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假如每天慢跑五公里,六分配,就会显得无比轻松,甚至还能享受跑步的乐趣,问题是起跑就是半马打底,当身体跑开之后,瞬间就来到了五分配,甚至六分配,直至精疲力竭。这样跑,说实在的,太累,除了感动自己,它的意义在哪里?我看到身边的朋友贪早摸黑地跑步,整个人显得有些沧桑衰老,甚至眼睛都凹陷了!每一个资深马拉松爱好者差不多都是:身材消瘦,皮肤黝黑,毫无血色,特别显老。他们给我说,这就是自律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即便冬天冷得要死,依然赤膊上阵,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往火箱上靠,接着上传数据,转发朋友圈,以此沾沾自喜。望着她那枯瘦如柴,面黄肌瘦的样子,感觉就像在逃荒,按照现在时髦的话说:运动过量了,依然在拿命撑!一旦把身体里面的子弹拼光了,也就玩完了!凡事过犹而不及,必须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人不是机械,即便是机械也需要保养。望着那些百日百跑,天天鏖战马拉松的伙计,我没法给他们点赞,身体太遭罪了!难道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跑步,是遵照内心的意愿而进行,那些所谓月跑量多少,配速如何,都是扯淡了!人是活的,数据是死的。有时候,状态好,稍微跑得多点;状态差的时候,就不想动,做做核心力量训练,或者骑行、游泳去了!非得要逼着自己去打卡,凑那些所谓的月跑量吗?NO!真正的自律,都是以身体为基准,跑多少,什么配速,心理必须门儿清。动不动就要半马打底,身体也扛不住,它也会抗拒,所以厌跑。我们现在退团了!这无疑是明智之举,因为跑团规定每个月要打卡300公里!不然要写检讨,交罚款。这是哪是锻炼身体,分明就是找那份不自在。说实在的,工作岗位上,都不来这套了!一个跑步健身被这些繁文缛节搞得乱糟糟的,甚是悲哀,退了也好,清净,自在,逍遥。我觉得,跑步的意义是坚持,是开心,是健身,是修身养性,绝不是为了所谓的数据,不惜透支自己的身体,最后得不偿失。</p> <p class="ql-block">有学员给我讲,之所以跑那么多,是因为害怕马拉松没法完赛,骨子里本能地就想多跑,以至于越多越好,后来发现物极必反。控制住自己,不要盲目地堆积跑量,见好就收,就是最完美的。真正的跑步:跑后无明显疲劳,内心充实,到了第二天还想跑,欲望强烈,就是最佳的状态。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不要盲目地训练,要从心出发。</p><p class="ql-block">当身体想训练,而心理排斥训练——可能处于一个疲劳期。</p><p class="ql-block">当身体不能训练,心理积极训练——可能处于一个伤病期。</p><p class="ql-block">当身体和心理都迫切、积极、系统投入训练———这个时间基本都是巅峰期,如果有合适的比赛,PB是没有问题的。</p><p class="ql-block">当身体和心理都排斥训练——要么就是巅峰期后面的调整;要么就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跑者。</p><p class="ql-block">真正的跑者,不是你能跑出多牛的数据,而是注意身体反馈,并及时调整,而不受伤,就是最完美的。说白了!状态好的时候,悠着点儿;状态差的时候,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一定要按下暂停键,能不跑,就不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