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一)

玢希

<p class="ql-block"><b>  历代帝王庙也称帝王庙,是明清时期祭祀中华炎黄祖先和历代帝王、功臣名将的皇家庙宇。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其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历代帝王庙,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寺内建筑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琉璃影壁、木牌楼(已拆)、大门、钟楼、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等建筑,两侧建有配殿。景德崇圣殿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其规格仅次于故宫太和殿。殿内原有十一会供历代帝王牌位。月台两侧各有碑亭一座,大殿两侧的两座碑亭内立有雍正、乾隆皇帝御制碑各一座。东路为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等。西路主要为承祭官置斋所配房。历代帝王庙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专门祭祀历代帝王的庙宇。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而且也体现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的历史特点。此外,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封建典章制度具有较高的文物历史价值。</b></p><p class="ql-block"><b> 1979年,历代帝王庙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历代帝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明嘉靖十年(1531年)历代帝王庙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b></p><p class="ql-block"><b>明嘉靖九年(1530年),历代帝王庙改建。</b></p><p class="ql-block"><b>清雍正七年(1729年),历代帝王庙重修。</b></p><p class="ql-block"><b>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历代帝王庙大修</b></p><p class="ql-block"><b>时,将景德崇圣殿殿顶的绿琉璃瓦易为黄琉璃瓦,并在碑亭内立碑。</b></p><p class="ql-block"><b>民国时期,祀典遂废,历代帝王庙改由中华教育促进会及幼稚女子师范学校等单位使</b></p><p class="ql-block"><b>用。</b></p><p class="ql-block"><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代帝王庙由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使用。</b></p><p class="ql-block"><b>1954年,历代帝王庙门前的两座“景德街”牌楼和三道汉白玉石桥在拓宽阜成门内大街时被拆除。</b></p> <p class="ql-block"><b>  北京有九坛八庙,指的是京城九坛和京华八庙。</b></p><p class="ql-block"><b>九坛,即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诸坛,这些都是明清帝、后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八庙系指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b></p><p class="ql-block"><b>历代帝王庙就属于八庙之一。它的经历也很坎坷,曾经还作为中学使用,经过复原和修缮,2022年才重新开放。</b></p><p class="ql-block"><b>历代帝王庙有四座御碑亭,分别设在主殿的正东和正西、西南和东南,碑亭重檐歇山顶,石碑雕刻精美,全部是海水江崖石雕地面。</b></p><p class="ql-block"><b>东南碑亭建于雍正年间,是一座雍正乾隆父子碑通高7.53米,阳面刻有雍正(1733)《历代帝王庙碑文》满汉合文;阴面刻有乾隆五十年 (1785)《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碑文,汉字。</b></p><p class="ql-block"><b>另外三座均为乾隆碑,正东为乾隆五十年《祭历代帝王庙礼成记》驮身庞大,碑首雕刻有龙首。</b></p><p class="ql-block"><b>西南是乾隆二十九年(1724)《重修历代帝王庙碑》。正西则是一座乾隆五十二年的无字碑,高7.83米,是最大的一个碑,碑首也有个大龙头,看起来非常威猛。</b></p> <p class="ql-block"><b>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崇祀历代开业帝王和历代开国功臣的场所,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b></p><p class="ql-block"><b>博物馆中的“三皇五帝与百家姓”展览从“三皇五帝”的独特视角切入,揭秘姓氏与中华人文始祖之间的关系,介绍姓氏在中华民族交汇融合中起到的凝聚作用,利用图示化、数字化的展现形式与观众分享历史上经典的家规、家训及家风典故。</b></p><p class="ql-block"><b>目前,该展览VR全景展厅已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这是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首次将实景展厅搬上云端。</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俗,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被历代帝王所敬仰。而之后历代的帝王,也成为后代帝王借鉴和效仿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历代帝王庙现在成为中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重要的政治地位和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北京三大庙宇。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原址为保安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乾隆帝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经过几次调整,最后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民国后祭祀停止,这里被教育部门使用,直到2006年,最后一所中学迁出,重新维修建成了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对公众开放。</b></p><p class="ql-block"><b>历代帝王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皇家级的建筑物,整体为一个建筑群,从布局分布上设计有中轴线,几座最高等级的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从南到北分别为:影壁、庙门、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祭器库。</b></p><p class="ql-block"><b>处于布局中心位置的景德崇圣殿是重檐院殿顶式建筑,和太庙一个级别,无论是形制上,还是在柱梁、瓦、彩画等方面都显示出皇家建筑的尊贵与气派,是我国古代建筑最高等级。金丝楠木大柱,“金砖"铺地,显得弥足珍贵。殿内供奉着188位中国历代帝王的牌位,以及79位历史名臣,四座御碑亭位于崇圣殿两侧。</b></p><p class="ql-block"><b>主体建筑景德崇圣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虎殿顶,黄色琉璃瓦,金丝楠木柱、地面 金砖、金龙和玺彩绘,为九五之尊的皇家建筑。殿内悬有乾隆帝的御联和匾,匾上有“报功观德”4个字。殿内分七个神龛位,供奉三皇五帝、历代帝王188人的牌位。正殿建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前有月台。东西、南三个方向有石护栏。台基南面三出陛,东西各出一陛。</b></p><p class="ql-block"><b>东西配殿原分别供奉40和39座历史上文臣武将的排位,现在是展览图片,对这些人物的介绍。为什么武将是39位,据说是因为帝王庙里给关羽单设立了关公庙的缘故。</b></p><p class="ql-block"><b>在神厨院开办有《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览以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项、帝兽、尧帝舜帝这八位古帝为主线,展陈由他们衍生出来的100个姓氏,可以对照着找一下,您的姓氏出自何方。</b></p><p class="ql-block"><b> 进门后东西各有一个院子,东院是神库、神厨、宰牲亭和古井亭,这里主要是屠宰加工祭祀供品,以及存放祭祀时工具的地方。西院在明代时是空地清朝乾隆年间建成关帝庙。院内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院里东向建有乐舞执事房五间,西侧北向建有典手房三间。北部也有东西两个小院。西院南进门后东西各有一个院子,东院是神库、神厨、宰牲亭和古井亭,这里主要是屠宰加工祭祀供品,以及存放祭祀时工具的地方。西院在明代时是空地清朝乾隆年间建成关帝庙。院内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院里东向建有乐舞执事房五间,西侧北向建有典手房三间。北部也有东西两个小院。西院南向建有遣官房三间,西侧建有斋宿房五间。东院建有关帝庙一座,西侧建有祭器库五间。</b></p> <p class="ql-block"><b>  影壁、下马碑:在庙门外的红色大影壁,才是帝王庙最南端的建筑,长达32米。庙门两侧还各有一座。下马碑,用了六种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8个大字。</b></p><p class="ql-block"><b> 景德崇圣殿:帝王庙里最核心的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象征着帝王家的九五之尊,黄琉璃瓦重檐底殿顶、金龙和玺彩画,殿前宽敞的月台。殿内有60根金丝楠木大柱,头顶的天花是旋子彩画,脚下的地面铺满了金砖,这些都与故宫乾清宫的装饰构件同一级别。</b></p><p class="ql-block"><b> 大殿的神龛内,摆放的就是188位皇帝的红色牌位,按照朝代划分,分别摆放在7个龛内。最中间的是三皇:伏羲,神农和黄帝,还有五帝:少昊,颛项,帝兽,尧,舜。</b></p><p class="ql-block"><b> 御碑亭:在大殿两侧还有4座御碑亭,除了东南角的这座是雍正皇帝修建的之外,其余3个都是乾隆皇帝所立的,每座都非常的高大,记录着重修殿宇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b> 东西配殿:祭祀历代的文臣武将的地方,东配殿有40人,西配殿有39人,再加上关帝庙里的关羽,共是80位名臣,包括诸葛亮、赵云、狄仁杰、司马光、岳飞、文天祥等等。</b></p><p class="ql-block"><b> 历代帝王庙游客不多,可以安安静静地欣赏和感受。可以在殿内的常设展览中了解历代帝王庙的发展历史和关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介绍,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触摸历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