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弘扬的精神

安然(自由如风)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抗美援朝70周年时,上映了一部电影</span>《金刚川》,当时,匆忙的我迫不及待走进影院,观看了此片。出乎预料的是这部电影充满了热血、勇敢、献身、忠勇为国的民族情怀,展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整片贯穿的语言平实,台词不多,是志愿军用鲜血与生命书写的篇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生生地把我带回了70年前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39、40、42军(以后又增调了50、66军)和炮兵第1、2、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10月25日,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打响,两水洞战斗初战告捷,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对此片感兴趣,源于父亲是一名得过勋章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我的父亲1950年曾随高炮部队秘密进朝参战,在世时,经常提起这段历史。所以,这段历史对我而言,了解皮毛,一知半解,因而,很想见证更多的抗美援朝历史,但对其他人而言,或许记忆仍停留在教科书"最可爱的人"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上。</p> <p class="ql-block">  管虎、郭帆、路阳,三大导演联合执导这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邓超等主演。讲述的是关于金刚川河流上的一座桥所开展的金城战役,一个悲壮、豪迈、感人的故事,记录了1953年抗美援朝末期,中国志愿军须在次日5点前横渡金刚川,保证6点前抵达金城主战场进行最后的决战,工兵桥是保护好志愿军渡江的唯一通道。在前进过程中美军为了阻击志愿军大部队挺进,全天候24小时轮番炸桥,两小时内向载重桥投下了700多枚炸弹,志愿军们毫不畏惧,用自己的生命撑起了工兵桥,保障了金刚川的水上通道。</p> <p class="ql-block">  整部电影,主要围绕敌我双方炸桥、修桥的殊死较量展开,令敌人费解的,一个屹立不倒的战争奇迹。故事虽没有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那种豪迈,甚至整个故事都不是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但它如同一个杠杆,轻松地挑起了时代,用小切口打开了那段历史,刻画了用高炮对抗美军战斗机的张飞、关磊等人无所畏惧的伟大形象。</p> <p class="ql-block">  《金刚川》这部电影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部分前两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华。从三个视角士兵、对手、高炮班,围绕刘浩、张飞、关磊的感情和美飞行员对决,呈现出了志愿军战士以血肉之躯维护桥梁,保证大部队按预定时间过江,到达前线阵地。其中第二部分(对手)和第三部分(高炮班),稍有一点割裂感,但路阳、郭帆、管虎用一些重复镜头帮助了观影者去理解和衔接。</p>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可以说是整部电影最重要的环节,即是主题的升华,也是影片所散发的精神力量溢出的一部分,突出了士兵的热血和大无畏精神。其实电影所选择的故事讲的就是牺牲,有一句经典台词"那一年我们才十七八岁,可我们都不怕死,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很多观影者也许会和我一样存在疑问,这是一座什么桥?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志愿军战士不惧牺牲去守护它?其实不言而喻,这部分是金城战役中的一个小插曲,从金刚桥一个小视角,来展现其他电影里那样的百万人冲锋的恢弘场面。全片这段是最为震撼催泪的桥段,我与大多数观影者就是观看此段时被感动的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走出影院,我仍沉浸在片中,感人的场面一幕幕闪现,令我记忆深刻的:</p><p class="ql-block"> <b>一是电影的特效真实。</b>防空高炮、榴弹炮武器的射击场面,在国产战争片里绝对属于优势。加上影院的巨幕和音箱,给影片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b>二是战争的残酷性展示的淋漓尽致。</b>如士兵被航炮击中,瞬间爆裂,美军毫无人性的使用燃烧弹攻击,将一个个志愿军战士定格成了“雕像”。</p> <p class="ql-block">  <b>三是突显方言的魅力。</b>影片中的人物交流,均使用了方言,不再是一味的普通话,显得非常真实。</p><p class="ql-block"> <b>四是人桥支撑的画面非常震撼。</b>在朝鲜战场上,这样的人桥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其实是向观影者告知,我们的胜利,是志愿军战士们用身体和生命一点点铺写出来的。 </p><p class="ql-block"> <b>五是每个演员演技真实。</b>李九霄、邓超表现很稳。魏晨很帅,一身肌肉,展示了硬汉的感觉。吴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松,有老大哥的范儿。</p> <p class="ql-block">  最突出的是张译的角色发挥,可以说,电影的后半段,是他一个人支撑的。相对于吴京的角色,张译有些保守,吴京角色的牺牲,给张译带来了内心的转变,这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人物心里弧线,从求稳,变得无所畏惧,即使牺牲,也要把那架该死的侦察机打下来,当仅剩一条胳膊一条腿的张译,坐上需要七个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劲最后一口气,将那架美侦察机射杀的情景,给人超强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在普通人看来,这或许有些超现实,但我相信志愿军战士是可以做到的。张译在影片里演绎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嘴角抽搐,观影者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绪,非常真实,感染力很强。</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张排长的饰演者,给观影者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满腹怒火,点燃箱子,吸引美军飞机,胳膊、腿被炸断,仍顽强爬到炮位,一个人完成了六个人的操作,以惊人的毅力把敌机打下来,完成了最终的使命,光荣牺牲的环节演绎的非常到位,真实,感人。最后像一面旗帜飘扬,定格在战场上,成了矗立在朝鲜土地上的永远丰碑。这一幕最令人心痛,我泪流满面,心潮澎湃,感慨颇多。</p> <p class="ql-block">  虽然,朝鲜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一仗中国不仅打掉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也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终于以傲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沉痛的,无数志愿军战士用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的这片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金刚川》这部电影拍摄手法在国内并不常见,在电影市场恐怕也是一次创新尝试。因而,过多重复的镜头给人一种特别凌乱的感觉,令人看得懵懵懂懂,尴尬无比,的确影响了观影者的心情。最明显的一段如:我方高炮阵地和美军空中优势描述、一座桥两门高射炮防守,所有炮弹加在一起,竟然只有100发左右,太离谱,不符合事实,有点为赋诗词强作愁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据父亲说:当时金城战役最后一个阶段,我军的后勤可以保障,地面的各种火炮、高炮防空火力一点都不弱,只有空军的战斗机依然少。我想之所以这样拍,可能是因为多位导演合拍多视角组合片的手法不够娴熟造成的。相信今后这类题材的电影会越拍越好。</p> <p class="ql-block">  总之,这部电影采用多线叙事方法,每个部分独立,视角又互不干涉,我们看到的是那种精神,一个时代的精神,这就是影片的初衷,电影的价值所在。最后的“人桥”确实让人惊呆了,总体观感还是很感人。作为志愿军老战士的后代,电影中的那些画面深深地触动着我,就像《英雄赞歌》里唱的“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金刚川》中每一个英雄传递的精神都值得传承,每一个牺牲先烈都值得被铭记,永远记住这段历史,把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美篇配乐:安然(自由如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