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巜永远的思念》有感 曹晋康

蝌蚪

<p class="ql-block">2023年初冬,在群里看到62军后代联谊会向会员赠送巜永远的思念》征文集的通知,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心中充滿了喜悦和期待。11月29日,山西联络处负责人芦小云、杨红主持山西地区的赠阅活动。我领到了书。感谢62军后代联谊会、感谢本书编辑、校对和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p> <p class="ql-block">拿到书的会员笑容满面,迫不及待地翻阅。大家纷纷合影,留下这激动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共有106名后代撰写的127篇文章入选夲书。书中洋洋洒洒40万言,回忆了父辈的光辉业绩,重温了父辈的谆谆教诲,倾述了对父辈殷殷的思念。我的征文巜父亲军功章里的故事》荣幸入选。我的父亲曹书寅戎马一生,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为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p> <p class="ql-block">开卷展读,真切感受到父辈们爱国爱民的忠贞信仰,不屈不挠的滿腔豪气,不断进取的求实精神。大多数征文只写了父辈的一些侧面和片断,但精采纷呈,令人印象深刻。书中描绘了62军将士的过往和在各个时期的风貌。父辈们在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在和平时期鞠躬尽瘁,感人至深。从文章中看到,当日冦的铁蹄践踏我大好河山时,父辈们活跃在太行山上,周旋于太岳山腹地,唤起民众,挽救危亡。 为探寻父辈的足迹,继承革命传统,我曾随62军后代联谊会山西联络处的后代重走父辈路。我们先后到阳泉市、武乡县、晋城市、临汾市、沁源县、古县、霍州和太原等处凭吊革命遗址,参谒烈士纪念馆。每一处都让我想起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想起为国为民浴血奋战的父亲,想起父亲心心念念的战友和领导,想起父亲讲过的和在书中读过的父辈们的往事,对先辈的崇敬之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在武乡县,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巜八路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看着展厅的图版,回想父亲的讲述,我的思绪飞到了关家垴。我父亲曾随38团在武乡参加了关家垴战斗。那是1940年10月,日軍开始向太岳区扫荡。6日、10日、13日、20日、23日日军多路进犯,一路烧杀抢掠。其中两次分别集中3000多人和万余人企图合击我总部。太岳区部队奉命掩护总部安全转移。三八六旅(旅长陈赓、政委王新亭)772团、16团、25团和38团英勇阻击,粉碎了日军合击的企图。 26日,进犯黄崖洞的敌人岗畸大队500余人,由黄崖洞一带进犯左会、刘家嘴。</p><p class="ql-block"> 总部决定歼灭该敌。29日,太岳部队奉命协同385旅、新10旅共同聚歼该敌。30日敌一个中队,乘我25团调整部署之际,利用黑夜秘密接近我柳树垴阵地前。待我主力4时向关家垴之敌发起总攻时,该敌突然攻击并占领我柳树垴阵地。柳树垴阵地的失守,对于歼灭关家垴之敌,极为不利。386旅集中了16团、38团、25团各一个营,在拂晓前同时对柳树垴的敌人组织了4次反击(其中25团7次),与敌形成对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攻击关家垴的是772团第1营(一、三、四、三个连)、38团一个营及总部特务团。攻击前要经过一段不到30厘米宽、40米长的小路,地形不利。772团1营三个连先后通过小路。接近敌人前沿后,突然并列向敌人发起攻击,一下子突破敌人前沿阵地,当时蒲大义营长和陈赓旅长都在前沿阵地。当敌人被我火力压得不能还手时,部队从梯田一台阶一台阶地向上猛攻。攻到第五台阶时,敌人火力加强了。我们攻不动,敌人也反扑不下,一时形成对峙。战斗进行中有3架敌机对我阵地投弹扫射。总部命令发起总攻。772团、16团、38团、25团各一个营,配合385旅,向关家垴之敌连续攻击十八次,同敌人进行了多次肉搏战。将敌残部压缩到一个狭小角地。16时,黄崖洞方向日军两千多人赶来救援。敌人拖着280多具死尸(不计就地掩埋的)仓皇逃走。后代徐燕乡在“爸爸的伤疤”一文中对38团、25团将士在此战斗中的英勇有详细地叙述,读来十分感人。徐燕乡的父亲徐振旺时任38团2营7连连长。在战斗中,“爸爸率领他的连队冲破敌人的火力网,冲进第一层梯田坎下。敌人从上往下投手榴弹,我军从下往上投手榴弹,一直战斗到天亮,敌人放弃了梯田边阵地,收缩到核心阵地……31日天亮前,在我军的猛烈冲击下,日军开始撤离前沿阵地。爸爸与部队乘机冲进敌核心阵地,展开肉搏,将敌大部击毙。”关家垴战斗粉碎了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的报复性扫荡。为此,我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772团一营三个连编制不滿员,全营共200余人,战斗结束只剩下18人,牺牲的干部战士大多是经过长征的红军。我曾读过772团1营4连指导员郑加平回忆关家垴战斗的文章,深深被战斗的惨烈震惊,为八路军将士英勇捐躯痛惜。武器落后,没有重武器,指战员拼的是驱除强虏的意志和血肉之躯啊。</span></p> <p class="ql-block">一阵悲愤袭上心头,深深感到父辈的艰难和不易。就象“歌唱祖国”这首歌中所唱: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p> <p class="ql-block">到沁源闫寨,我们参观了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古县贾寨保存有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旧址,这里有父辈战斗和生活的痕迹。我们看的格外仔细。第一军分区下辖25团、38团、59团、洪赵支队和沁源、安泽等11个县的地方军事组织。我父亲在38团1营1连任连长。这里发生过许多父辈抗击日冦、英勇战斗的故事。古县关工委收集后编辑为巜古县老区革命故事》印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学军和韩琦的父亲都是太岳军区后方医院的医护人员。二人肃立在父亲工作过的旧址前,默默地缅怀思念。后代畅太楠和赵灵平分别在“我的毌亲郝玉珍”、“刻骨铭心的第一次外科手术”两文中记录了当年活跃在太岳军区的聂子矫大夫和郝玉珍、畅子正、赵玉锁等父辈的工作情况。后代范利平在“父亲二三事”一文中回顾了父亲范福田在攻打太原吋任62军184师救护队负责人,负责太原南半城攻城部队战地救护,抢救伤员工作的情况。还有一些文章回忆了父辈的战地救护工作。最令人感动的是杜洛罗等撰写的“重伤连”一文。杜洛罗的父亲杜兴中和母亲骆立玉是医术髙明的专家大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随军救治,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杜兴中创新救治方式,成立了集中治疗和护理的重伤连,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残废率,把许多原本生存渺茫的重伤员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在太原战役第一阶段,仅华北军区15纵队(62军)卫生部统计,野战医院收容4287人,医护人员工作量很大。在残酷的战斗中,我的父亲多次负伤,感谢医护人员的救治和护理。</span></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中突然看见陈列墙上自己父亲的照片和父亲在抗战时期发表的文章的影印件,芦小云瞬间泪流满面。山西联络处负责人芦小云的父亲芦焰是战地记者。当年他写的文章多在延安的巜解放日报》和太岳区的报纸上发表,鼓舞了士气,凝聚了民心。革命需要枪杆子,也需要笔杆子。唤起民众的丰功伟绩,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p> <p class="ql-block">贾寨村的支书曹明接待了我们。曹书记赠送给我一夲《古县革命老区战斗故事》,大家纷纷索要。书中“李聚奎指挥鞍子沟突围战”详细记录了38团1营1连战士们与日军激战的情况。不知是谁在书中用钢笔醒目地划出有关描写我父亲的章节。“全体战士冲入敌人队伍,展开一场白刃格斗。连长曹书寅的手、臂都被刺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父亲生前称这场战斗为马蹄沟(葫芦垻)突围。马蹄沟与鞍子沟两沟相连,古县关工委的记录可能更准确吧。</p> <p class="ql-block">这些故事中的“八路军抢运赵城金藏”让我自豪。这件国宝级文物是由太岳军区和行署军政民合力抢救出来的。早在1936年,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就派人到赵城,要以22万银元,购买这部藏经,遭到拒绝。后来又有日本僧人专程来到广胜寺,以每市尺1银元的高价,收买巜赵城金藏》未遂。日冦占领赵城县后,便计划去广胜寺盗取。从内线得知日寇盗取计划后,太岳行署做出护经部署,也商得广胜寺住持力空和尚同意,并报请党中央批准。力空和尚要求将藏经送延安保存。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基干营副营长罗志友奉命率80余名战士配合赵城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徐生芳率领的百余名民兵赶到广胜寺运经书。布好警戒后,战士同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人员一亱间将经书运出。后辗转运到沁源县聪子峪乡水峪村一座煤矿“积厚窑”内,由第一军分区洪赵支队驻扎在水峪村附近,暗中保卫达4年之久。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经书交北方大学保存。因北方大学西迁,运输中的经书保存在河北涉县温庄的一座天主堂内。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经薄一波批准,巜赵城金藏》由太行行署运至北京图书馆入藏。修复《赵城金藏》后,国家分期分批出版了巜中华大藏经》,向全世界发行,并赠送赵城广胜寺供养。保护古代文化,我们的父辈堪称护法使者。</p> <p class="ql-block">读着62军后代回忆父辈参加百团大战的文字,我的思绪回到阳泉狮恼山上,仿佛又站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前。后代毛晓峰在《战功显赫的父亲与小康小定》一文中讲述了他父亲毛缵绪所在的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第25团8连在大落坡反偷袭白刃大战中,击毙日军小队长登木在内的40多人的经过。这是八路军第一次面对面与日军单挑,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后荣获八路军总部授予的“白刃格斗英雄连”光荣称号。我父亲曹书寅所在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第38团1营1连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一举攻克上湖车站,为破袭附近的铁路创造了条件。战后,太岳军区授予该连“无坚不摧”称号。革命精神代代传承,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这两面荣誉旗帜出现在第14集团军方阵中,分别由丛林步兵40旅3营8连和1营1连高举。这支英雄的部队豪迈地通过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进入霍州,途经七里峪时,我特意请后代们帮我拍照留念,我父亲在这里打过仗。那是抗战最艰难的1942年,连年干旱,特别是日冦疯狂的扫荡破坏,弄得群众和部队几乎无米为炊。部队每天只能喝两顿照见影子的稀饭。七月间,太岳军区陈赓司令员和李聚奎旅长命令38团下霍州,执行一项战斗队、运输队的任务。霍州及汾河东岸被称为“山西的粮仓”。太原失守后,日寇严密地控制着这一带的交通要道,这就使霍州、灵石以东的河湾地区,三年多的公粮运送不过来。霍州驻有板井大队,据说他手下有“五虎”。每条虎带一个中队,另外还配属一个伪军大队。以往我们几次下霍州运粮,中途都遭到“五虎”的阻拦。陈赓司令员再三叮嘱团领导:这次任务关系太岳区的全局,只准胜利,不许失败。要争取军政双胜。霍州过霍山到沁源,有七里峪方向的一条通路,是我们运粮的唯一孔道,如果让敌人控制了它,就无法通过。我们首先把这个咽喉要道控制起来。各营都摆成梯形。巜星火燎原 6》刋有肖显旺写的“下霍州战五虎”的回忆文章,详细记录了这次战斗。在一天的战斗中,38团击毙两只“虎”,打伤一只“虎”。恼羞成怒的板井率霍州之敌倾巢出动,只有500余人的38团顿感吃力。危急中蒋副团长率一个连去霍州掏了板井的老窝。迫使板井回防。记得父亲讲这段经历时说,我们刚从霍州城跑出来,日军就回来了,真险啊。在当地游击队的牵制和部队的警戒下,鬼子龟缩在8大据点中,板井再也没敢出城。38团及工作队活动了4天4亱,把霍州和接近赵城、灵石、介休交界地区的三年公粮,全部征收并运回了沁源。为此38团受到太岳军区的通令嘉奖。</p> <p class="ql-block">在沁源灵空山九杆旗下合影。父辈们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不远处有李聚奎上将题词的碑亭。</p> <p class="ql-block">在抗战时期,沁源没有出现汉奷、沒有建立维持会。英雄的沁源人民经过两年半的围困,于1945年4月将日军逐出沁源。许多后代在文中谴责了日冦的暴行,回顾了父辈在沁源的英勇斗争。对于外敌的入侵,我们就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p> <p class="ql-block">走长治,到晋城时,我想起父亲讲的上党战役。长治古为上党郡。从征文中看到,许多后代的父辈们参加了上党战役。为适应大兵团作战,晋冀鲁豫军区把太行、太岳、冀南3个区主力部队编为纵队。太岳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副司令员王新亭。直辖25团 、38团、73团、17团、20团、士敏独立团,共约7000人。</p><p class="ql-block"> 上党战役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先打长治周围各县城,求得夺城打援。第二阶段,围长治而缓攻,全力歼灭太原来援之敌。第三阶段,长治守敌突围,被兜歼于将军岭。太岳部队在战役开始时,曾协同其他兄弟纵队围攻长治;太原敌援军进抵白晋线时,又奉命参加围歼援军的战斗,10月7日敌援军2万多人被全歼。10月8日长治守敌突围,企图横穿我太岳区逃回浮山。太岳纵队又执行远距离穿插,堵截长治逃敌的任务。太岳纵队从襄垣虒亭地区,立即取捷径,越山岭,走小道,直插沁河以西的马壁一带,控制沁河东岸。太岳军区基干团队,地方武装,以及民兵,沿途截击,迟滞敌人。太岳纵队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忍受饥饿和困苦,日亱兼程,及时赶到预定地域,将从长治突围的敌第十九路军军长史泽波及其所部3个步兵师附1个山炮营,共万余人,堵截在沁河东岸的将军岭、桃川一带。激战一昼夜,至11日下午6时,逃敌主力,全部被歼。被打溃散的敌人也被我地方武装和民兵俘获甚多。</p><p class="ql-block">上党战役,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以3.1万人对战3.6万人,以少胜多取得歼灭敌人13个师3.5万多人的重大胜利。我军在整个战役过程中,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加强了部队的军政素质,提高了战斗力,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的转变。我军也由分散的游击兵团,集中组织锻炼成为正规兵团。</p> <p class="ql-block">从征文中看到许多后代的父辈们参加了临汾战役、晋中战役、解放太原战役。攻坚克难,浴血奋战,永生难忘。当时临汾守敌3万余人。防守临汾的梁培璜深知以这3万人顽守临汾是难以和强大的解放军对抗的,因而特意增强防御系统。梁培璜还请阎锡山从太原送来引信,修复了日军留下的140枚毒气弹。他在临汾周围修筑了6层防御工事。不说城外六个据点占据了东西南北四面 、制高点和汾河渡口。就是城墙据点也易守难攻。临汾城墙建筑在一座大土丘上,既高且厚,从城墙上俯瞰城下,深达数丈,城内则大车可以不很费力地拉上城墙。阎军在临汾城东、南、北三面还挖了防御地道,对抗地道攻城战术。尽管曾破坏我军地道10余处,对我施放毒气弹。但敌人的顽抗终归是徒劳的。在我军的英勇攻击下,临汾守敌终被歼灭。</p><p class="ql-block">王强在“纪念而回忆”一文中叙述了父亲王蜂的革命生涯。晋中战役时,王蜂在华北军区1兵团总部工作,贯彻落实总部的工作安排。他见证了徐向前司令员如何抓住战机,取得晋中战役的胜利。战斗中我军以6万地方部队歼灭10万阎军精锐,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其中15纵司令员刘忠率部坚守董村咽喉要道四天四亱,挡住了阎军逃回太原的通道,逼迫阎军进入我军伏击圈,使兵团总部的战役构想得以实现,是晋中战役取胜的关键。</p><p class="ql-block">太原战役第一阶段,15纵(62军)</p><p class="ql-block">负责攻打距城最近的淖马。经过艰苦奋战,43旅(184师)攻占淖马阵地。但固守己占阵地更为艰难。敌军多次组织反扑,都被我击退。敌又组织5000余人,分三路向我反扑,先后攻击10余次,战斗持续了24小时。敌人曾一度突入我阵地,43旅127团弹药用尽,战士们以刺刀、镐锹、石头与敌格斗。最后在左邻13纵队、右邻8纵队炮火支援下,向敌反击,将敌击退。</p><p class="ql-block"> 攻太原城时,62军185师553团4连率先攻占鼓楼和阎锡山的老窝绥靖公署,活抓了孙楚、王靖国等200多人。</p> <p class="ql-block">在临汾英烈纪念馆,后代向英烈敬献花圈。</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参观太原解放纪念舘。在解放太原战役中,太岳军区编组的15纵负责攻打淖马。太岳军区司令员刘忠任15纵司令员,政治委员袁子钦,副司令员方升普,参谋长熊奎,政治部副主任高德西。</p><p class="ql-block"> 第43旅旅长林彬 政委梁文英</p><p class="ql-block"> 第44旅旅长涂则生 政委李培信</p><p class="ql-block"> 第45旅旅长蒲大义 政委胡立声</p><p class="ql-block">后15纵改称62军。43旅改称184师。44旅改称185师。45旅改称186师。太原战役结束后,62军进军西北,然后南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太原东山残留的碉堡。</p> <p class="ql-block">阳曲模范支前村。</p> <p class="ql-block">支前小院。</p> <p class="ql-block">阳曲县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62军后代联谊会山西联络处负责人芦小云带领后代祭拜解放太原牺牲的先烈。</p> <p class="ql-block">后代郭勇江精心拍摄留存山西联络处的活动。感谢所有支持联络、联谊活动的人士和朋友。</p> <p class="ql-block">解放太原时,62军185师率先攻入太原制髙点鼓楼和阎锡山老窝山西绥靖公署。</p> <p class="ql-block">后代去霍州看望62军186师558团三营排长弯明星老前辈。大家围坐在前辈身旁,听前辈讲述革命传统,也向前辈送上衷心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周晋康的散文诗“难忘当年的船工老乡”和王卫平“强渡天险大渡河”一文都叙述了62军184师552团南下时的艰难,讴歌营长王贵章等英雄将士,颂扬了军民一家亲的革命传统。当年林彬师长率552团作为先头部队南下,来到大渡河。面对滔滔河水和敌人的重兵防守,找不到一只船,困难重重。虽后无追兵,却有南下解放西昌的军令。任何困难艰险都难不住英雄的184师。王贵章率二营冒着敌军猛烈的炮火,强渡大渡河,并不断扩大滩头阵地,击溃了敌军。战后,62军授予2营5连巜英勇机智抢渡天险大渡河》锦旗。184师也授予5连5班巜铁的箭头班》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硝烟早已散去,祖国日新月异。欢呼岁月静好,永远不忘过去。</p> <p class="ql-block">珍惜美好的生活,珍惜代代相传的情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