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

静待花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b></p><p class="ql-block"> 顾明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没有爱就没有教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书育人在细微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生成长在活动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顾明远(2023年教学大师) </span></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9日,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典礼在重庆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荣获本届“教学大师奖”。</p><p class="ql-block"> 第四届教学大师奖颁奖词: </p><p class="ql-block"> 胸襟阔达,鼎新力行。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教育家,是当代中国教育学泰斗。从教七十余年,三尺讲台,四方书斋,便是他一生耕耘的家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他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刻洞察,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更是一名教育“大先生”内心的激荡与责任。 </p><p class="ql-block"> 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鲐背之年的他,仍驱驰向山隅海角,笔耕于月下灯前。他的功业熔铸在中国教育发展的成就和丰碑中,他的风骨影响着无数后生学子,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奋楫扬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01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b></p><p class="ql-block"> 我对生命教育没有研究,但是我觉得,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径。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一要生存,二要繁衍,三要发展。要生存就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要繁衍就要生儿育女;要发展就要教育、学习,把前辈的生产经验、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而这三者也是分不开的,人类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战胜恶劣的环境,获取更好的生存、繁衍的条件。可见教育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通过教育,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历史。因此我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02追求身心的健全发展</b></p><p class="ql-block"> 其实,自古以来的教育家们都是在追求如何使下一代的生命得到更好的发展。虽然东西方的教育理念不同,但其道理是一样的。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东方的孔子、孟子,都追求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但由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一方面教育被历代的统治阶级所利用,一方面被压迫、被统治的阶级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教育的本质被掩盖了,教育成了各种利益集团的工具,忽视了人的生命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03生活即教育</b></p><p class="ql-block"> 及至文艺复兴,批判了神的统治,打破了神权,提倡人权。儿童发展问题逐渐得到教育家、思想家的重视。特别是启蒙思想家如夸美纽斯、卢梭等都关注儿童的自由发展。20世纪以来,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儿童中心主义”,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再一次引起对儿童生命发展教育的关注。陶行知先生从他的老师杜威那里得到启发,在中国创建“生活教育”,并且把老师的教育理念反转过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们两者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关注儿童的生命发展,不过在方法途径上不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04转变教育理念</b></p><p class="ql-block"> 至于“生命教育”的概念是何时、何人最先提出来的,已无从考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如何实施。我觉得,近几年“生命教育”之所以热起来,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弊端实在太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压抑了儿童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不是为发展而学习,每天十几个小时埋头于沉重的作业负担之中,身体健康受到伤害,思想品质得不到提高,学生的生命受到摧残。现在正要再一次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所以有识之士发出“生命教育”的呼声,是很自然的事。</p><p class="ql-block"> 因此,生命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问题,而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生命教育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使我们的孩子幸福生活,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顾明远,男,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一组“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顾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总顾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职务。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担任《比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师教育研究》等杂志主编,《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多家学术期刊学术委员会顾问。曾任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p> <p class="ql-block">▌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