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论证明目标,专家指导促提升—《新课标“三会”要求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p class="ql-block">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2023年12月7日上午,海口市五源河学校迎来了课题开题报告专家指导会。本次会议邀请海南中学教师,海南省数学学科命题组核心专家吴坤雄老师,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历史教研员吴永青老师,海口市秀英区长滨小学副校长,海南省高层次人才邓之富老师担任开题报告会的评议专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课标“三会”要求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由王应寿副校长为主持人,闫书英、安娜、王世龙和李名婕为参与成员组成。</p> <p class="ql-block">第一项议程:由闫书英老师进行《新课标“三会”要求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实践研究》课题汇报。闫老师主要从研究背景、目标和内容、方法和步骤、现阶段研究进度、以及预期成果五个方面进行汇报。首先是研究背景,“三会”目标的提出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师们应该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来落实“三会”目标。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数学三会目标,从有效追问出发,重点落实有效追问的具体实施,核心研究在于探究有效追问的方式方法。目前本课题通过对相关期刊、专著、论文、报告等文字资料的阅读,学习和借鉴有效追问的研究现状,理解理论知识,研究可实施方法;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现阶段对于课堂问题的接受程度,作为“有效追问”问题设置研究的参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研究策略及途径; 同时开展课例研究,探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问题发展与积累,并做好总结反思。课题研究共分为四个阶段,目前已经完成课题立项。接下来,主要是进行课例研究。根据我们的研究计划,结合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的年级以及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将课例研究分为三大模块,现重点通过第一模块的研究授课进行课题研究。在此模块,我们共选取了五节内容进行授课,包含新授课,习题课,常规复习课以及中考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的选课将根据前期的研究课效果进行确定。第三阶段为形成方法和结论,第四阶段是进行课题的结题。为此,制订了详细的课题研究管理和任务分工,使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做到参与研究,学会研究,获得研究回报。目前,研究研究进入到开题和第一轮备课过程。研究预期成果包含三类:一是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撰写一篇相关论文;二是形成课题研究报告;三是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的方式进行分享。</p> <p class="ql-block">第二项议程:专家组对本课题汇报进行评议。与会专家对开题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现实价值,课题组分工明确,操作性强。同时,从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意见,为课题实践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策略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最后,教研室田甜主任对与会专家细致全面的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通过本次开题报告会,《新课标“三会”要求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与落脚点更清晰,对研究成果的落实更明确。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课题组全体成员定能立足实践,精研课题!</p>

研究

课题

开题

三会

课题组

追问

新课标

数学

有效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