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知识宣传 <p class="ql-block">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幼有所育的美好愿景正在照进现实。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拟定于2027年创建“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现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知识与大家分享。</p> 问题一 :什么是学前教育? <p class="ql-block"> 学前教育是指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对3至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实施的保育与教育。</p> 问题二 :什么是学前教育普及? <p class="ql-block"> 学前教育普及是确保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为每位幼儿提供享受学前教育的条件。具体表现在:科学优化幼儿园布局,科学测算学位供求,切实满足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p> 问题三:什么是学前教育普惠? <p class="ql-block"> 学前教育普惠是减轻每个家庭学前教育的经济负担。具体表现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由政府控价,减轻普通幼儿家庭经济负担。</p> 问题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 内容有哪些?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表示,在设计督导评估指标和标准时,我们把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与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坚持有据可依,全部指标和标准均来源于《若干意见》和现有政策文件,标准拔高;另一方面坚持“兜底线”“补短板”,健全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学前教育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p><p class="ql-block"> 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情况三大方面,共38条具体评估要点及标准。</p><p class="ql-block"> 政府保障情况主要着眼于政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包括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规范、财政投入到位、收费合理、教师工资待遇有保障、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健全、监管制度比较完善、办园条件合格等。</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情况方面,《办法》提出,要实现县域内85%以上的班额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有关规定;要配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县域内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与在园幼儿总数之比不低于1∶15,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定期注册制度;落实科学保教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保无“小学化”现象、社会认可度等指标和标准。</p> 问题五:什么是小学化?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小学化”顾名思义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等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详细说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p><p class="ql-block"> 教育内容“小学化”</p><p class="ql-block"> 教育形式“小学化”</p><p class="ql-block"> 教育环境“小学化”</p><p class="ql-block"> 评价方式“小学化”</p> 作为家长,如何推进学前教育 普及普惠工作? <p class="ql-block"> 首先家长要重视学前教育,学习科学育儿理念,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尊重和理解幼儿,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成为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其次,提高站位,积极配合幼儿园各项工作。</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普及普惠安全规范的理念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园所管理中去,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