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极球理念溶入太极拳中

南航太空人许金玉

<p class="ql-block">  要把无极球练到较深的程度,不是用手臂去转动滚球,而是要用整个身体、用内劲、用内气去推动球。</p><p class="ql-block"> 要含胸拔背,把整个球包裹在怀里,用身体产生的三种波:蛇形波、蚕行波和蠕动波去旋转球,随着球的滚动,全身也一动无有不动。</p><p class="ql-block"> 球在运行中拉伸了筋骨、按摩了五脏六腑,气血往里收,疏通了经脉、增强了内力、提升了阳气、智慧了大脑。</p><p class="ql-block"> 练无极球时,怀里有球,从有为到无为,练到最后,怀中之球好似消失,与人体之球溶为一体,整个人在缠绕、旋转。</p><p class="ql-block"> 练太极拳时,怀里没球,只讲圆运动、走弧形,仅是在二维空间运行,如将“球”的理念融汇到太极拳中,就有了三维空间的运动体验,会产生有一种新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在练杨式太极拳时,也时时注意抱球,但从来没有想过把这支“球”在怀里滚动、旋转。基于拳中的拳架,有的动作根本不可能让球在怀里“滚”,而只是“抱”着而已。</p><p class="ql-block"> 但只要观点改变,以意行气、以气转球、螺旋缠绕,怀中这支“无极球”随着每个动作的展开,无时不刻地在缠绕旋转,或顺缠或逆缠、或顺搓或逆搓、或前搓或上搓或下搓……,含胸拔背、球不离怀,有时与宇宙之球交融,有时与大地之球亲吻,怀中“无极球”与人体之“球”溶为一体,天地人三球合一,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同样在太极拳中要运用“三种波”,在松静的基础上逢动必沉、逢转必沉、逢定必沉,利用势能的变化,转变成动能的变化,推动怀中之“球”旋转。</p><p class="ql-block"> 人可分上、中、下三部分,行拳时,上为“行云”,下为“流水”,中部则是缠丝,不论是行云还是流水,均在腰胯的缠丝上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无极、太极源远流长,有为搏击而练,有为表演而练,有为健身而练。我等近80之人只为修身养性而练。随着时光流逝,人体阳气逐渐减弱,疾病上身,免疫力下降。为此要从精血上对人提升阳气。提升阳气从三个方面入手:正确的卫生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锻炼方式。这里只讲一讲锻炼,虽然都在练太极拳,但许多人内气都外泄了,更谈不上内养,这是在耗精血。要内养要遵照太极理论结合一招一式去体悟,今天就不展开论述了。</p><p class="ql-block"> 以上观点只是自已在锻炼无极球与太极拳中体会到的,虽然自已从小学时代就开始练外家拳,30岁开始练太极拳,从未间断,但仍在不断探索、学习,永远在路上。愿与志同道合者携手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