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位于香港油尖旺区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8号,简称香港故宫。2023年7月21日,我们来到香港故宫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故宫共设9个展厅,其中展厅1至展厅7陈列专题展览,即常设展览,展示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藏;展厅8至展厅9陈列特别展览,不定期进行更新换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媳妇说展厅8的特展非常值得一看,主题为: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是首个以女性在卡地亚发展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为主题的大型展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透过约300件19世纪至今的卡地亚珠宝、钟表、珍宝及文献,彰显女性的生活方式、创造力和影响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王室与贵族女性•优雅与名望,女性新姿•打破传统,新兴菁英与名流雅聚,非凡女性•璀璨新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览用精美绝伦的展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探讨女性、珠宝和时尚之间的紧密关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展过程中,一件件美丽的冠冕头饰令人心动,我忍不住要儿媳妇帮我拍了几张借景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借景戴鸟羽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借景戴皇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借景戴发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聚精会神欣赏展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厅里有一巨型屏幕,循环播放着20世纪几位杰出女舞蹈家的舞蹈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舞蹈家对创造力、行动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在卡地亚珠宝设计中多有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于1847年在巴黎成立,后又分别于1902年和1909年在伦敦和纽约开设分店,卡地亚家族的路易、皮埃尔和雅克三兄弟分别驻守三地管理经营,携手将家族企业发展成世界知名的珠宝商。卡地亚典藏于1983年正式建立,现有从1850年代到21世纪的三千多件珍藏,众多藏品曾在故宫博物院和全球多间博物馆展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拿破仑的侄女玛缇德·波拿巴公主是卡地亚第一位有王室身份的客户,她在1856年得到了她首件卡地亚珠宝:冠冕、项链、耳环、胸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英国亚历山德拉王后则从1901年起成为卡地亚的客户,1904年,英国圣詹姆斯宫廷授予卡地亚首封皇家委任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冠冕是王室与贵族女性的标志性珠宝,需要女性把长发盘在头上佩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世纪初,非王室女性亦开始在正式舞会、化妆舞会和其他聚会上佩戴冠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0年代,时尚女性流行短发,带动了发箍和鸟羽冠形的白鹭冠等一系列全新头饰的诞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冠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发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鹭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紧身胸衣是维多利亚时代时尚女性不可或缺的服装,用来塑造达到当时审美标准的身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紧身胸衣潮流催生了大型胸针,以装饰衣服胸前三角形的部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世纪初,社会的巨变带来了女性地位的变化,紧身胸衣逐渐被文胸替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女性的身体不再受到束缚,因而趋向选择设计简约的胸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设计的各种简洁风格造型的胸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突出持家柔顺的角色,20世纪初,新女性的概念在欧美兴起,强调女性的独立、行动自由以及对既定社会规范的挑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二十年代,飞来波女郎作为一种主导的文化力量崛起,成为新女性的代表,女性对自己的身体和社会角色可以自主作出决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女性新姿打破传统,曾经是贵族象征的珠宝,此时成为个人风格的有力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乘着这股浪潮,卡地亚透过创新设计,为女性提供了赋权和表达自我的新可能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柜中各种新颖别致的项链、耳环、手链、化妆盒、粉盒、唇膏盒琳琅满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彰显了卡地亚首位女性创意总监贞·杜桑在争取女性权益方面的贡献,以及她对当时时尚领袖的重大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出的这些珍品反映了卡地亚一些重要客户的个性和品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世纪末至20世纪早期,欧洲和美国经历了空前的经济腾飞,由实业家、银行家和商业大亨组成的新兴菁英阶层从此崛起。“名流雅聚”为国际社交圈,成员均来自新兴菁英阶层,以及与他们交往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女性积极参加男女混合聚会,审美观成为最重要的取向。重要的晚间活动,为思想独立的时尚男女成员提供了引领艺术和时尚潮流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拥有法国和美国血统的社交名媛黛丝·法罗斯是胜家衣车公司的继承人,亦是“名流雅聚”的主要成员,她品味超凡,衣着时尚,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是公认的时尚领袖和世界上最优雅的女性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项链是卡地亚经典之作,宝石被雕成浆果、树叶和花卉的形状,灵感来自印度,配色是欧洲风格。1963年,法罗斯之女卡斯特加女伯爵将项链送回卡地亚,将其绳扣换为现在的搭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芭芭拉·赫顿是伍尔沃斯百货的继承人,在21岁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她不仅是美国社交界的名媛,也是“名流雅聚”的标志性人物,卡地亚的忠实客户。她收藏了法国玛丽·安东妮王后和欧珍妮王后以及俄罗斯大公夫人玛莉亚·帕弗洛娜曾拥有的珠宝。赫顿钟情于中国翡翠,她曾前往北京,购买了多款翡翠物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项链是赫顿与俄罗斯阿历斯·米德凡尼王子在1933年结婚时收到的礼物,由27颗透明度和光泽极高的翡翠珠串连而成,非常罕见,可能来自同一块原石。卡地亚应赫顿的要求,以镶嵌钻石和红宝石的搭扣取代了原本的搭扣,红宝石和翡翠的绿色对比鲜明。赫顿后来再委托卡地亚,以她提供的半圆形翡翠制作一枚与项链相配的戒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温莎公爵夫人华丽丝·辛普森对珠宝有其独特品味,珍藏了一些当时最为前卫的卡地亚珠宝,她积极参与卡地亚的设计过程,她的许多珠宝由卡地亚创意总监贞·杜桑参与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项链由温莎公爵特别订制,除了绿松石外,其他宝石均由公爵提供。1953年,他们在凡尔赛宫出席慈善舞会,公爵夫人便佩戴了这条项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世纪初,卡地亚开始制作饰以珠宝的手袋,作为女性的时尚宣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类手袋可装放小型物件,如香烟、化妆品和参加晚宴或其他社交活动时所用的配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更多女性走入职场,此类实用的手袋大受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创意总监贞•杜桑大大丰富了手袋设计的用材、工艺以及造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在1914年首度推出一款抽象豹纹设计,以白钻石和黑缟玛瑙装饰腕表,同年,路易·卡地亚委托制作一张珠宝展请柬,绘有女士与豹的图象,表明当时在设计与珠宝领域,美洲豹的形象日益受到推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昔日的上流社会女性难以想像,美洲豹这类掠食动物可以是她们配饰上的纹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创意总监贞·杜桑因其鲜明个性与自由的精神而拥有“美洲豹”的雅号,她将这种强悍的动物转化为卡地亚的标志性图案,也是女性勇敢、独立和力量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款胸针是温莎公爵夫人和卡地亚的经典珠宝,威猛的美洲豹蹲在精美的蓝宝石上,蓄势待发,胸针造型极具体量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虎纹饰的耳环、戒指、手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0至1940年代,珠宝设计出现了一种线条硬朗,带几何图案的新风格。卡地亚注重几何形状与体量感之间的和谐,将日常生活中的物件转化为设计大胆的立体珠宝,体现了当时流行的机器時代美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当时铂金的使用限于武器制造行业,珠宝师转用黄金制作珠宝。黄金的魅力令卡地亚创意总监贞•杜桑为之着迷,她鼓励珠宝师探索黄金的韧性和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扭卷、圆模雕刻、錾刻、雕刻等工艺,卡地亚制作了多款时尚黄金珠宝,其造型或是几何形状,或是来自大自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杜桑曾创作了一款表达爱国之心的胸针,胸针上被困于麓中的红蓝白三色鸟儿象征被德国占领的法国。胸针于巴黎卡地亚店中展出之后,杜桑受到纳粹的审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国解放后,杜桑修改了胸针的设计:打开鸟笼,让获得自由的鸟儿展翅翱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上,欧美上流社会的女性经常被喻为金丝笼中美丽的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对女性权益的倡导和交通的发达,令众多女性积极争取自主,勇于探索更广阔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的设计师们受到中国、埃及、印度、日本与俄罗斯等地文化艺术的启发,在珠宝设计上运用崭新的风格、物料与色彩,好奇尚异,产生跨文化灵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路易·卡地亚对波斯和阿拉伯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是法国最早的伊斯兰艺术收藏家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伊斯兰艺术和文化为卡地亚提供了创意灵感,是其现代风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元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东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被介绍给法文读者后,更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中东艺术与物品的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自波斯和阿拉伯世界的灵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1年,雅克·卡地亚前往德里,出席英国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加冕为印度皇帝及皇后的典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逗留印度期间,他首次接触到印度王公和王子。20世纪早期,印度王公经常前往欧洲,请当地珠宝商重新设计或制作他们带来的珠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受到这些交流活动的启发,开始为客户们设计印度风格的珠宝,印度贵族男性的配饰遂成为卡地亚女性珠宝的灵感来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欧洲对埃及艺术与历史遗迹的兴趣,可以追溯至18世纪晚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1883年来往于巴黎与开罗之间的东方快车的启航,让人们对埃及更为向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的帝政风格建筑受到气势恢宏的古埃及与古罗马建筑影响,而卡地亚亦经常将现代珠宝与古埃及元素融合,有时使用古物或其部件为女士创作出新颖的珠宝和配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世纪初的俄罗斯是欧洲时尚中心之一。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俄罗斯艺术和珠宝作品。卡地亚兄弟路易和皮埃等参观者对这类展品十分着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受到俄罗斯元素的启发,为女性制作了各种物件,如精巧的动植物造型饰物,深受客户喜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09年,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首演,随即风靡欧洲。舞团的服饰设计用色鲜亮,其舞美设计具有开创性,影响了珠宝和时尚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对俄罗斯芭蕾舞团所引入的新美学兴趣浓厚,也大胆尝试在珠宝设计中运用明亮的色彩以及抽象几何构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1850年代起,日本重新开放对外贸易,人们可以在巴黎和伦敦获得浮世绘等日本艺术品。从此,日本艺术成为许多欧洲珠宝师、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的重要灵感来源。卡地亚的一些作品见证了19和20世纪日本与欧洲之间活跃的文化艺术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文化艺术对卡地亚乃至全球女性时尚和生活方式有深远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的瓷器、玉器、纺织品的装饰工艺精湛,设计巧妙,激起了人们对中国的浓厚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设计师开始研究性、创造性地模仿中国的设计、图案、工艺和材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多件珠宝作品采用了凤凰图案,对座钟、耳环、手镯、吊坠等融入现代设计,使得它们犹如获得新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自中国的灵感,使卡地亚实现了一场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创意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世纪以来,卡地亚从为王室和贵族提供珠宝,转型成为服务更多人的珠宝商。冠冕曾是王室贵族仕女的尊有饰物,而今已经成为了时尚饰物,甚至可以为特定活动量身定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澳门赌王女儿何超琼的卡地亚珠宝藏品:冠冕,项链,手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著名影星林青霞的卡地亚珠宝藏品:冠冕,发箍,戒指,耳环,胸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电影明星刘嘉玲的卡地亚珠宝藏品:冠冕,戒指,耳环,胸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0年代,印度巴提亚拉邦王公布品德拉·塞恩勋爵带着他拥有的数桶宝石,来到卡地亚,希望珠宝师将它们重新镶嵌成为具现代风格的珠宝。1928年,卡地亚创作出这条典礼项链,主要由于部分宝石保留了原有的切割形状和纹饰,珠宝带有明显的印度风格,这套珠宝作为卡地亚工艺水平的力证,于1998年进入卡地亚典藏。珠宝中央的黄色主鑽原属于塞恩勋爵的父亲,但这颗钻石和其他一些主要宝石已遗失,因此,卡地亚工作坊对此套珠宝进行了修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上,珠宝曾分为男性或女性单方专属。1904年,卡地亚为男性设计了第一款名为Santos的现代腕表,以替代怀表。之后,卡地亚也为女性设计了小巧的腕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卡地亚设计了不少中性珠宝,让佩戴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不是按性别规范来选择自己的饰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由行动和旅行是现代女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20世纪以来电影中许多女性角色的一个特点。许多有影响力的女性,包括电影明星,因为工作和生活娱乐的需要,在世界各地旅行。一百多年以来,卡地亚便为勇于探索的女性创作了众多物件,它们既时尚又实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地亚与多位电影界的重要女性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卡地亚的标志性珠宝为女演员塑造魅力非凡的形象,并帮助她们诠释不同角色。银幕之外,这些珠宝亦讲述了她们人生重要时刻的动人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项链于2018年特别为电影《盗海豪情:8美千娇》制作,在电影中,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年度慈善晚宴中发生了一宗盗窃奇案。此项链是依照1931年卡地亚为印度纳瓦讷嘉邦王公占·萨希卜设计的项链来重新制作的。2018年制作的项链以卡地亚首位女性创意总监贞·杜桑命名,称为“杜桑项链”,特别向从事电影行业的女性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英国及美国女演员伊莉莎白·泰莱是1950年代最有名的好莱坞影星之一。她对珠宝极其热衷,数任丈夫都曾为她送上珍贵珠宝,尤以迈克·托德和李察·波顿为甚,在她的精美珠宝收藏中,多件出自卡地亚。此款卡地亚钻石和缅甸红宝石项链是陶德在泳池边为泰莱送上的礼物,被镜头记录了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国女演员茜蒙·仙诺曾获得多项殊荣,包括一项奥斯卡金像奖、一项康城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并两度获得金球奖提名。她在1940年代以母亲的姓氏展开她的银色旅途,以避免纳粹党因其犹太血统而对她展开审查。仙诺在银幕上的演出极其细腻感性,以此闻名遐尔。1959年她凭英国电影《金屋泪》的精湛演出,成为首位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法国女演员。在演艺事业以外,她亦因参与人道主义活动和对犹太人问题的关注而备受赞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莱坞影星嘉丽丝·姬莉是令人难忘的摩纳哥王妃,她的品格和影响力令摩纳哥得以复兴,重振声势。虽然她从影时间不长,但其影响甚为深远。在年仅25岁时,便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1955年的一次电影拍摄期间,她结识了摩纳哥亲王雷尼埃三世,一年后两人结为夫妇,同年姬莉佩戴着卡地亚订婚戒指出演她告别影坛之作《上流社会》。1950年代,这对皇室伉俪获得了许多卡地亚经典珠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玛利亚·菲利克斯被誉为西班牙语电影至高无上的女神。她的演艺生涯在1940年代展开,总共演出过47部电影。作为一位前卫创新的杰出女性,菲利克斯曾拥有一些特别的卡地亚珠宝。1975年,卡地亚为她创作了一款由两条金鳄鱼组成的项链,上面分别镶嵌两千多颗黄钻和祖母绿,此项链亦可拆分开变作胸针佩戴。据说菲利克斯曾将一条小鳄鱼带到卡地亚精品店,作为设计灵感。她对此项链非常满意,并向负责制作这件史无前例艺术作品的卡地亚工匠致以香槟致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国女演员米亚·法罗同时是一位人权斗士,她在1974年的电影于《大亨小傅》中演绎黛西·布沙南一角,佩戴了卡地亚1928年设计的爱情鸟胸针,角色布沙南的订婚戒指在当时引起了轰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多次获奖的美国女演员奥玛·花曼从影超过30年,是电影业界备受尊敬的演员。2016年她佩戴卡地亚的小鸟夹式胸针登上红地毯。此胸针是卡地亚特别制作,总共有994颗钻石,为战后推出的高级珠宝中独特的一款,体现了对世界和平的愿景,亦是自由、民族自豪感和大自然之美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厅8展出的卡地亚传世之作,全都是价值连城的珠宝,很值得一看。奢华的项链、皇冠,精致的胸针、手包等,美的不可方物,令人心醉不已。百样玲珑展现了中国和世界艺术对卡地亚的深远影响,也体现了香港故宫促进世界文明之间对话的重要贡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