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 者 学 伟</p><p class="ql-block">钢笔速写 学 伟</p> <p class="ql-block">谈速写的体会,我显然很不够格,群中画家高手如云,我也只是一个业余画者,大有班门弄斧之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自学过素描,水彩,水粉,油画,国画等画种,感觉好难。又很羡慕进过美院的专业画家。他们进行过扎实的基础训练,走出校门又一辈子在画画的领域里不亦乐乎的快乐了一生。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我就不同了,要为稻梁谋,要为五斗米折腰,要为生存而奋斗,唯一一次进美院的机会,也被领导以工作为由阻挡下来,一辈子不能干自已快乐的事,是很苦恼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业余画点画,主业是工作,不然就要饿饭。因此,画画总也不能坚持,有时十年也不画一张画。时间就这样飞快的转到了60岁,退休了,可以画画快活了,家庭的变故又来了。一晃70岁了,才想起过去的岁月总共只画过100张左右的速写,还不得其法。怎么办?</p> <p class="ql-block">活着干,死了算!在前年到重庆武隆避暑期间,才再一次拿起速写本,走进武隆森林写生。画下了二十多幅速写。这点速写那里够呀?离进步的要求还差得远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速写是每一个画者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愈好,其艺术水平越高。师从自然,你可以发现树的千姿百态,每一棵树都不一样,每一块山石也不一样,用画笔记录下来,这些场景就是创作的素材。每一个绘画大师都注重写生和速写。国画大师刘文西一生画了三万多张速写。雕塑大师钱绍武也画了数万张速写。对一些小场景中古树扭曲的形态也用局部速写把它画下来。刘海粟大师八十岁了还十上黄山写生。可见写生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速写从风景开始,树叶多点少点无所谓。山石多一笔少一笔也无所谓,练的就是造型能力,要练到眼到手到的功夫还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刻苦的画完了15本速写本。画了近千张的速写才觉得自已有了一点进步。但这还不算,花卉,山水,人物画中,人物画最难画。那我就选难一点的人物速写来画。不是说我多么喜欢人物画,而是它是我绘画中的短板,很困难,但困难算什么?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斗士干什么,人生下来就是和困难作斗争的。</p> <p class="ql-block">画人物从老人开始,老人的肌肉,骨胳特征鲜明好画,最怕的是画年轻美女,最不容易画好。一段时间就不画美女。这样每天作画二,三张,画出的人物也只有三分像。钢笔速写是落笔不改,需要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不好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曾经看过重庆一位知名画家给我朋友的母亲照着照片画过一幅画,这位母亲我很熟,但画出的效果也只有二分象,朋友不满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文西是画毛主席画得最好的,他一生致力于毛主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画,画过几千张毛主席素描,能达到形神兼备的地步,新版人民币的毛主席头像就是他画的。一个画家画一个人物能达到八分像就是高水平,要达到十分象就只有摄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又去画伟人速写,才体会到,伟人是群众最熟悉的,如果画不象,读者也不认可。在用钢笔画的前提下,画人物是“差之一毫,失之千里"呀。那一点没画好就走型了。困难是摆在那里的,不画,原地踏步,那你的画永远只有三分象,如迎着困难坚持下去,可能就达到五分象,六分象了。这就是坚韧不拔的好处。</p> <p class="ql-block">速写已经画到17本了,艺无止境还有很多的困难没有攻克。那么,是不是我的绘画就画好了呢?不是!恰恰是一大堆菜画,既无自已的风格,也达不到艺术的水准。接下来的事情就只好"生命不息,冲锋不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好的速写是什么样的呢?哲学大师黑格尔在论述绘画艺术时曾精辟地说:“一幅真实人物造像尽管忠实于自然,下过很细的功夫,却可以毫无生气,而出于名家之手的廖廖数笔的素描却远较生动和真实,因为这廖廖数笔抓住了真正有意义的起标志作用的特征,形成了人物性格的简单而却基本的全部形象,这就使那种工夫细,却忠实于自然而却毫无生气的作品在相形之下黯然无光。</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我的速写还差得很远,我的一堆画只是表明我有一种“坚毅坚卓”的精神罢了。</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谭学伟,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74年在空11军美术创作训练班学习。曾任《重庆理工大学报》美术编辑。作品多次在国内漫画大赛中获奖。在各种报刋和媒体上发表文章300余篇。从重庆理工大学退休。曾当过知青,工人,军人。业余爱好:读书,写作,绘画,书法,音乐,古玩及手工工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