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编辑 圆圆棱角</p> <p class="ql-block">坐着高铁去旅行,我们用心灵去感知世界,用脚步去丈量远方。一程旅途,几多美好,辛苦也并快乐着。闺蜜三人在洱海边渡过了两天悠闲的时光,一路再向西南去我们心心念念的极边第一城——腾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腾冲目前还无直达火车,我们从大理乘高铁至保山站,再从保山搭乘68元大巴车历经两小时到达腾冲,打滴滴30元前往和顺古镇住宿。</p> <p class="ql-block">客栈老板娘接上我们的行李箱进入古镇,古镇斑驳的巷子里,陡坡比较多,青石板路面并不光滑,万万不能自己拉着皮箱进来,坡陡且不平整,很费箱子哦。如果你来腾冲住宿可以选择和顺古镇,让客栈老板接一下行李,住在古镇不仅可以体验古镇生活,出行也比较方便。</p> <p class="ql-block">地处北回归线上的腾冲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以其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为云南打造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腾冲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腾冲县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腾冲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腾冲下辖的和顺古镇,是整个滇西唯一收门票的古镇,这里完整保留中国明清文化特色,之所以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腾冲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和顺古镇的人文历史真正让其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是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对和顺古镇的称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是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边陲小镇,上百幢明清民居保存完好,古镇民居大多为四合院,不少老房子都改造成了客栈,七大寺庙、八大宗祠依山傍水参差错落,被誉为民居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走在和顺古镇的老街老巷,手拂土墙、脚踏青石板,满目皆是古老民居和特色建筑,它们讲述着和顺的历史。时光的印记早已遍布古镇,承载了当地人的许多记忆。</p> <p class="ql-block">风华褪尽古巷老,民居古朴藏岁月。我们所住民宿的对面这家民宅,老板娘告诉我们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取景拍摄地,从外面看原始、古朴,隔着门缝往里张望,院内早已荒芜破财,杂草已爬出了墙头。</p> <p class="ql-block">影视剧中门口的这棵歪脖树依然还葱郁着。当年牺牲了无数远征军才换来了今天的腾冲,如果你来腾冲想追寻《我的团长我的团》足迹,不妨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住在古镇的几天里,每天都漫步于古镇街巷间,并不虚度时光,看看青砖、灰瓦、石板、照壁、祠堂...,总让人难忘,再看看小巷来往村民,看店铺里静谧时光...</p> <p class="ql-block">明朝年间,从四川、湖南等地而来的将士们,在这里驻扎屯边、生根繁衍,他们亦兵,亦民,亦商,亦儒。尽管在边陲,他们却坚守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敬祖忠效,重学识教,勤苦耐劳,才让这片土地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喜欢古镇并对古镇有情怀的人,喜欢看古镇里的人文历史,从中探寻当地的历史人文风情。逛古镇时走走停停,感悟下历史,体会那种从前车马都很慢感觉。和顺古镇,像一本泛黄的古书,每一条悠长古巷、每一个祠堂,都包含一段悠远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镇每一座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风格,一个因祖辈多福多寿而起的客栈名字百岁园,飞檐翘角,是一座纯实木的深宅大院。</p> <p class="ql-block">翘檐上带着历史痕迹的石雕顽强地昭示旧时的辉煌荣光,我曾看到这样一段话:“最纯粹的古镇,是完全去商业化,是斑驳甚至带点破败的,是安静到可以听出自己的呼吸声,是要沉得下心来体会的。”</p> <p class="ql-block">腾冲,这座被徐霞客赞为极边之城,低调、温暖、古朴、安静、祥和。古镇的街巷里,不经意间,便会瞥见那斑驳沧桑的古墙,青石铺就的小路,曲折悠长的古巷……,在这里,一砖一石一瓦,都在轻轻诉说着古镇悠久的历史,传唱古镇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巷子,是一条典型的土砖砌巷道,层层土砖垒起的院墙,巷道蜿蜒曲折,显得静谧而悠长。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路面早已光可鉴人。</p> <p class="ql-block">“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曾让我对这样一条充满意境的小巷产生了无尽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和顺是一个慢节奏的古镇,但也是一个适合早起的古镇,每天的早市不可错过。百年小菜街每天早上六、七点持续到中午,这是一条热闹非凡,充满了烟火气息的地方。卖菜的、卖水果的、卖各种本地特产的....,我们走在热闹的早市,到处是街坊邻居的熟络和悠闲,从她们的交谈中能够感受到和顺人的友善。</p> <p class="ql-block">舌尖上的味蕾留人心,古镇除了精美的建筑、深厚的文化,美食也是其中一绝。大救驾、土锅子 、稀豆粉 、松花糕久负盛名,是腾冲最为传统的小吃之一。已传承三代的寸大妈稀豆粉,绿色天然名小吃,深得各地游客的喜爱,央视曾做过专题报道。</p> <p class="ql-block">早餐6元一碗的稀豆粉丝滑可口,再加一根油条吃的满足,是舌尖上的力推美食。还有一道“头脑”的美食寓意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松花糕”是腾冲的小吃,拐角买松花糕的阿婆招揽着生意。松花糕以松花粉、红豆制成,上层是金黄的松花粉,下层棕色的红豆馅,铺展在绿色的芭蕉叶上,看起来色彩分明,吃起来软糯细腻、有种松木的芳香又有点药材的微苦,方方正正的松花糕慢慢地融化在唇齿间,一种让人难忘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镇青砖石板路上感受历史的痕迹,在满街的美食里,找地道的腾冲味道。</p> <p class="ql-block">在古镇的日子,逛逛小巷、看看田园风光很快便是一天。和顺古镇的日子总是宁静悠缓,缓得让人停下来不想走。</p> <p class="ql-block">午后的和顺远离都市,隐于山水,把静谧献给了远道而来的我们。夜晚的和顺便热闹起来,各种美味小吃摆满了街巷,晚上古镇上的人也多了起来,烧烤摊上尝尝烤鲜松茸、臭豆腐,烤牛肉片...</p> <p class="ql-block">阳温墩百年老宅小酒馆,小酌小品小自在。</p> <p class="ql-block">在和顺“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木门”就是对古镇最贴切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古镇中的建筑多为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呈现出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这些建筑物大多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融合了外来文化和本土传统,展现出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和顺小巷沿着和顺古镇三合河而建,由很多古建筑组成,其中有总兵府、大马帮博物馆,走夷方馆等老宅,正是这些古朴与典雅的建筑风貌,才增添了我们品人文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丝路马帮凝固在和顺成为雕塑,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古时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香醇的马帮烤茶将一把糯米,三五颗红枣放入预热烘干的土罐中,待米烤黄发出糯米的醇香时放入普洱毛茶和少许铁皮石斛,待茶叶膨胀发黄茶香四溢时,迅速冲入沸水,发出闷响,像炸响的春雷,喝上一碗马帮烤茶,温润养胃,消除疲劳。当时喝马帮烤茶也寓意马帮财源茂盛、六畜兴旺,驮运顺畅。</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镇里,一种久违的静美、祥和瞬间让你褪掉身上的风尘仆仆,没有川流不息的人流,没有喧嚣的车水马龙,有的只是,桃花源般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滇商馆</p><p class="ql-block">和顺地处西南丝绸古道枢纽,一代代和顺人从这里“走夷方”,是面向南亚第一镇,汉文化、南亚文化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是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的侨乡。</p> <p class="ql-block">走夷方馆</p><p class="ql-block">腾冲靠近缅甸,腾冲出名的玉石就是缅甸玉,又称翡翠。和顺有句俗话叫“穷走夷方急走厂”,和顺的男儿到了十几岁就开始“走夷方”。</p> <p class="ql-block">腾冲不仅是著名的侨乡、还是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这里是翡翠加工贸易、翡翠集散地,在和顺有六百多年的翡翠史。凭借最靠近缅甸翡翠原产地的优势,翡翠带来的是腾冲的商贸繁荣。</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为清末腾越镇总兵张松林老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和顺是一个坚韧又充满温情的侨乡。和顺男人“走夷方”,为了家中的妇女洗衣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从清光绪年间,逐步沿河堤修建了6座形态各异的洗衣亭,洗衣亭也被称为和顺最独特、最温柔的公益建筑。是和顺最特色、最温柔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清幽的三合河环绕着整个古镇,一派田园水乡之感。夕阳西下时,到野鸭湖畔散步,看零星的野鸭戏水,看稻草人河中垂钓...</p> <p class="ql-block">腾冲有天独厚的自然美、也有底蕴浓郁的文化美。和顺家风文化长廊位于野鸭湖畔,错落分布了二十多组精心设计制作的石雕时刻,浓缩介绍了和顺家风文化的故事,走夷篇、励志篇、孝道篇等篇目集中展现了和顺历史上的道德楷模、文教先贤、抗日英烈、爱国典范等,这是一个展示和顺优秀家风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和顺自古有着崇智尚学的风气,遵循“富贵难传三代,书香可继百世”的祖训,可以称得上是西南边陲的书香故里。</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里。古镇里有刘氏宗祠、李氏宗祠、还有中西合璧、独树一帜的寸氏宗祠等等。</p> <p class="ql-block">刘氏宗祠建于清,建筑临溪傍水、布局错落有致、风格精致典雅,拱桥上斑驳已辨不清眉眼的石狮子见证着宗祠的过往。宗祠内有目前国内最大的神龛,宗祠内匾联、题词比比皆是,展现和顺宗祠文化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是一部厚重史书,这里风光旖旎,民风古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古镇了解了和顺人爱思奇,出生于和顺李家大院,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老宅现在为艾思奇纪念馆,内部是他的生平展。</p> <p class="ql-block">一座傍水依山而筑的元龙阁,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背靠青山,面临绿水,宛若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古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绵延数里,多为明清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一门三巷生和气,百代千秋存古风”。和顺古镇历史与人文的积淀,并未被岁月的长河所淹没,而是在时光里越发精彩。</p> <p class="ql-block">和顺人悠闲地过着他们自己的柴米油盐,一点也不张扬。悠然行走于乡村土道上,那浸透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景色会让你产生置身世外的悠然。</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一屋一瓦,一桥一水,一花一树,都蕴含着浓郁的古朴之风,像是一幅悠闲怡然的古镇风情画卷。</p> <p class="ql-block">夜晚步入小巷里,看历史烟雨,感悟和顺绵延的历史、和谐的村庄、质朴的人们在这里自然的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新的一天再走走双虹桥,两座跨河而建的石拱桥,它是进入和顺最先进入眼帘的风景,是每一位游客的必经之桥。两桥形如双虹卧波,故名双虹桥。</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便位于风景如画的双虹桥畔,和顺图书馆是一座乡村图书馆,已经近百年历史,是一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和顺图书馆是本乡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的乡村图书馆。现已纳入公共图书馆建制。馆内藏书较为丰富,内有胡适、熊庆来、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被誉为中国乡村最大的图书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书馆与隔壁一墙之隔的文昌宫可谓珠联璧合,构成了和顺独有的村落文化,难怪这里历来被喻为“和顺文化的摇篮”。古镇穿越了六百年的岁月,不乏美景,亦不缺书香。</p> <p class="ql-block">宛若江南水乡的古镇,这里有田园风光的唯美、小桥流水的别致、历史文化的韵味、和顺和谐的民风。</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几道高耸庄严的牌坊,精美的牌楼,每一个牌楼都有着古雅的名字,悠然而立。漫步在这些古老的巷道中,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头,满池塘的荷叶随风摇摆。晨曦中、夕阳下在古镇漫步,品味着古镇古朴的韵味。来和顺体验了集市生活,品尝了特色美食,感受到了古镇的魅力所在。古镇让人回味无穷,和顺是一个有故事的小镇,一个能折射中国文化、积淀历史遗迹的百年古镇。</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如其名一样:平和,温顺,清溪绕村,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是文化万花筒,当地文化和外来文化得以融合,和顺是一个去了之后,还能细细回味的古镇。来吧!来腾冲去感受它的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