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记忆·西安50年代的老建筑

尹义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安人民大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安人民大厦为陕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1953年11月建成开业,建筑风格中西结合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庭院式宾馆之一。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三星级涉外饭店。是中国旅游饭店协会会员饭店,陕西省省级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单位。大厦座落在古城西安市中心,东临繁华商业街,西临省政府大楼,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8万平方米。由古朴典雅的民族风格建筑和华丽别致的西式格调相结合,并以古典式园林作环衬。楼阁耸伟,庭院宽敞,景色幽雅,交通便利。建筑特色人民大厦整体规划上,实现了中国古典院落的中轴对称布局与西方古典进行了结合。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和体现!人民大厦,有着欧洲古典主义的构图原则:环形路网、圆形喷池、回形连廊等,皆具有欧洲古典巴洛克的手法。细部装饰上,雕刻着卷叶草、西番莲花枝草蔓、麦穗等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图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安人民剧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安人民剧院为陕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1954年建成,位于西安市钟楼附近北大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座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西方典雅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完美典范,也是的西安市标志性建筑及这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重要品牌。建筑历史1952年从延安搬迁到西安的西北文艺工作团(现陕西歌舞团),还没有专用演出剧院。便在当时的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委会的支持下,申请财政拨款100多万元,于北大街原长安大剧院旧址上,决定重新修建一座代表新中国文化特色的剧院。1954年5月,人民剧院作为西北文工团的剧场,正式建成,段绍嘉题写了院名。西北建筑设计公司(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负责设计,陕西省第三建筑公司承担人民剧院项目建设。2003年,陕西省发改委投入3600万专款立项正式整修。初建人民剧院的陕西省第三建筑公司再次承担了为期两年的整改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安报话大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安报话大楼又称西安电报大楼,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1959年动工兴建,1963年竣工使用。该建筑由Ⅰ段塔楼和Ⅱ、Ⅲ段,东南两翼三部分组成,Ⅰ段主体8层,为短、微波系统,顶层建有5层方型塔楼,四面嵌设时钟,每小时报一次,播报音乐为《东方红》响彻市中心,总高62.5米,外墙统为米白色,为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简介西安报话大楼又称西安电报大楼,与1958年建成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姊妹建筑,是当时西安的电信通讯枢纽,也是当时西安城内最高的建筑。它位于西安北大街西华门十字东南角。1963年建成的报话大楼,在60年代的西安建设项目中独树一帜,是规模较大的西安最高的一幢建筑。是继北京报话大楼之后新建的三幢(郑州、广州、西安)报话大楼中最成功的一例,被称为北京报话大楼的“姊妹楼”。在许多现代建筑林立而起的今天,西安市民对报话大楼的钟表仍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安邮政局大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安邮政局大楼,1958―1960年建筑,位于西安市中心的钟楼盘道东北角。A区:主体建筑四周外延5米。B区:A区外延10米。2014年6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西安邮政局大楼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2月,被列入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辑制作:尹义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12月10日周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