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驼铃》歌曲背后的历史事件

淯水之子

<p class="ql-block">《梦驼铃》歌曲背后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梦驼铃》</p><p class="ql-block">作曲:谭健常、作词:小轩</p><p class="ql-block">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p><p class="ql-block">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p><p class="ql-block">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p><p class="ql-block">天边归雁披彩霞,乡关在何方。</p><p class="ql-block">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p><p class="ql-block">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p><p class="ql-block">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p><p class="ql-block">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p><p class="ql-block">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p><p class="ql-block">天边归雁披彩霞,乡关在何方。</p><p class="ql-block">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p><p class="ql-block">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p><p class="ql-block">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p><p class="ql-block">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p><p class="ql-block">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p><p class="ql-block">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海棠血泪”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棠血泪”是指外蒙独立。上世纪中国有抱负的政治家,不论是“ 左、中、右”,都对外蒙的独立而抱憾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海棠血泪”的出处:歌曲《梦驼铃》中,有这么一句歌词:“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海棠血泪”的寓意:民国时期的中国地图形似一片海棠,因此也称作是秋海棠地图,面积为1154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外蒙古前后三次宣布独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第一次宣布独立。宣统三年(1911年)7月,外蒙古独立首倡者土谢图汗部亲王杭达多尔济率团出访俄国,得到俄国军事支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朝统治逐渐瓦解,杭达多尔济等人认为时机成熟。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登基,自称“日光皇帝”,年号共戴。此独立未被当时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第二次宣布独立。1919年牧民出身的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寻求共产国际的帮助建立独立的蒙古国。1920年在列宁的帮助下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组建了蒙古的共产党,即蒙古人民革命党。1921年,苏俄红军以清剿白俄匪军为由,侵入中国外蒙,击败中国驻军,扶持外蒙独立,但未获中国和国际承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正式独立。1945年2月11日,美国、英国、苏联三国达成《雅尔塔协定》,美、英为了促使苏联早日出兵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同意在远东划分势力范围时照顾苏联的利益,在协定中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而中国国民党政府,为了在战后依靠美国援助控制全中国,在美国的说服下,8月14日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互换了关于外蒙古问题的照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声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的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之独立。1945年10月20日,蒙古举行了全民投票,国名党政府派人进行观察,参加投票的98.4%的选民一致拥护蒙古独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5日,国民党政府正式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主权。中国的版图一下子少了156.65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释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曾三次要挽留的国家,却一意孤行坚持独立,如今成三流国家,“那是一段无奈又永痛的历史,勿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拓展资料:《梦驼铃》是台湾谭著名音乐人谭健常作曲,谭健常的夫人小轩作词,陈志远编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在华人世界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由小轩作词,谭健常作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创作于1982年。《梦驼铃》的歌词表达了对国家的感怀,比较古典化,颇有历史沧桑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歌曲由歌手高胜美于1982年首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3年12月1日,张明敏翻唱此曲并收录于专辑《我们拥有个名字-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4年3月1日出现在费玉清的专辑《梦驼铃》中,该歌曲在中国台湾龙虎榜上共获得13周冠军纪录,费玉清因此专辑获得中国台湾新闻局颁发“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自此被誉为“金钟歌王”,是其歌唱生涯的鼎盛之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7年1月1日,高胜美翻唱此曲并收录于《雷射金曲(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