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吐灰现象的原因

浅草幽幽*传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古玉是历史文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出土玉器是我们探索古老文明和文化的必要证据,在华夏文明之中,其中的玉文化可以说是各个时代的文明符号,在很多的玉器形态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当时社会人民欣赏以及人文生活的一些习惯,从而对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而做为喜欢收藏古玉的朋友来说,这些出土的古玉,是用来把玩佩戴的绝佳物品,尤其是高古玉器,神秘的器型,神秘的纹饰,还有盘玩过程中玉质包浆和沁色的变化,使很多喜欢收藏古玉的朋友非常喜爱,每一块精美的古玉之中的沁色包浆都代表着历史年份变化下,玉器在漫长的岁月中,在地下土壤侵蚀之中的沧桑,历经了几百或者几千年的沉沦,在收藏爱好者的手中,经过长时间盘玩,玉器之中的沁色,仿佛在诉说着曾经被埋藏的岁月之中的每一个时间段的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在收藏爱好者盘玩这些出土的高古玉器过程中,有很多的高古玉器会出现吐灰现象,也就是说一块古玉在盘玩一段时候,本身已经开始变得非常的油润,早就已经脱离了刚出土时候干涩的状态,但是在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在玉器的表面会出现灰白色的一层钙化物质,这层物质会大大的影响到玉器的油润度和欣赏性,而再经过盘玩一段时间,这层物质又会消失,对于如此反复出现的现象被称为老玉吐灰现象,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不要奇怪,因为古玉在土壤之中经历了几百几千年的侵蚀,在玉器的内部沁入了大量的盐碱钙等成分,这些成分逐渐的沁入到玉器内部,在经过盘玩以后,短时间并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而放置一段时间以后,没有了人体汗液油脂的滋润,在空气之中就会逐渐地渗透到玉器表面形成灰白色的碱皮状态,就是我们看到的古玉吐灰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对于能够出现吐灰现象的古玉,那么其本身的历史年份和埋藏时间一定非常的久远,埋藏时间短的玉器表面很少会出现吐灰现象,而高古玉是出现吐灰现象最为常见的古玉,因为其历史年份久远,再加上当时对于玉质的要求不是很高,大多数高古玉器采用的玉料玉质结构都比较的松软,玉质内部结构比较的松散,更容易被侵蚀,而玉质结构比较紧密的玉器,很少会出现吐灰现象,比如质地非常好的和田玉,或者是河磨玉等,由于内部结构比较紧密,本身玉石结构中缝隙很小,是很难被侵蚀的,更不要说吐灰现象,对于古玉的各种非常识的表现,很多时候是我们难以捉摸的,在盘玩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奇怪的现象,都是很正常的,也许这也正是对古玉盘玩过程中最大的乐趣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图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