑接受到外界的信息刺激后,这些信息被输入,对脑神经有一个刺激,脑神经被刺激,被激活,被全部调动起来,所以读书可以让一个孩子聪明。</p> <p class="ql-block">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它烂熟于心,与生命成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智慧是研究生命的学问,是为知识把握方向的。</p> <p class="ql-block">  时间飞逝中,讲座接近了尾声。范老师诗意盎然的讲解让老师们如沐春风。老师们专心听、虚心学、认真记!整个讲座精彩纷呈、掌声不断,三个多小时的学习,大家沉浸其中,意犹未尽之余,又留下了无尽的深思!</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校吴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她说,我们有幸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有幸聆听了范老师的这节课。从今天开始,从当下开始,我们要升起使命感:社会、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里,输入给我们, 六年后,我们将会输出一个怎样的孩子?能否为国家、为社会输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怀家国天下”的“大写的人”。希望老师们都能积极思考,主动作为起来,不辱使命,成为新型的、智慧型的老师。</p>

语文

文化

传统

教育

诵读

老师

经典

孩子

教学

步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