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每一段研究都是新的启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每一段历练都是新的探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更好地领会和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淮(2022 年版)》,提高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将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在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秋季,仙桃小学满庭春校区持续推出“诵读新课标 把握新方向”课标朗读活动。接下来由我来领读<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综合实践与实践》</span>部分。</p> 领诵人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窦元芳,女,2021年参加工作,湖北省仙桃市仙桃小学满庭春校区数学教师。始终认为教书育人,不仅是在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温暖。一个有温度的老师,会用心去关爱孩子,带给孩子心灵的安全感;会用心做事,传道解惑;会用情育人,润物无声。</p> <p class="ql-block">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之一。《2022 年版课标》在《2011 年版课标》基础上,对“综合与实践”领域做了较大调整。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被纳入“综合与实践”领域中,加强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能力。</p> 诵读内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生将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span>和<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项目学习</span>等。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第三学段可适当采用项目式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题活动分为两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类,<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span>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感悟知识的意义,主要涉及量、方向与位置、负数等知识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类,<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span>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将面对现实的背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点,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下面三个学段的表述中,为了便于理解,分别列举了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的名称及具体活动内容,仅供参考。在教材编写或教学设计时,可以使用不同的主题名称,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但要关注主题内容的选取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达到主题活动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p> 第一学段(1~2年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内容要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涉及“认识货币单位,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等知识的学习,关注幼小衔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1: 数学游戏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具体情境中,回顾自己在学前阶段经历的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唤起数学学习感性认识和学习经验的记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尝试运用与数学学习相关的词语,逐步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例47)。</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2: 欢乐购物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解货币的意义,具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初步的金融素养(例48)。</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3: 时间在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分、秒,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述说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意义,懂得遵守时间(例49)。</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4: 我的教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例 50)。</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5: 身体上的尺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运用学过的测量长度的知识,发现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长度”;利用这些“长度”作为单位,测量空间或其他物体,积累测量经验,发展量感(例5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6: 数学连环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记录自己的经历,或述说一个含有数学知识的小故事,表达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52)</p> 第二学段(3、4年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1: 年、月、日的秘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道24时记时法;认识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初步的应用意识(例 54);了解中国古代如何认识一年四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 55)。</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2: 曹冲称象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曹冲称象"故事为依托,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等量的等量相等(例15),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3: 寻找"宝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了解“几点钟方向”,会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发展空间观念(例56)。</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活动4: 度量衡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道中国在秦朝统一了度量衡,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理解度量衡的意义,知道最初的度量方法都是借助日常用品,加深对量和计量单位的理解,丰富并发展量感(例57)。</p> 我的感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阅读《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我深刻认识到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和普通的数学课比较起来有非常大的不同,在普通的数学课上我们首要任务是学习数学,可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首要任务是<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用数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可以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考虑到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观察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数学活动课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能力,要求他们善于观察事物,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完整地观察事物,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2)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说,在实践操作后,有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主要是因为表达能力欠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见解,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span></p><p class="ql-block">(3)思考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能力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具有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对学生的“终身教育"。</p><p class="ql-block">(4)操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活动课中,让学生通过<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和调查数据、绘制图表</span>等实践活动,学会基本和简单的使用操作技术,为今后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开展活动时,放手让学生自由操作,并得出结论,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记忆,建立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p><p class="ql-block">(5)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数学活动课中,要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只要他们敢想,我就鼓励他们去做,哪怕没有成功,他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经验。尤其对于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学生,老师对他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