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标标准精神,深化课程教育基础改革,研究语文教学新思路,创新优化新课堂,第二期研读语文新课标分享会如约而至。</h3> <h3> 学思结合促教育,一年级组的曾金霞老师在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学思想及方法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相关侧重点:<br>1.高度重视识字的教学,写好汉字,带入自我审美,结合生活识字。<br>2.阅读教学,低段的学生应重视朗读,读的流利,读的优美。<br>3.口语表达,学会倾听。<br></h3> <h3> 二年级组的王秋玲老师阐述学习新课标,能够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的观点。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的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尊重个体差异。谈及如何做到尊重个体差异,王老师跟我们分享识字教学不能一味的追求传统模式,单一且枯燥,易使学生厌倦,建议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发现,既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使生字教学更加深刻。</h3> <h3> 二年级组的黄婷老师在新课标分享中善于利用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去体现新课标的重要性。提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应注重趣味性,多采用活动与游戏环节,来帮助学生巩固识字与写字。寓教于乐,才能更好提高教学效率。</h3> <h3> 三年级组王雪霄老师“优化语文教学,转变教育方式”这是她学习新课标的最大感悟,把注入式的传统模式变化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既要对学生学习有所引导,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语文教学应以生为本。同时强调背诵的重要性,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h3> <h3> 四年级组邓燕燕老师在研读新课标中着重从阅读和背诵两个方向跟我们分享。<br>1.注重学生的阅读和朗读<br>一个人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就是阅读,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教学中应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发现,发展和奖励学生在阅读中展现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br>2.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背诵<br>纵有千言万语,难敌心中无墨,词不达意。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代表不要求学生背诵。</h3> <h3> 老师们认真聆听,把分享的要点做笔记记录。</h3> <h3> 六年级组郑小欢老师围绕新课标的阅读要求分享心得,语文课程内容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以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展开。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以本学段的文本为例,做总结概括,列举相关实操性建议和侧重点。想法新颖,见解独到。</h3> <h3>钟红姑主任做总结发言:<br> 写字是关键,从低段到高段针对写字要求应逐步提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享受现代化科技的便利,识字量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根据观察,学生的生字间架结构是薄弱项,教学中应该要侧重间架结构的教学。<br>学习课标,要明确课标对学段的要求,做到查漏补缺。</h3> <h3>罗运巍校长做总结发言<br>1.重视语文教学,关注课标进行教学,勿唯“经验”论进行教学。<br>2.教师培养学生,应该具体化,达成什么目标,运用什么方法,结合课标,落到实处。</h3> <h3> 一个人读书是习惯,一群人读书是信念,我们将继续用阅读的方式,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