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北海贝雕博物馆

周建国

<p class="ql-block">北海贝雕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贝雕主题馆,地处北海市云南北路云藏路。</p> <p class="ql-block">北海贝雕初见于秦汉,成熟于明清。明代以来北海采珠业繁荣,推动了贝雕工艺的发展,当时贝雕以家庭手工作坊生产为主。六十年代,北海工艺美术合作社成立,贝雕生产进入全新发展时期。直到二十一世纪恒兴公司收购北海工艺美术总厂,由原来的染色贝雕转变为纯天然、不着色,原汁原味的贝雕。近年来北海贝雕画正在成为民间往来馈赠的佳品,多次被用作国礼。北京人民大会堂、首都国际机场、国家商务部和各大宾馆均用北海贝雕画做重点装饰。</p> <p class="ql-block">1989年,北海贝雕作品“程阳桥”被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成为北海贝雕永不磨灭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北海贝雕将大海的浪漫和贝壳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传承了古老的技艺,对“贝”进行艺术加工雕刻,雕出“贝”的天地,雕出“贝”的乾坤。</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看到了贝雕画、贝雕摆件、贝雕把件、立体贝雕、贝雕饰品等工艺品,还有300多种名贵的海螺、贝壳标本。其中百鸟归巢、百鸟朝凤、百花齐放、南海晨歌、门神等贝雕画和四大名螺、砗磲标本,更是令人驻足。</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百鸟归巢”挂屏贝雕画。描绘了夕阳西下,鹤、燕子、孔雀等各种鸟儿齐聚归巢的画面,百鸟百态,或暂歇观望,或展翅高飞,或停下梳理羽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百鸟归巢挂屏局部</p> <p class="ql-block">“百鸟朝凤”挂屏</p> <p class="ql-block">百鸟朝凤挂屏局部</p> <p class="ql-block">两幅“财神”掛屏</p> <p class="ql-block">四大名螺和砗磲(深海里最大的贝壳)</p> <p class="ql-block">凤尾螺</p> <p class="ql-block">鹦鹉螺</p> <p class="ql-block">唐冠螺</p> <p class="ql-block">万宝螺</p> <p class="ql-block">砗磲</p> <p class="ql-block">所见展品,不但有着贝壳的自然美,同时还兼具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每件展品色彩绚丽,寓意深切,画面简洁凝重,堪称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贝是特殊的“历史记忆符号”,这是在游览博物馆时形成的认知。古代曾用之为货币的贝,它见证了人类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作为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贝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代贝币的诞生,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北海贝雕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下,形成了独特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的贝雕产品。它不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又能透过精美的雕刻技艺感受其内在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北海贝雕题材分人物、花鸟及山水三大类,有6个种类、1600余品种。经过400多年的不断继承发扬,创新发展,借鉴了木、玉、牙雕和国画等技艺,从贝串、贝堆、平面贝雕到浮雕,再到立体贝雕。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精心设计,雕琢、堆贴。使北海贝雕技艺进入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大宝库。</p> <p class="ql-block">北海贝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的民族传统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古老文化又体现了现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回望北海贝雕博物,所见北海贝雕“一贝藏天地、一刀刻乾坤”这个老祖宗的技艺又重新焕发出了青春。</p> <p class="ql-block"> 摄于 广西 北海</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