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衍锋 <p class="ql-block">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15.35》)</p><p class="ql-block"> 杨伯峻解释孔子说:“百姓需要仁德,更急于需要水火。往水火里去,我看见因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践履仁德因而死了的。”</p><p class="ql-block"> 钱穆先生解释孔子說:“人生有賴於仁,尤甚其有賴於水火。吾只見蹈火蹈水而死了的,沒見蹈仁而死的呀!”</p> <p class="ql-block">详解:</p><p class="ql-block"> 周朝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一直到公元前256年,持续了800年。是什么原因使它保持这么长的时间呢?其中,坚持仁政是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周朝的稅率只有10%,加上当时崇尚仁德,反对戰争,因而处于长期和平状态。</p><p class="ql-block"> 在和平环境下,民众安居乐业,全力生产,物质丰富,带来市场繁荣,同时促进了文学、哲学、科学的兴起。</p> <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周朝再长,也有结束的时候。孔子刚好面临着周朝开始解体的时代,仁政也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呈现在孔子眼前的景象是一片混乱:礼崩乐坏,戰火不绝,各國統治者窮兵黷武。為了應付戰争,稅率已经超过30%。</p><p class="ql-block"> 民众既要生产,又要打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p> <p class="ql-block"> 孔子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在回答卫灵公关于仁政问题时说的话,所以这里的仁是特指仁政。</p><p class="ql-block"> 在仁政缺失的情况下,才显得仁政的重要性。杨钱二师都没有说到要害。按照二位老师的解释,孔子说的是一般仁德,并不关心民众疾苦,。</p><p class="ql-block">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孔子和卫灵公讨论國家政治。一开始,孔子就以水火的重要性来比喻仁政,说明仁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p><p class="ql-block"> ——民:民众。之于:对于,联系下文,包含有需要的意思。仁:仁政,与卫灵公谈论國家政治,自然是仁政了。水火:日常生活用的水和火。甚于水火:比水和火更重要、急切。这里的水火,是日常生活用的“水火”,是人类可以控制的。</p> <p class="ql-block"> ——要施仁政,必然要降低稅率,这就触动了卫灵公的奶酪。卫灵公听到这里脸上显出犹疑和畏难的表情。于是,孔子又将实施仁政的安全性与置身水火的危险性区别开来。</p><p class="ql-block">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p><p class="ql-block"> ——是“吾见蹈水火而死者矣”的倒装句式,这里的水火,是指自然界野性的水和火。吾:我。见:看见。蹈:践踏,置身。而:连词,表示因果关系。死:死亡。者:的人。</p> <p class="ql-block"> ——根据前文,此句将“水火”放在前面,一方面强调施仁政解决民众生活用的“水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隐喻如果不施仁政而行暴政的话,民众的不满情绪就会演变成野性的水火,而陷于野性的水火是要死人的。</p><p class="ql-block">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p> <p class="ql-block"> ——未:没有。蹈仁:践行仁政。</p><p class="ql-block"> ——施仁政犹如满足民众日常生活对水火的需求,而不是陷于野性的水火之中,此水火非彼“水火”。</p><p class="ql-block"> 本章孔学通过论证仁政的重要性和践行仁政的安全性——仁民水火。</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现在民众对于仁政的需要,远远超过了日常生活中的水火。我曾经看见有人因陷于野性水火中而死去,但从来没有看到过因践行仁政而死掉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侯歌阅后感:当今世局,战火燎原,前有恶螺丝不顾国家萧条的民生而贸然对乌刻兰的侵略,后有哈玛丝押上巴勒丝坦人民当肉盾,毫无底线丧心病狂地对以色列的突袭,令战争升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多少老百姓及知识分子为支持战争中各自一方而一次次撕裂,对于仁政,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探讨一番。(哈粉及俄粉请勿评论,恐免污了孔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专心撰稿配文,希望古贤思想能让社会暴戾之气有所收敛!更希望各读者支持鼓励,若你生活还算过得去,可否点开文章右下角打赏支持一下,谢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