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瑞丽腾冲记

何去何从

<p class="ql-block">  云南,云南,彩云之南!因其独特的气候、美景和美食,诱惑着好多人多次去过,今天之前我就已经去过四次,走过了一些地方,四年前的腾冲瑞丽行程因故搁浅,而今再次来到了云南,圆梦腾冲瑞丽之旅!</p> <p class="ql-block">此次腾冲瑞丽行程计划和安排是酱紫的:</p> <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隶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省辖民族自治州,属于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p><p class="ql-block"> 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唐、宋时期分别出现了“南诏国”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1956年,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缅公路、滇藏公路交汇地,古为“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现为云南省规划建设的滇西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和滇西物流中心。</p><p class="ql-block"> 自治州首府大理是第一批国家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最中国文化名城等桂冠于一身。</p> <p class="ql-block"> 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  大理→芒市,距离大约是200公里左右。一路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体验到了云南的多样化地貌和气候,也路过了有名的怒江大峡谷,这个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最美的山脉,它的美景和紧张的山路把这段旅程变得更加的壮观。</p> <p class="ql-block">  芒市,傣语称“勐焕”,也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2900.91平方千米,芒市辖区1个街道、5个镇、6个乡。</p><p class="ql-block"> 芒市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便有人类繁衍生息,芒市古为“乘象国滇越”地。西汉,为不韦县,属益州郡;明朝,置茫施府,隶云南承宣布政司;清初,属永昌府,乾隆年间改属龙陵厅;民国初,隶属滇西道观察使,1949年改为潞西县。2010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芒市。</p><p class="ql-block"> 芒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德宏芒市国际机场获批为国际口岸机场,成为云南省第三大支线机场,是中国距缅甸最近的国际航空口岸。拥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机场的完善交通网,已形成了“三出境、三出州”的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格局。目前芒市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拥有包括孔雀谷景区、勐巴娜西珍奇园景区等众多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 芒市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  勐焕银塔,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焕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池路西200米,</span>是一座古老的佛塔,也是中国现存的泰国式佛塔。勐焕银塔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历经多次修缮,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佛教文化和傣族文化的重要代表,<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是国古代建筑的珍品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勐焕银塔的建造与当时的商业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勐焕银塔的建造是由一位名叫李仕泰的商人出资兴建的,李仕泰是当时勐焕地区的首富,他出资建造勐焕银塔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商业繁荣和家族兴旺。</p><p class="ql-block"> 银塔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精湛、佛教文化和傣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南方地区的商业繁荣和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  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手语区,手语区有24个手势,每个手势代表不同的含义,例如双手合十是表达傣族同胞对客人的尊敬。好多旅拍的游客和摄影师在忙碌着,我们也忍不住选择性打了个卡🤭!</p> <p class="ql-block">  在不经意间我发现地面上有莲花型的轴线,据说意思是:“步行经此,步步生莲”指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姿态优美,宛如刚刚盛开的莲花一般;又意“步步莲升(连升)”指男子有步步高升之意,在此走过之后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前程似锦。寓意多美,这或许是善良的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他人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并没有停留太久,加快脚步往前走,经过八生肖区,银塔广场区,我们来到了银塔的主体区。勐焕银塔的建筑风格主要受泰国佛教建筑的影响,外观呈金字塔形,<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塔高66米,直径是46米,为实心塔,</span>共有13层。<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塔身由80个小塔构成,上面覆盖着数百块白色大理石,纯白色为基调,象征亲情,爱情,友情像白色一样纯净、高贵、典雅,故得名“银塔”。</span></p><p class="ql-block"> 塔内共有四个佛龛,每个佛龛内都供奉着一尊佛像。塔顶上有一座精美的铜制宝塔,塔顶上的宝塔上雕刻着佛教经文和佛像。</p><p class="ql-block"> 刚刚到这里大家便惊呼着拿出手机各个角度的拍照打卡,边拍还边说:“这么美的地方,一定要给它留下一个最美的镜头。”旁边还专门建有让游客们打卡拍照的区域,上面有着不同的网红造型,人太多我们放弃排队等候。</p> <p class="ql-block">  远眺银塔对面山上的大金塔,被一片苍翠环拥着,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大金塔美得让我词穷了!😂</p> <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座落在云南省德宏州州府-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之巅,海拔1079.6米,传说释迦牟尼生前转世为金鸡阿峦时曾生活于此。青山绿水间的“勐焕大金塔”金光灿灿,光彩夺目,雄伟壮观,更显神圣。它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span></p><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属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它作为傣族信仰佛教的一种文化象征,与傣族村落和亚热带的大自然景色构成和谐统一的优美风光,传奇而迷离。</p> <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五头龙上面是一头龙,是为佛护法的龙王,也是守护释迦牟尼的神兽,五头龙寓意着佛教要延续五千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大金塔主体整座塔高76米,塔底基座直径50米,造型为八角四门空心佛塔,下3层为空心大厅。第一层大殿面积2000平方米,中心方柱东西南北塑有4座佛像。第二第三层外平台建有16座造型别致的群塔,塔亭内有16尊汉白玉佛像。塔身主体为钟型大塔,第二、三层各建有小塔8座,第四层外平台建有8个精美的花瓶塔。基座之上的主心柱以大钟和13个钵上垒砌而成,最高点戴有重达2.3吨的大金顶。</p><p class="ql-block"> 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仰望大金塔,它总会正面对着你,勐焕大金塔的巍然屹立的形象,昭示着人们去奋斗,去与邪恶做斗争。</p> <p class="ql-block">  大金塔第一层大殿内,东南西北四个门,每个门内供奉的是不同的佛像,掌管和庇佑着历代子民的方方面面,东南亚文化气息十分浓厚。</p><p class="ql-block"> 来到大金塔的游客基本上都会转塔,有导游讲解说,转塔也是有讲究的,你要么不转,但是要转的话必须转满圈,而且必须是一、三、五、七、九圈都可以,具体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懂,反正跟着照做就好,信则有嘛!</p> <p class="ql-block">  莫里热带雨林景区位于芒市、瑞丽市和陇川县交接区的瑞丽市一侧,瑞畹桥东北约5公里处。莫里又被称作“扎朵”,相传佛祖曾在这里的温泉旁戒斋沐浴,后来留下了一只硕大的足印,为纪念佛祖的亲临,后人用大佛脚印的印巴利语“扎朵”称呼这里。</p><p class="ql-block"> 走进景区,这里森林茂密,古木参天,保存有大叶榕、细叶榕、高榕、七叶莲、“森林魔王”绞杀藤以及有“上亿万年活化石”之称的树蕨等数十种珍稀植物;景区内上千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遮天蔽日,你可以把硕大的百年古藤看成“吊床”,把残忍的“绞杀树”看成“热带冷血杀手”,把千年古蕨、万年古木化石看作厚厚的教科书,除放养动物外,景区内现有野猪、狗熊、麋鹿、蟒蛇、孔雀、象鸡、青猴等野生珍禽异兽。<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说,这里是中国负氧离子最高的一个天然森林氧吧。</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不见天日的雨林中穿行许久,隐约听到跌水声,循声前行至峡谷尽头,声音已大得如雷鸣,眼界也忽然开阔,又可以见到天空,只见一条巨幅瀑布从60米高的绝壁上倾泻而下,“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这就是莫里瀑布。它似一匹巨幅白绸在空中迎风飞舞,高峰悬崖间雪飞云涌,响声如雷鸣,瀑布下又有温泉涌出,景观十分奇特,<span style="font-size: 18px;">藏于山峦叠翠、万木峥嵘、双峰对峙的广弄山和广马山之间的热带雨林深处,为德宏乃至滇西南落差最大瀑布。</span></p> <p class="ql-block"> 雨林深处的莫里瀑布</p> <p class="ql-block">放飞心情的我们找回童真,玩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由于缅甸内战原因,行程中的畹町小镇被管制而无法进入,我们的地接兼导游斯南次仁(一个来自香格里拉的藏族小伙子)转而带我们打卡了史迪威二战纪念码头!</p> <p class="ql-block">  打卡姐告国门,正好偶遇了驻守的坦克部队,让人好有安全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姐告口岸在距离瑞丽市区东南4公里,瑞丽江的东岸,面积1.92平方公里,与缅甸木姐镇紧紧相连,是瑞丽市跨江唯一的村镇,陆路直接与缅甸相连,历史上称为“飞地”。过去渡江仅靠竹筏、木舟摆渡,1989年修建跨江的姐告大桥,连通两岸。</p><p class="ql-block"> “姐告”,系傣语“旧城”之意,相传,明代思南王将麓川都城由姐兰迁此,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姐告口岸,为国家级的边贸口岸,云南边贸进出口商品总额的50%均从此处进出,1991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设立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在中国第81号到82号界碑处,中缅双方共同建成宽大的中缅商贸大街,一排排崭新的民族商店和货棚,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及民族工艺品,使人看得眼花缭乱,给人有万商云集之感。</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缅边境,一寨两国,</span>景点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p><p class="ql-block"> 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国境线而浑然不觉。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p> <p class="ql-block">  万塔之城蒲甘为缅甸曼德勒省最著名佛教文化遗址,在方圆16英里土地上,共建4486773座佛塔,此红塔群由缅甸工匠历十余载精心打造而成,是拍摄"水上塔倒影”的最佳拍摄地,身临其中,仿佛置身缅甸,心静神远。</p> <p class="ql-block"> 蒲甘红塔群内景</p> <p class="ql-block"> 一桥跨二国</p> <p class="ql-block">  寨子里的“一荡两国”秋千坐落于国境线旁,对面就是缅方的芒秀村,坐上去轻轻一荡,便可瞬间“出国”。</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一寨两国水井</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中缅语言译音地砖路块</p> <p class="ql-block"> 打卡71号界碑</p> <p class="ql-block">  打卡瑞丽勐卯总佛寺,与瑞丽傣王宫相邻,含有僧人教学成份。目前处于修建完善中,偶遇几个当地藏民上山朝拜,显得冷清、孤寂、空旷!</p> <p class="ql-block">  腾冲市,云南省辖县级市,由保山市代管,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市西部,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联邦共和国毗连,东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相邻。市区距省会昆明606公里,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总面积5845平方千米,国境线长148.075千米,辖10个镇、7个乡、2个街道。</p><p class="ql-block"> 腾冲市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和翡翠集散地。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旅游景区众多,如火山国家公园、和顺古镇、北海湿地、国殇墓园等。</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长期的国际贸易、文化、外交、军事、宗教的交流,使这里一直是中国面向南亚的第一重镇。</p><p class="ql-block"> 和顺镇有17平方公里面积,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火山环绕,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这里四季如春,温泉、矿泉水资源丰富,是人们生活和休闲旅游的胜地。</p><p class="ql-block">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决胜小苏杭”。走进和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田园诗画的风光,山清水秀,垂柳拂岸,绿影婆娑,仿佛来到江南水乡。和顺有着传统的明清建筑,淳朴的人们,沉淀六百多年的历史文化,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身影,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老宅的门窗造型雅致,木雕栩栩如生,宅院中的石阶是用火山灰修砌的。从和顺古城外围远远望去,一座座粉墙黛瓦的建筑顺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从镇前穿过,村民在洗衣亭的青石板上洗衣,不时还有鸭子从旁边自由自在地游过。和顺图书馆是我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题词“民智源泉”。</p> <p class="ql-block">  和顺人世世代代外出闯荡,都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产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贾,形成了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存方式。镇里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谱和宗族活动流传至今。七大寺庙,佛道儒共存。六百年历史养育了哲学家艾思奇、教育家寸树声等一大批历史名人。</p> <p class="ql-block">  腾冲北海湿地风景区,位于腾冲县城西北向,距城区12.5公里。由青海和北海两个毗邻的天然湖泊组成。</p><p class="ql-block"> 北海景区是大盈江的源头活水,水面上大部分覆盖着厚达一米的草排,草排上生长着茂盛的北海兰、苇席草、茭菰草、漂草和许多叫不出名的野草野花,犹如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毯,绚丽神奇,具有生物多样性复杂、生产力极高的特征,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观光价值与科考价值。 </p> <p class="ql-block">  宁静而优美的原生态环境和气候,引来大量的水鸟在此栖息生活!</p> <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腾越镇天成社区太极小区2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从腾冲两次入缅抗击日军,为了打通滇缅公路,远征军苦战127个昼夜,全歼日军六千余人。腾冲成为全国第一个光复的县城,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3300平方米,临时陈列面积96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台阶式演进布局形式,由大门、甬道、忠烈祠、烈士墓塚、纪念塔及展览厅组成,它是抗战中全国最早建立的抗日烈士陵园,而且保存完整、规模空前,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馆内藏品数量达10000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达3件/套。</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阵亡将士,1945年在这里建了一座墓园,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腾冲人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国殇墓园安息着9187名英灵,史迪威将军和飞虎队陈纳德将军,戴安澜和孙立人等在滇西抗日的岁月里,留下许多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国殇墓园主体建筑大门、陈列馆、忠烈祠、烈士墓、纪念塔等组成,同列布于沿东北至西南的主轴线上,松、杉、竹、柏、杜鹃、山茶映衬其间。与纪念塔、烈士墓、忠烈祠等相对的大门左侧墙边,筑有含陪祭意义、象征侵略者惨败的“倭冢”一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园内松柏郁郁葱葱,数千座墓碑静立其中,一派清幽肃穆的景象。碧血千秋,天地正气,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河岳英灵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腾冲银杏村位于腾冲县江东村,从腾冲县城向北驱车40余公里,不到1小时就到了古银杏村,村内有两千多亩连片栽种的银杏树,这里的银杏村树龄大多都有上百年的时间,是云南最大最集中最古老的一片银杏林。九月底至十二月,小山村被高大的银杏树包裹得一片金黄,满地的银杏叶就如给地面铺上了金色的地毯,风景绝美,吸引着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来此打卡拍照和进行抖音直播,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腾冲热海,在腾冲县城西约8公里的处,这里青山环抱,一水喧腾,在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东到忠孝寺,西连芭蕉园。它是中国第二大热田,沿途景点有狮子头、蛤蟆嘴、泉华裙、姊妹泉、鼓鸣泉、热海石、大滚锅、浴谷、怀胎井、珍珠泉、美女池等,最高水温达102度,是中国地热疗养的最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热海景区气泉热泉很多,其中最为壮观的便是大滚锅,据说可以煮熟生鸡蛋咯! 当地村民把鸡蛋装进用草编织的网状袋中叫卖,四个一提,好拿又不易破碎,我们买了5提,准备克大滚锅体验和品尝温泉煮蛋,这便是云南十八怪之“鸡蛋捆着卖”。</p> <p class="ql-block">  热海大滚锅,游人如织,煮鸡蛋的游客太多,我们要煮的话得排队等候40分钟,果断放弃,鸡蛋送人。</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我们回到大理古城,一天的自由行行程,我们骑上小电驴,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里,再一次马不停蹄的打卡了大理垒翠园、崇圣三塔寺和洱海的龙龛码头~龙村码头的精华游玩路段。</p><p class="ql-block"> 垒翠园,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南门双鹤路中段。垒翠园作为大理古城的旅游景点,它以大理白族建筑特色为依托,恢复重建了大理国时期的御花园;大理白族传统艺术建筑博览园里的22幢民居建筑,采用大理白族古建筑传统技法建设,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白族建筑的风格,而装饰它们的彩绘技艺和图案,都是白族传统文化之大成。</p> <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位于景区中轴线台阶之上,主塔又名千寻塔,始建于唐代,为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16级,高69.13米,与南北两个小塔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塔的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成为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南方壮丽的塔群。1978年维修时出土618件珍贵文物,有佛、菩萨、等造像及经卷、塔模、题记等。</p><p class="ql-block"> 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洱海,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北部,因形状似人的耳朵而取名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白族人民没有见过海,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p><p class="ql-block"> 洱海南北长41.5千米,东西宽3- 9千米 ,周长116千米,面积251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洱海属澜沧江水系,汇水面积2565平千米,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主要有小普陀、南诏风情岛、罗荃半岛、双廊等景点,“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影之一。</p><p class="ql-block"> 1981年,洱海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 骑行在苍山洱海边,迎面微风徐徐,湛蓝的海水映衬着天空中的蓝天白云,阳光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成群的黑色水鸟和海鸥时而滑翔至水面,时而又展翅高飞,时而停在水中小憩,令人心旷神怡,古镇散发着的古朴气息,感觉心情像风一样自由,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过,愉快的行程结束了,但我们的快乐心情还在延续。过程,远比速度和结果,要美得多。</p><p class="ql-block"> 这一路留下了我们坚定的脚印👣和笑声,赏了瑞丽腾冲的美景,看了自由飞翔的海鸥,吹了洱海的微风,了解了一些少数民族(傣族、苗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民俗和风情,开阔了眼界,也涨了见识,收获颇多。</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七彩云南,看不尽的美景,吃不够的美食,记录不完的快乐时光,不仅给人留下太多美好回忆,更是一个让人去过多次还想再去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