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丹坪!

l继荣

<p class="ql-block">丹坪面对的是横山岭</p> <p class="ql-block">表哥家在平乐县二塘镇的丹坪村,表哥姓潘,名照德,是姑爷家的长子。我第一次到丹坪,那是六十多年前,我们三兄弟跟随父亲到丹坪村姑姑,姑爷家拜年,才与表哥相处较多,才知道丹坪。丹坪村四面环山,背靠婆山,左有朝板山,右有独龙山,面对横山岭,婆山高耸雄伟,古木参天,据说阿婆每天在山顶盼望外出的儿子,日复一日,不见儿子归来,随之化为石头。为了纪念阿婆,称之为婆山。</p><p class="ql-block">这是婆山。</p> <p class="ql-block">婆山顶的右边巨石,就是阿婆的化身,前几年,巨石的头部因长年风化,掉下山了,现只剩身子了。</p> <p class="ql-block">丹坪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村,它的行政管辖是平乐县二塘镇,但是离二塘有十多公里,去一趟不容易,而距离恭城县的莲花镇只有几公里,过去要交公粮的年代,丹坪的公粮是交到莲花粮所的,小孩读书,到市场赶圩,文娱活动等,都是在莲花,包括现在,除了不用交公粮外,其他活动一如既往,他们更愿意说自已是莲花老乡,计划经济年代,丹坪在莲花设立办事处,派有常驻代表,协调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我姑爷表哥,一到莲花圩日,就必定要来到我家,一是到圩上买卖东西,再就是要与我父亲喝上几杯水酒,一回忆起这些,表哥动情的说,舅爷最喜欢我这个外甥了。自从我父亲去世,回家的次数少了,与表哥见面的机会少了,一晃又有十几年了。表哥现在怎样了,丹坪有什么变化了?这些思絮,时不时浮现在脑子里。</p><p class="ql-block">正巧,阿钟主席(桂林市某区政协原副主席)到我家喝茶,谈起丹坪往事,阿钟主席与照德表哥住隔壁,还带有亲戚关系,他说,明天他要去平乐祝贺同学荣获全国劳动模范,顺便回趟家,他盛情邀请一起去,这可是个机会,我欣然接受了。</p> <p class="ql-block">阿钟的同学叫姚建荣,平乐工商银行的一个基层业务员,几十年勤勤恳恳,敬敬业业工作,想方设法拓展业务争先创优,不辞辛劳扶贫帮困,身患绝症带病为客户排忧解难等先进事迹,感动了全行,感动了金融糸统,二0二三年一举获得银行系统,金融系统,全国五一奖章三级劳动模范,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阿钟与同学们在平乐相聚予以庆贺。姚建荣心情激动,对同学的心意无比感谢。</p><p class="ql-block">我父亲在一九五八年曾荣获广西省劳动模范(自治区成立前),是我崇敬学习的榜样,我的内心有着尊敬劳摸的情结,心怀对劳模的敬意。因而,对阿钟的邀请,我欣然应允,一起前往对姚建荣获得劳动模范表示祝贺,建荣对我的到来也十分感谢!</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父亲获得劳模时拍的照片。(摄于1958年)</p> <p class="ql-block">在平乐吃过午饭,我们就往丹坪村赶去,实际上,我的心早已飞向丹坪,脑海里不断浮现丹坪的画面,过去那古老的青瓦房,清澈的水井,弯弯的小路,还有那山岭地种的苞谷,木薯,红薯,不规则的田里,小块小块的稻田,不知还是不是这样?这些,更吸引我快一些到达丹坪。</p><p class="ql-block">还好,现在路修好了,半个小时不到,我们的车就从平乐到了进丹坪的路口。阿钟告诉我,过去从国道进丹坪,都是泥巴路,睛天是灰尘满天,雨天路滑泥泞,路窄,弯多,很难走。前几年,他来扶贫,争取资金修好了水泥路,宽敞,平整,几分钟就到了,于是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路上看着满山满岭的柿花树,一片片金黄色的柿花,挂满柿子树技头,长得鲜红鲜红的红柿花,点缀在金黄色的柿子中,更加艳丽夺目,柿花叶开始发黄飘落,给地上铺满了金叶子,与银杏叶又是另外一番景像。我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不断的拍照。我问阿钟,这些柿花都是丹坪的?他说,是的,丹坪不仅仅是只有柿花树,更令你惊喜的还在后面。阿钟的话,把我的味口又吊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沿途都能看到果实累累的柿子。</p> <p class="ql-block">刚到村口,一幢幢别墅一样的新楼房映入眼帘,车子在一排柿饼加工厂前停了下来。我们下了车,阿钟告诉我,这个厂是你表哥家的,思创种养合作社也是你表哥家成立的,你表哥的楼房是村里第一个建的,我们家是笫二个建的,走,先去看表哥。</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表哥家,表哥正蹲在地上刮山薯皮,表哥看到我们,笑得合不拢嘴,说接到电话我就干紧去挖山薯,挖了一大堆,这是表弟最喜欢吃的。表哥乐观的模样都没变,但无情的岁月把我们催苍老了。我感慨的说六十年前表哥带着我们去挖山术,这次来,表哥把山薯挖回来了。那时来,旧房小,很拥挤,现在呢,三层楼的新房,尽是南北通透朝向,十多个房间,住得宽敞了。</p> <p class="ql-block">表哥告诉我们,后面灰色的高楼,是阿钟家的。全村二百多户,户户起了新楼,家家种了果树,收入很可观,少的也有几万元一年,多的几十万元。阿钟前些年争取资金把路修好,生产,销售就如虎添翼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屋刚坐下来,小表侄阿强百忙中从月柿加工厂回来,跟我们打个招呼,倒上茶,照了张像,赶紧又忙去了。坐在我右手边的年青人就是阿强。阿强是很小时见的了,现在成了经济能人,虽然他只有40来岁,但儿子却讨老婆了。表哥自豪的告诉我,孙子17岁了,长得帅,一米七几的个子,讨了个18岁的老婆,他们现在是我儿子媳妇的得力助手,是啊,农村致富靠科技,还要靠人呀。</p> <p class="ql-block">稍事休息,表哥说带我们去走走,看看村里的变化。他首先带我们参观了他们家的柿饼加工厂。加工厂是他儿子与侄子合办的。表哥说,现在柿饼加工不用靠天气了,过去晒柿饼,要看天老爷的脸色,脸色好就放晴出太阳,柿饼就晒得好,色泽鲜艳,香甜可口,就能卖出好价钱,就能赚钱。遇上天老爷翻脸,阴雨连绵,柿饼就容易霉烂,靠打硫磺来防腐,柿饼就不好吃了,也就很难卖出去,就要亏本。现在不用看天老爷的脸色了,你看我们这一厂房的柿子,层层叠叠的,如要找地方晒,可以铺滿整个丹坪,现在一个柿子不用出厂房,就可以成为柿饼,你看多神奇。</p> <p class="ql-block">我非常好奇,问表哥,这怎么做到的呀?表哥说别着急,我一样一样的讲给你们听。表哥指着一架一架刨好皮的柿子,这些柿子刨皮后上架,然后清洗。</p> <p class="ql-block">表哥的媳妇在清洗柿子,表哥说,清洗柿子把表面的浆洗净,使柿子干净卫生更便于烘干。清洗后就先凉干。</p> <p class="ql-block">凉干柿子后就放进烘烤房。这个烘烤房是通过电加热的,一次就可烘烤好几千斤。烘烤使硬邦邦的柿子发软,糖化,烘烤到六七成,就要搬出来滚皮,使柿子光滑光亮,实际上是代替人工最初对柿饼的揑制。然后又放进烘烤房烘烤,烤好后又滚,连续三次,柿饼的初加工就成了。</p><p class="ql-block">这间房子就是烘烤房。</p> <p class="ql-block">这是滚柿子的滚筒。</p> <p class="ql-block">当柿子进行三烘三滚的加工后,柿饼成功了一大半,剩下最后一步就是把柿饼放进冷库冷藏,刚好,我们遇上阿强几兄弟,用手扶拖拉机把柿饼拉进冷库。</p> <p class="ql-block">一筐筐柿饼从手拖卸下来放进冷库。</p> <p class="ql-block">当柿饼还未销售,柿饼在冷库进入第二次加工,起到风干的作用,又起到保管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p> <p class="ql-block">当有人来购买柿饼了,就提前出库,使柿饼经受自然空气的激活,柿饼就起了白霜,葡萄糖就出来了。这时候,柿饼就扬帆起航,走向市场,走向千家万户。柿饼加工厂的使命也就完成了。阿强停下手中的活,跟我们说,这两个月最忙了,吃饭上厕所就要赶时间,挣钱就靠这两个月呀。</p><p class="ql-block">表哥说,让他们忙,我们到山上走走。边走他边说,我们村大大小小这样的厂有五六十家,我们家的厂是最大的,一年下来,我们的柿饼厂收入达二十来万元,小的厂家,也有六七万元。现在家家建有新房,都是住别墅。老房子大都废弃不住了。从表哥的话里,透露出满滿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表哥首先带着我们到了婆山下的婆山岩泉水井,表哥旧房子就在泉水井旁,从后门出来,就是看到这一泉水井,那年父亲带着我们来姑爷家拜年,刚到水井边,正碰上照德表哥带着山薯铲去挖山薯。父亲进屋找姑爷聊天去了,我们跟着表哥上婆山去挖山薯。这种野生的山薯,可是好东西,大补品,用来炖鸡,山薯又粉又香,汤清甜可口。一般是很难吃到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山薯都是在石缝中生长的,挖一根很不容易。表</span>哥可是挖山薯的高手,他懂找苗,又懂山薯的走向。带着我们在山边转了转,很快就找到了苗,挖了起来,一节一节的把山薯从石缝中挖出来,很快就挖了一大堆。我们带着山薯,到水井边刮干净,就拿回家炖鸡了。那天,吃着鸡肉和山薯,喝着鸡汤,感觉真是人间美味,几十年过去了,都还深深地印在脑子里。</p> <p class="ql-block">这个泉水井不用了,是因为开发铅锌矿时,把水源污染了。水很浑浊,不能再作为饮用水了。村里在另一个岩洞的泉水安装了抽水系统,作为全村的自来水饮用水。</p> <p class="ql-block">这是表哥家的旧屋。那时用水很方便,一出门就可以把水挑回来。现在旧房子不用了。</p> <p class="ql-block">从水井出来,我们路过村里的藕塘,莲藕塘长滿了草,莲藕也没有人挖,表哥说,这是我过去承包用来养魚的鱼塘,并在外村承包了几个鱼塘,这样家里的生活才慢慢的好起来。面对着鱼塘,表哥回忆道,以前家里兄弟姐妹多,只是种死地,劳力又少,只有你姑爷一个劳力,家里穷得很,舅爷久不久还支援我们,不然就更难以为继。表哥一讲到这里就非常动情,总说不会忘记舅爷的恩情,不忘舅爷对他们的照顾。表哥说,舅爷从小到大都很疼爱我,舅爷在解放前就有了一辆英国造的三枪牌单车,整个莲花当时只有三辆单车,舅爷那架最新最好,两岁时,(表哥1946年出生的)父亲带我到舅爷家,舅爷总用单车搭他到处去玩,去蔸风,威风得很。表哥一说起这些,总是滔滔不绝,总有讲不完的话。讲起这架单车,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都还在,我们三兄弟包括侄女,都是用这辆车学习练车,骑这辆车去办事,我父亲经常骑这辆车去县城采购货物,到农村去修理农具,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不知怎么回事,我的一个亲戚觉得它旧了,偷偷瞒着我父亲卖掉了,我父亲因此伤心了很长时间。表哥听我这样一说,也很叹息,说要是留到现在,成古董了。</p><p class="ql-block">表哥接着说到,舅爷尽管很照顾我们,但也照顾不完,因为自己同样有一大家人要吃饭。实在没有办法,虽然那时候能考上莲花初中不容易,那是百里挑一的,但家里太穷,我初一没有读完,就辍学了,回家成了主要劳动力。担负起一家的生活重担。表哥读了书,头脑灵活,他没有死种地,种死地,而是多种经营,养蜜蜂,养鱼,种果树,我记得还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就到洞庭湖去购买鱼苗,放到承包的鱼塘,并把多余的鱼苗卖给别人,有一次我刚好回老家遇上他,他掏出名牌香烟给我抽,令我很惊讶,他说,我刚好从洞庭湖回来,买了一批鱼苗,出去跑业务,是要抽好烟才行的。表哥就是这样的人,头脑灵活,为人开朗,经营有方,此后家里生话就好起来了,生话富裕起来了。表哥的观念新,他说自从生活好了,抽烟我就抽好烟,本来抽烟对身体不好,抽差烟就更不好了,抽点好烟好,对身体的坏影响要小些。听起来也蛮有道理。</p><p class="ql-block">面对着荒废的藕塘,表哥感慨的说,那时计划生育,超生要罚款,我们生了两子三女,超一个,罚一个,挨发了三个,就靠这个塘,养鱼种藕,得的钱就交罚款。表哥说管他,罚款就罚款,有人在还可挣钱,两者相权,人还是重要。现在他的几个子女个个能干,都能挣钱,村里建有房,有的还在县城,市区买了房。看来,表哥是蛮有远见的。表哥虽年近八十,但是他每年养的几十箱蜂,卖蜂蜜的收入有五六万元,相当于一个人退休的社保金,你看他能不能干?</p><p class="ql-block">临别时,表哥一定要送给我们每人一瓶野生蜂蜜。</p> <p class="ql-block">看,多好的野生蜂蜜!</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鱼塘边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代的房子,现在不住人了,是很可惜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陈家的门楼,里面有个大院子,过去,村里放电影都是在院子放的,村里的人都来看电影,现在,成为了历史,院子也长草了。</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路我们继续前行,走到一个髙处,表哥指着远方的山凹,说,现在的丹坪是从那里的山胆搬迁出来的,当时那个村叫胆坪,唐代就有了,后来发展到一两千人,商铺铁匠铺俱全,是很热闹的,明清以后,那里的人陆续迁移,大部分到了丹坪,有的迁到了其他村。搬迁到丹坪的人,认为胆字太土,就取了相近音的丹字,使人感觉比较秀气,富有诗意。经表哥这样一说,我们恍然,哦,丹坪是这样来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一株有几百年树龄的古树停了下来,古树旁有一块方方正正的巨石,这块巨石,是村里的镇村之宝。</p> <p class="ql-block">阿钟摸着巨石,感慨万分,他小时候父母亲把他寄养给这块巨石,取名泰保。就是泰山石保佑他快长快大,有出息,果然,泰保是他家乃至村上最有出息的。是全村在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你讲这个石头灵不灵?</p> <p class="ql-block">村里就把这块巨石称为护民台,并设坛祭祀。</p> <p class="ql-block">天逐渐暗了,我们看见不远处一颗三不像的树,表哥叫我们猜,谁也猜不着。</p> <p class="ql-block">像松不是松,像柏不是柏,表哥说这时一棵寄生变样的鸡爪莲树。谁想得到?</p> <p class="ql-block">表侄打电话来,山薯炖鸡煮好了,开喝了。于是,我们赶紧下山。由于柿饼加工忙,除小儿子阿强一家外,其他家仅派代表,在二圹的表妹夫也赶来了一起吃饭。表哥拿出存放多年的蜂王泡酒,要我们开怀畅饮。喝到兴致,表哥还要喊上几码,喝着美酒,吃着喷香山薯土鸡,使我的眼前,又浮现了六十年前的情景,不由感叹,光阴似箭呀,当年的青葱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老翁。我们只有珍惜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表哥一再挽留我们住夜,因为约了人谈事,我们不得不与表哥依依不舍的道别,互祝安康。啊,丹坪!我们还会再来的。</p> <p class="ql-block">丹坪夜晚的灯光也是很亮的。</p><p class="ql-block">夫人听了我讲丹坪表哥的事,来了诗兴,写了一首丹坪表哥的诗,并写成书法作品,现录如下,</p><p class="ql-block">丹坪表哥(通韵)</p><p class="ql-block">黄唤平</p><p class="ql-block">丹坪地险有石台,山野鲜花别墅开。</p><p class="ql-block">柿果满山红艳艳,勤劳致富幸福来。</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12日</p> <p class="ql-block">这是夫人写表哥诗的书法作品,夫人是市书法协会顾问,许多人喜欢收藏她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