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秋老师资料和作品

郭守仁

<p class="ql-block">赵春秋老师资料和他的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赵春秋,艺术硕士、教育学博士,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学部主任、艺术工作室导师,现为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院长,荣宝斋画院名家工作室导师,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艺术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理事,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冰雪画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华书画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时晴堂艺术馆艺术总监,多所大学特聘教授。</p><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赵春秋老师绘画修养全面精山水、工花鸟、能人物。</p><p class="ql-block">他经常说毕生只做两件事,一件是画画,一件是教画画。翰墨丹青,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他的精神寄托。</p><p class="ql-block">历经四十年如一日的笔耕墨耘,春秋老师追求诗书画并胜,最终臻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写意”境界,这里笔者聊一聊赵春秋老师的传统山水,管窥蠡测,以期抛砖引玉。</p><p class="ql-block">在赵春秋老师的传统山水中,树、石、云、水、溪、桥、涧、泉、屋,无不贯注、凝聚深深的情感。天际归舟,云中江树;深山结庐,草堂读书;溪桥闲话,山径寻诗;翠谷丹枫,夹岸花树;烟水垂钓,竹林听泉。</p><p class="ql-block">他通过对这些传统题材的描绘,表达对回归精神家园的渴望,流露“久在藩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悦,传递对简约、平淡、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赵春秋老师传统山水画作,无论是大幅巨制还是尺幅小品,都能看出他对宋人丘壑、元人笔墨、唐人气韵的执着追求,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名家的影子,如李成、郭熙、范宽、马远、夏圭、黄公望、王蒙、倪瓒、戴进、沈周、蓝瑛、弘仁等。赵春秋老师将这些宋、元、明、清山水大师的技法融会贯通,师古不泥,承古开今,借古人前贤笔墨,润胸中丘壑,写出山水大美与人文内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赵春秋老师在传统绘画基础上,积极开拓,独创了一些列的冰雪画技法,为书画界所称道。赵春秋老师也被誉为雪地皴创始人。</p><p class="ql-block">赵春秋 《江山胜览》 人民大会堂收藏陈列(2013年)</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老师坚持“笔墨精进”,持之以恒修炼不辍,以技进道,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笔墨技艺,一是从古人前贤学得,一是从自然造化悟得。学前人先潜心一家,又转益多师,再融为一炉;悟造化从沉潜一山一水,到广游名山大川,再到“与山川神遇而迹化”“搜尽奇峰打草稿”;最终达到“化古为我”“造化为我”“我用我法”的笔墨技艺境界。其笔墨技法之丰富、技艺之高超,尤其是其独创的雪地皴法的运用达到随心所欲、自然天成的极致境界——“上画天,下画地,中间画空气”。</p><p class="ql-block">在赵春秋老师的传统山水画中,还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画作中,山水树木、亭台楼阁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正是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赵春秋老师的画作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例如这幅《溪山无尽听泉鸣》</p><p class="ql-block">以平易简约的构图、剔透松灵的笔墨表现幽淡雅致的意境。画面近景山岩上面挺立着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松树[社会社会。</p><p class="ql-block">山野松树看似简淡,却静静弥漫着高贵脱俗之气与勃勃生机。幽静的山色被描绘如身临其境,自然环境经过春秋老师的笔墨处理,顿时变成了有机的生命体,彰显出精湛的笔墨功力,闲赏怡情,久赏悦心。</p> <p class="ql-block">再如这幅《山水清音》[胜利] 构景远近虚实相间层次丰富,近景以渴笔,渴墨画出。坚实的峦石上长满苔草,数株松树扎根于硬石之中,姿态各异。树木的枝叶虽不茂密。</p><p class="ql-block">但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屋舍依山临水而建,屋后飞瀑潺潺,远山、云雾虚无缥缈意境幽深。整幅作品设色淡雅,透露出高洁雅趣,凸显超凡脱俗之气,从而看出深厚的绘画造诣[拥抱]</p> <p class="ql-block">还有更多更精彩的山水风景,给大家看下</p> <p class="ql-block">四季山水之江南水乡的山水景色</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赵老师画的山水,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 。</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幅是雪景的 也是非常符合这个冬季。</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五莲山写生 (2022年)💨</p><p class="ql-block">唐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被历代画家奉为圭璧。写生,是画家师造化最直接的途径,画家直接面对自然进行描绘,要“对景”而不“照搬”,在忠实于对象的前提下,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写生作品才能既打动人,又有学术高度,史载荆浩“对景造意”,就是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东北农家写生(2022年)</p><p class="ql-block">很多人把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和写生看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认为写生单纯是为创作收集素材而已,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写生不仅仅是画家深入生活、直面自然、为创作积累素材的过程,同时也是画家研究自然、认识自然、表现自然的过程,是画家寻找自己全新的艺术形式及语言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新疆大海道写生(2022年)</p><p class="ql-block">写生作品的优劣,取决于画家的素养高低,在写生过程中刻意地追求画的像,只会使作品平庸低下。不要试图与照相机争功,要画出自己的感受,画出自己的情感,学会高度概括取舍和归纳组合,在写生过程中不断调整、思考,使其更符合画家的审美需求,调动自己的学养,在写生中发挥、创作。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写生的过程是融入主观意境,借物抒情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芙蓉镇瀑布写生(2022年)</p><p class="ql-block">山水写生中的六远法。宋代郭熙著《林泉高致》,其中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后来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又补充了“阔远”、“迷远”、与“幽远”,与前者合称“六远”。这是山水画透视法的重大发展。</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黄河壶口瀑布写生(2022年)</p><p class="ql-block">写生需要“意在笔先”。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中说:“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美术评论家张彦远更明确指出,“笔墨形似,皆本于立意归乎用笔”,五代山水画大家荆浩也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元代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也说:“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著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用现代文学语言来说,就是要有“主题”</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五莲山写生(2023年)</p><p class="ql-block">“大胆落笔,细心收拾”,是古人重要的创作经验。山水画重气势,如果作画一开始就注意于细部的描绘,谨小慎微,画出来的画就容易气脉不连贯,琐碎涣散而缺乏神彩,所以写生必须要大胆落笔挥写,即使偶尔出现败笔或遗漏,在细心收拾的时候因势利导,说不定还会取得意外的情趣。当章法结构大势确定之后,就要放笔直取,提按顿挫,浓淡干湿,随机而发一气呵成。等大关系画完以后,再细心完善细部,既要有大的气势,又要有真实耐品的细节,力求神完气足。</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菲律宾彩虹谷写生(2023)</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长白山松岭屯写生(2022年)</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川藏线玛嘉沟写生(2022)</p> <p class="ql-block">赵春秋 太行山写生(2019)</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老师讲一下赵老师得冰雪艺术 。大家都知道 赵春秋老师画冰雪是非常厉害的,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发下冰雪山水的创新。</p> <p class="ql-block">通过梳理传统雪景山水画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不难发现,雪景山水画从五代开始已经建构出雪景画最基本的描绘动态和静态的全部技法,而后的雪景画,只是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和表现意境上更为丰富,更加完善 。</p><p class="ql-block">(二)技法上——与传统的优势性结合。</p><p class="ql-block">在技法上创新的当属当代冰雪山水画家于志学,于志学开创了当代冰雪山水的绘画技法的新风气。他用矾水做调剂,开创的“泼白法”“重叠法”“雪皴法”“滴白法”和“排笔法”</p><p class="ql-block">对我国当代冰雪山水创作技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赵春秋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创造出嵌雪法、雾凇法、雪地皴、掏染法等技法,丰富了冰雪画的技法。</p> <p class="ql-block">如何做到创新呢?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p><p class="ql-block">1、师法古人:</p><p class="ql-block">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要系统全面地了解传统雪景山水画发展的脉络,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借鉴其精华,汲取其中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美的要求、符合自我的需要的内容,达到古为我用的目的。</p><p class="ql-block">2、师法造化:</p><p class="ql-block">范中立也曾说:“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反映时代精神,反映自然万物的根本,真实地反映现实,是艺术的生命源泉。一味临摹将走向教条,只有根植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才能创造出更新更好的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3、功夫在画外:</p><p class="ql-block">一个优秀的画家,必然是一个修养全面的画家。根深才能叶茂,水活才能泉清。</p><p class="ql-block">4、法无定法:</p><p class="ql-block">绘画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思想理念,必将影响到艺术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p><p class="ql-block">2023年大师系列福利课!</p><p class="ql-block">周五晚上7点我和赵春秋大师在课堂上等着大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 郭守仁</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 2023.12.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