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展示与《竹枝词》创作

百胜

<p class="ql-block">《竹枝词•青花》</p><p class="ql-block">民族绘画绽天芳,</p><p class="ql-block">西部渊源上殿堂。</p><p class="ql-block">宝贝巡行迎璀璨,</p><p class="ql-block">青花冠顶育馨香。</p><p class="ql-block"> 这是李卫忠大师入选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的作品“青花一号瓶”。作品展示来自云岭高原世居民族的特色,三角形的圆点是民族对鱼子多子多福的原始崇拜物而以现代艺术的方式来表现。</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陶瓷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癸卯初冬丁酉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葫芦》</p><p class="ql-block">民族宝器贮天芳,</p><p class="ql-block">竹简清馨墨迹彰。</p><p class="ql-block">葫芦存来拉祜语,</p><p class="ql-block">金秋富裕贮荣昌。</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是26个民族的世居之地,葫芦是氐羌后裔拉祜族、阿昌族、彝族、白族和百越后裔壮族的原始崇拜物,以及图腾。拉祜族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葫芦里产生的。葫芦,谐音福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吉祥物。李卫忠大师以竹简体书写文字的陶泥烧制葫芦存留经典文字,这是天作之合。</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陶瓷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癸卯初冬丁酉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爨韵》</p><p class="ql-block">沙村故里沐天芳,</p><p class="ql-block">大理源泉百业彰。</p><p class="ql-block">文脉初心拼使命,</p><p class="ql-block">陶泥爨火谱新章。</p><p class="ql-block"> 这是李卫忠大师参展入选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的作者简介。卫忠大师就是云南大理白族的骄傲,他祖上是清代末年的举人,入选后不图仕途,转身组织同仁专门修葺家乡庙宇,宗祠。我与大师回乡与至亲们团聚,在酒桌上听大师家的长辈们介绍大师祖上是举人的事迹,亲眼见证大师祖上的建筑作品祖宅。那门坊是当地最具艺术价值的建筑作品!</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陶瓷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癸卯初冬丁酉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爨韵》</p><p class="ql-block">传承法体爨成章,</p><p class="ql-block">据险融合墨宝翔。</p><p class="ql-block">楷隶极则专韵味,</p><p class="ql-block">陶泥五色卫忠强。</p><p class="ql-block"> 这是业内人士对李卫忠大师爨体书法特点的评价和总结。其中评语中认为大师的爨体书法据险而立,破体融合自成一体:“卫忠体”。我个人认为这评语恰如其分。因为一眼就能从众多爨体书法中识别出来,古风古韵贮存其中的源泉就是大师的别具一格。</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陶瓷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癸卯初冬丁酉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贮韵》</p><p class="ql-block">陶泥五色卫忠彰,</p><p class="ql-block">笔触三迤晓月扬。</p><p class="ql-block">爨体天成铭锦绣,</p><p class="ql-block">青花点缀耀红芳。</p><p class="ql-block"> 这是李卫忠大师的作品,青花瓷的特征和红艳的色彩中构成的图案里,有爨体书法的点、折、撇、捺。与民族纹饰中的描绘,还有大师在岩画中获取的人体精华,天成一器。</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陶瓷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癸卯初冬丁酉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美云》</p><p class="ql-block">云峰旭日可称嘉,</p><p class="ql-block">聚气新章辉耀华。</p><p class="ql-block">大地霞光传彩色,</p><p class="ql-block">千山万水涌生发。</p><p class="ql-block"> 我是云南民族学的业余研究者,爨文化研究者,陶瓷文化研究和民族纹饰研究者。民族服饰与纹饰最早是民族结绳记事的载体,记载着民族的迁徙和族群内的大事。之后几经演化成为民族美学中的装饰,在各级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得到保护。所以,我能从大师笔下的作品中阅览民族纹饰,从大师的阅历中读懂大师的作品。这是我俩结成搭档的元素。大师对我说:大哥你就坚持你的《竹枝词》。所以,我和他自2017年5月至今,我写《竹枝词•26个民族》大师用爨体书法进行创作,一路走来《竹枝词•西南联大35个院士》、《竹枝词•滇西抗战系列》、《竹枝词•香格里拉系列》、《竹枝词•喜洲系列》、《竹枝词•茶马古道系列》、《竹枝词•西山八景》、《竹枝词•海口八景》。在大师设计中又破天荒的创作《沐英赋》、《爨赋》、《普洱茶赋》。其中《爨赋》被大师书写在紫陶大缸上,阴刻成器。</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陶瓷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癸卯初冬丁酉日于春城昆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神评》</p><p class="ql-block">天成锦绣绘芬芳,</p><p class="ql-block">爨火升腾盛世扬。</p><p class="ql-block">华彩人生迎盛世,</p><p class="ql-block">陶泥艺术漫飞翔。</p><p class="ql-block"> 神交、才会神评。只有读懂大师的创意才好明白大师的执着。这是业内的明白者对大师作品的诠释,也是至理名言。</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陶瓷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癸卯初冬丁酉日于春城昆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如意》</p><p class="ql-block">青花冠顶彩飞扬,</p><p class="ql-block">鄯善渊源景色彰。</p><p class="ql-block">荟聚新兴双年展,</p><p class="ql-block">陶家圣殿绽天芳。</p><p class="ql-block"> 大师今年第三次作品入选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而且是三件作品入展。值得纪念,值得庆贺!明年进入九紫离火大运,中国陶瓷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陶瓷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癸卯初冬丁酉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竹枝词•青云》</p><p class="ql-block">青山不老爱新章,</p><p class="ql-block">鼎立天成锦绣扬。</p><p class="ql-block">海晏河清逢盛世,</p><p class="ql-block">云陶必展更芬芳。</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陶瓷文化研究、当代《竹枝词》研究及传承人张百胜</p><p class="ql-block"> 岁次癸卯初冬丁酉日于春城昆明</p> <p class="ql-block">当今陶瓷界领军者浙江省宜兴市紫砂协会会长史俊堂也认为大师的标准是:一是人品好,二是有文化情怀,三是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云南紫陶大师、云南艺术史研究、爨文化研究、爨体书法传承人李卫忠,祖籍就是大理市喜洲古镇人,从小受白族父亲的艺术,书法、绘画、剪纸的耳濡目染,成年后经接受专业学习、逐步接近艺术,勤奋努力、一丝不苟,继承传习。成长为彩云之南艺术史研究和推广人。从他说的:每个人在其一生内总要和艺术有一次亲密的接触!完成这个亲密的接触,成为他和我的约定!我研究云南民族史、研究爨文化、研究《竹枝词》,是当代《竹枝词》的传承人。我俩搭档,大师用爨体书法书写,我创作当代《竹枝词》,一起完成《云南26个民族.竹枝词》、《西南联大35个院士.竹枝词》、《滇西抗战.竹枝词系列》、《92首官渡.竹枝词》、《西山八景.竹枝词》、《香格里拉.竹枝词》以及爨体书法《沐英赋》、《爨赋》等一系列创作后,卫忠大师作为白族喜洲的子弟,最大的心愿就是用爨体书法写《喜洲.竹枝词》回报生养自己的家乡!2019年6月3日我俩相约在大理见面,5天后经过“田野调查”56首《喜洲.竹枝词》完美呈现,我俩联袂把云南艺术和历史的珍品献给共同热爱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这之后大师的景德镇青花瓷版画系列,华宁釉陶系列,加上这次的花山岩画系列作品汩汩而出。我和他合作的《百首茶马古道.竹枝词》也在创作即将完成之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