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读力耕那些年(六十)

六耳不传

<p class="ql-block">六十 曾正秀</p><p class="ql-block">一个礼拜后,发秀收到家里来信。杨金才基本上是半个文盲,来信肯定是妈妈写的。信封是牛皮纸的,褐色。上面几个字用圆珠笔写的,有点生硬,看得出写信者久不习字,笔画生硬,不流畅,但是功底还在,龙飞凤舞,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拆开信封,来信是用作业纸写的:</p><p class="ql-block">发秀我亲爱的女儿:</p><p class="ql-block">见字如面。</p><p class="ql-block">来信悉知。得知女儿在学校一切均好,我们也就放心了。老师好,同学好,我们自己也要好。</p><p class="ql-block">在外面,要讲卫生,要勤快。手快,脚快,,脑子要快。跟老师,跟同学要搞好关系,要团结人。</p><p class="ql-block">你才到隔壁县,就有许多的感触和想法,那到了大城市,世界更大,见识更广,更加不得了。你把你的想法和感触写信和根仔说说,你的话他会听。要督促他好好学习。</p><p class="ql-block">你给弟弟妹妹带了一个好头,时我们家第一个走出农门的孩子,妈妈谢谢你,你给我争了口气。</p><p class="ql-block">我也是第一次写信,写的不好,你不要笑话我。</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有事再聊。</p><p class="ql-block">祝安好!</p><p class="ql-block">妈妈字。</p><p class="ql-block"> 1982-18-9</p><p class="ql-block">发秀拿着妈妈写的信,坐在床上,这时已是下午两点多,室友们都出去了,发秀难得窝在寝室一回。她看着手中的信,看着那些生硬而漂亮的字体,她的眼睛红了。她坚决要考师范,一方面是自己要跳出农门,另一方面未尝不是要为妈妈争口气啊。</p><p class="ql-block">曾正秀是鹿山公社南山大队南山村人。南山是鹿山公社最山的村庄,村里一百来户人家,五个姓。五姓人口都差不多,谁也压不过谁,平时大家和和气气,地方上的事情都有商有量,大体上都比较公道。曾家在五家姓里不显山不露水,一直本本分分。哪怕是曾正秀高祖考中了举人,成了方圆几十里千百年来第一个举人,哪怕是后来高祖去外面当了十几年官回来,哪怕是高祖当官回来后。不停的买地买山,曾家也是本本分分,没做出格的事。</p><p class="ql-block">到了曾祖,1904年考中了秀才,雄心勃勃要考举人考进士。没想到马上就废了科举考试。曾祖嘟囔几句 ,天之将丧斯文乎?守着高祖留下的山和田,衣食无忧度过余生。到了爷爷手里,恪守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远走百里。拜了隔壁县董状元族里传了十几代的董老先生为师,投身中医。五年满师,回到家里,就在圩镇开了药店。开着药店,守着佃租,眼看着家里的田亩,山地是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曾家锦衣玉食啥都好,就是家里人丁不旺。从高祖到爷爷三代单传。家里主母不断为男主人娶妾也没用。到了父亲这代,又是单传。父亲是个比较活泼,有心气劲,到武汉读了大学,回来参加了小蒋的赣南新政。之后返乡娶亲,生了三个女儿,正当雄心勃勃要再生养,解放了。曾家划了地主,且是历史反革命家庭。不久在革命风暴中,父亲抱病身亡。曾家所有房产田亩山地全部充公,留了两间小屋。母亲和大女儿枧秀参加集体劳动,挣得工分勉强糊口,并且供两个小的读书。父亲临走之前再三嘱咐,不能不读书,不能废了孩子。</p><p class="ql-block">都是乡里乡亲,孩子报名读书也没怎么审查。两个孩子相差五岁,也争气,读书好。美秀十二岁,小学五年级,总是考第一。正秀十七岁,要参加高考了。正秀高挑清秀,学习好,性格好,拉得一手好胡琴。那时正秀年轻有才,那时正秀振翅欲飞。那时正秀渴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谁都相信正秀有前途。</p><p class="ql-block">高考前的政审,把正秀家的家底挖出来了,黑五类的后代,想混入革命队伍里参加高考?</p><p class="ql-block">正秀回到南山参加劳动改造。她操田,耙田,打秧,抛秧,插秧,耘禾。她默默的劳动,不多说话。过了一年,全家下放饭南山,这时农家的女儿要开亲了。曾家的家世让大家退避三舍,尽管正秀长得好看,又能劳动。曾家有点捉急。</p><p class="ql-block">杨金才的父亲跟金才讲,你也大了,该开亲了,就找曾家的女儿。她家是黑五类啊。金才说到。不是这样,你敢高攀那,父亲敲了金才,人家长的比你高,比你好看。田里活比你干得好。关键是,曾家有读书的种。父亲眯起来眼睛。我们家几代没有读书人呢。</p><p class="ql-block">杨金才算是本分人,家里几代贫农,根正苗红的红五类,能看上正秀,不错了。两家没有二话,当年办了婚事。正秀过门就带了两本书《海涅诗选》《宋词一百首》。过门后,孝敬老人,接连生了两男两女,厨房里炒的好菜,农田及干的好活,儿女听话,会读书,这时大家才佩服杨家的眼光来。</p><p class="ql-block">这些事情发秀都知道,也心酸。她坐在床上,痴痴的想了一下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