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得1972年7月的一个周末休息,我和战友苏建军、李晓宁相约,从四中队机库边的一个铁丝网豁口出去,到北边大潮口湾海边游玩,那里也是我们的海训场。返回时,跨过一片高粱地边的排水沟时,听到“哗啦”一声水花响,回头一看,是一棵倒伏在水沟中的高粱穗,觅食小鱼受惊发出的声音。我们三人一看水沟不宽,水也不深,清一色的鲫鱼来回穿梭,在水中留下一串串涟漪。苏建军说不会是附近生产队里养的鱼吧,我说海边人不吃淡水鱼,我姥姥家就是海边的,嫌鱼有泥腥味不吃。我们仨童心未泯,挽起裤腿,搬土块,用手挖出湿泥,在水中垒了两道土坝,脱下军帽当舀水的工具,干了半天,工具不顺手,收效甚微,李晓宁说咱们把水搅混了,浑水摸鱼。我们三人一阵子搅和,混浊的泥水呛得鱼都露出头来,我们一抓一个准。鱼抓了不少,没有东西盛,苏建军让我脱下裤子装鱼,还说我年龄小不要紧,我没同意,最后我们三人解下鞋带,捡了些个大的鱼穿起来,拎着回营房。走到中队食堂前,正赶上排队吃午饭,中队长王学俊一看我们挽着裤腿,军装粘着泥巴,手里拎着鱼,以为我们违反部队纪律,脸一耷拉,一口武进腔质问那里搞来的鱼,我们忙解释说是从水沟里摸的,中队长脸色才好看了,把鱼交给了炊事班。中队长又过来问了问我们摸鱼的地方,鱼的数量,听的他两眼放光,连连说好。</p><p class="ql-block"> 很快又到周末,中队长亲自组织带领10多个会摸鱼的战友,扛着锨挑着桶,苏建军和我带路,这次人多,工具顺手,很快抓满了三大桶鱼,大家一路挑着抬着鱼,兴高采烈地往回走,路过四中队,他们看着眼馋,反复向我们打听地方。回到中队食堂,中队长让人推过磅秤,叫来伙食管理员,把鱼过秤后卖给食堂,现金收入归中队革命军人委员会,我想中队长真会精打细算。摸来的鱼,炊事班煎、炸、溜、烹,全中队尽享美味佳肴,大快朵颐。</p><p class="ql-block"> 四中队看见我们中队抓鱼后,也组织去抓,他们机械设备工具全,抓得多吃不完,就派人换上便衣到土城子集市上卖,不巧被师政治部一位副主任发现,人弄到师里,让中队干部去领人,还被点名批评,割了资本主义尾巴。晚点名时,看着中队长笑眯眯的脸,他不仅精打细算,也算是老谋深算(中队长当时不老),我们中队抓鱼,干部战士尽享美食,革委会增加收入,两全其美。四中队运气不佳,抓鱼卖鱼被点名批评,有点得不偿失。</p><p class="ql-block"> 离别当兵的第二故乡,岁月就在弹指间倏尔而逝。我们总是经历的太快,领悟的太晚,现在想想还是挺敬佩我们中队长的,同样的事情,他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旅顺大潮口湾:大潮口是因为每年秋季北海有大潮,因此得名大潮口。大潮口海水浴场,现在也是当地有名的海滨浴场。</p> <p class="ql-block">1972年在土城子。</p> <p class="ql-block"> 鲫鱼,杂食性鱼类,几乎遍于江河、湖泊、池塘、沟渠、沼泽和水草丛生的大小水体中。</p><p class="ql-block"> 题图照片旅顺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