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苏州博物馆新馆于1999年由著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贝聿铭小时候就住在离苏州博物馆一街之隔的苏州园林狮子林,他总将苏州视作故乡,这里也是贝氏家族的根基所在。贝老85岁才决定开始做苏州博物馆,他把传统和现代融合在一起,既把叠山理水,小桥凉亭的园林搬入馆中,又有很强的现代几何感…,贝老亲昵地称它为“我的小女儿”,并称:苏州博物馆是他的一部“自传”。</b></p> <p class="ql-block"><b> 不同于故宫的气势磅礴和西安的庄严厚重,苏州博物馆散发着一种婉约的江南水乡之美。以蓝天为画布,纯净的白墙、灰黑的调色仿佛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它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这白墙黑瓦里,蕴藏着江南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金秋华东行,我们慕名来到苏州博物馆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博物馆里游人如云,熙熙攘攘…</b></p> <p class="ql-block"><b>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将传统苏州园林的元素融入到博物馆的建筑中,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建筑的黑、白、灰色,形成粉墙黛瓦的建筑形象。在屋面材料的运用上,以“中国黑”片石取代砖瓦,切割成菱形体块挂在坡屋面上,并与墙身连成一体。</b></p> <p class="ql-block"><b> 白墙灰瓦、飞檐翘角,小桥流水,无一不在提醒你这是江南姑苏。</b></p> <p class="ql-block"><b> 贝聿铭先生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汲取了灵感,在景观设计方面以中国传统山水作品为蓝本,花园墙壁上别具一格的“片山假石”的设计,“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凸显了清晰的山石轮廓和山水剪影,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水墨情趣。</b></p> <p class="ql-block"><b> 框景是园林中常见的造景手法之一,利用门框、窗框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形成如嵌入镜框中图画的造景方式。</b></p> <p class="ql-block"><b> 与此同时,信步闲庭,不经意间看见白墙上的窗框——窗含四时景,大概就是苏州从古至今的浪漫吧。(下图1为网络截图)</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苏州博物馆内,常常会被一扇窗,或一道光线所闪射的美深深吸引。这是在屋顶上设计了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让光线以不同的角度洒进建筑内部,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精髓。(下图1~2为网络截图)</b></p> <p class="ql-block"><b>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延续了苏州园林的传统,同时在细节上表现前卫,将现代与传统形式的结合发挥的淋漓尽致。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b></p><p class="ql-block"><b> 除了绝妙的建筑,珍贵的馆藏文物更是数不胜数。馆内展厅有吴门书画、吴中风雅、吴塔国宝和吴地遗珍四个基本陈列。珍藏文物4万余件,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b></p> <p class="ql-block"><b> 镇馆之宝之一:宋代真珠舍利宝幢</b></p> <p class="ql-block"><b> 镇馆之宝之二: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b></p> <p class="ql-block"><b> 佛像,微闭的双眸透露出佛家的淡然,而双手虚捏的佛印又透露出一丝庄重,佛像背后破损的佛光又是在讲述历史所带来的残缺之美。</b></p> <p class="ql-block"><b> 在“吴中风雅”展厅的锦绣浮生单元,静静地立着清皇后朝服和朝褂各一件,尽显皇后母仪天下的华贵气宇和尊崇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期间,随处可见穿汉服的小姐姐,小朋友,可见苏州和汉服的配适度极高。</b></p> <p class="ql-block"><b> 苏州博物馆的西院为新馆区,忠王府为东院的老馆,忠王府是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的府邸。这里亭台楼阁,古韵悠悠,与西院的博物馆新院互为映衬,相得益彰。</b></p> <p class="ql-block"><b> 一叶见秋,阳光投射在梧桐叶上,我们也浸润其中,感叹姑苏金秋之美,苏博之精巧雅致…</b></p> <p class="ql-block"><b>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成为苏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众多游人,人们既是来看展品,又是来逛园林,或者说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其中最大的展品。</b></p><p class="ql-block"><b> 贝聿铭的一生和光同程,苏州是他的光源中心,他在西方拾起玻璃片,将光芒反射到世界。最终这些温柔的光,落在了中国,凝结成现代与传统融合的苏州博物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