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古印章里的故事

香信

<p class="ql-block">  近日,王帅兄发来一张古印章照片,说是章子是父亲所赠,从爷爷那传下来的。形状为方锥体,底面为正方形,顶部有圆孔,携带时穿绳用的,重约15克,纯银质。让我看看是祖上谁的印章?现分析如下:</p> <p class="ql-block">古印章照片</p> <p class="ql-block">用手机后镜拍照,印章的真实姓名可见:</p> <p class="ql-block">把印章分为三部分,右边是王字,左上是叵字。</p> <p class="ql-block">把左下边的字分为上、中、下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上边是个宝盖头,中间是一个圆加一横,有毌穿之势,试理解为毌(guan)字,下边像个貝壳,视为貝字,把上中下拼起来就是繁体字“實”字,简体字为实字。那么这个章子的主人就叫:王叵实。叵:古汉语中读入声。叵和笸箩的笸同音,按方言读笸音就对了。</p><p class="ql-block"> 印章是由王维林传下来的,王维林是三门王俊万的后代,顺着这个线索往上溯源。 王全有三子,长子王俊尚(珠小子)、次子王俊千(二珠子)、三子王俊万(三珠子)。王全共有七个孙子,就是实字辈,有啦实子、富实子、实有子等。</p><p class="ql-block"> 王俊万(三珠子)有二子,长子王洸(富实子),次子王潣(在王全的碑上发现),王潣(ming)就是实字辈的其中一个,王叵实就是王潣的小名。</p><p class="ql-block"> 王洸(富实子)有二子,长子王维山,次子王维林。王维林是王叵实的侄儿,王叵实是王维林的亲二爹。</p><p class="ql-block"> 王叵实的印章是如何到了王维林之手? </p><p class="ql-block"> 王叵实只有一女,远嫁他乡,试想一下,王维林对二爹照顾有加,并给他养老送终,那宝印落入其手就很自然了。但不是赠与,是在收拾遗物时所得,因为从未见过二爹有印章,也不认识印章上的字,所以就不知道是谁的印章,只是当古懂一辈辈传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有的人的名字很简单,也没有什么讲究,只要顺口、能叫应就行;有的人的名字承载了父母对子女的希望。王俊万(三珠子)给二儿子起名“潣”和“叵实”,有什么希望呢?</p><p class="ql-block"> 潣:水缓缓流动的样子。叵实:取扑食之意,形容词,敏捷的意思。现实生活中关于扑食的词语有:“没你的事,你扑食甚哩!”,“不称脑袋你瞎扑食”,“你个扑食野鬼”,这里的扑食是贬义词。还有成语“饿虎扑食”:是迅猛的意思,出自《西游记》。还有“猛虎扑食”是武术中的一个套路动作术语,意思是敏捷、一招制敌、一击取胜。</p><p class="ql-block"> 王俊万(三珠子)给儿子取名扑食,希望儿子遇到的水是缓缓流动的样子,遇事能敏捷、能扑食,他究竟经历过什么? 从王潣(王叵实)出生前发生的两件事,可以走进父亲三珠子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 第一件事:“三珠子跳大石涧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话说三珠子年轻时,在一个风清日丽的夏日,起晌时分,就匆匆给驴备上木头驮桶,手提大砂盆子,赶驴下河驮水,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大步流星向河边走去,边走边还不时的揉揉瞌睡眼,迷迷糊糊就下了河。河水断流,得去大石涧龙头一个叫石旯旮的地方才有水。到了水边 正端着砂盆子重复着舀水灌水的动作时,突然发现上河槽发下了洪水,因河道深远,只要上河有雷雨,晴天发大水也是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 洪水来势凶猛,不容迟缓,于是他就敢快吆喝毛驴离开这里,哪曾想这驴是喊也喊不动,打也打不动。是弃驴逃生?还是继续赶驴离开险地?思想上在极力的打架;有钱人会想:“家有千万四条腿的不算”。但穷人会想:“大牲口是家业的一半,一但失去,种不进去收不回来,粮食从哪来?生活没了着落,穷苦潦倒就难以翻身”。他是后者,实在舍不得这头毛驴。</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时驴也看不清来时的去路了,所以站在原地纹丝不动。说时迟那时快,水头儿就来到了身边。此时他再也没有逃生的机会了,便举起砂盆子,“刻你妈的逼哇!!”恨恨地砸在了驴叾塌骨上,迅速爬上了两米多高的河心石上,他心爱的毛驴瞬间消失在了大浪中。这时他又心疼又害怕,心疼的是:</p><p class="ql-block"> 含辛茹苦把钱攒,</p><p class="ql-block"> 买头毛驴来种田;</p><p class="ql-block"> 哪知灾祸从天降!</p><p class="ql-block"> 一水回到几年前。</p><p class="ql-block"> 害怕的是:能否回家自己说了不算,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消失在洪水中,家里还有妻儿老小等着哩。此时此刻,他是多么的无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神灵能保佑,看不见摸不着,那神灵又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 从石旮旯滴水到大石涧的垂直距离足有三十米高,洪水飞流直下,击起百米高的泥雾笼罩在空中,泥腥味扑鼻而来。眼前能见度极低,周围什么也看不清,他多么希望河边能有人看见他,能搭救也好,不能搭救也罢,起码得给家里人一个交待呀!</p><p class="ql-block"> 大浪击石溅起了水花,泼撒在身上,冰冷的直打牙磕。泥水裹挟着巨石撞击得青石河床隆隆作响,震耳欲聋,恐惧使他浑身不由得直打哆嗦。泥水溅湿了石头,湿滑的让他实在站立不稳,他蹲下身子,用颤抖的双指抠住石头缝,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两眼直勾勾的盯着那上涨的水位,希望大水千万不要再上涨。</p><p class="ql-block"> 片刻水漫过了石头,一个大浪打来,他再也坚持不住了,猛吸一口气,纵身一跃,跳入了大石涧的惊涛骇浪中……。</p><p class="ql-block"> 人在大自然中显得那么脆弱,那么眇小。老天爷无情的给三珠子关上了那扇求生的门。</p><p class="ql-block"> 此时,又给三珠子开了一扇重获新生的窗。 “灰头杏脑!你下做甚来兰?”两个白胡子老头边下棋边问。“嗯…嗯…”“有啥事快说!”“我…我的驴也刮走兰!”老头待搭不理的瞅了他一眼,继续下着棋。好一会儿才说:“快上去哇!你的驴已经在河畔上了。”他在惊魂中总算有了点安慰,只觉得屁股上有人推了一把,就把他贯在了泥滩上。他用双手在脸上摸了两把沤泥,终于换了口气。</p><p class="ql-block"> 毛驴果然还在,就在水畔上悠闲的吃草了。他叹了口气:“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要是当初扑食得欢点,弃驴逃生,直接到这里牵驴可好!下死人了!”惊喜之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被洪水脱了个尽光,他荒忙环视了一下四周,幸亏旁边没有人。</p><p class="ql-block"> 他麻利地牵着驴,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了那个要命的鬼地方,顺河回到了村子的对岸,等待洪水的退去。边放驴吃草,边躲到驴的背后窥视着村子里的动静,看是否有个合适的人,送上一腰裤子,等水跌了,好体面的回村了哇;边张望边思索着:要是水能迟下来一锅烟功夫,我就离开河槽上村了;要是水能早下来一锅烟功夫,我就把水给闪过去了。老天爷可真会捉弄人!正在这时,他突然觉得,一丝不挂好不自在,老是觉得有人在暗处看他的笑话,便“实他”了一声,显然是在骂谁了,不是骂老天爷处事不公,险些让他送命,还给他难堪;也不是骂驴,给他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是在骂自己了。一拍大腿,“罢罢罢!在家吃上一锅锅烟再走,还能有这事……?</p><p class="ql-block"> 他是什么时候回村的,怎么回去的,谁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三珠子跳大石涧一一万般(bie)无奈”歇后语的由来。 </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啦实好奇“拾狗链”,引来弟兄习武缘。</p><p class="ql-block"> 啦实子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十二、三岁就开始替大人放羊了。一天,赶着羊群走到梁上,隔沟望见对面的“烂窑墕子”(老祖宗废弃的旧社窠)有人在打武,踢得一炮黄尘,如饿虎扑食。好奇心理不由得走了过去,看看究竟。</p><p class="ql-block"> 去了此地,不见了人影,崖畔上有件衣服,衣服下边有一抱蕉蒿。显然有人在砍柴。蕉蒿下面藏有一件明晃晃的东西,拉岀来一看,是个拴狗铁链子。磨的光明油光明油,十分喜欢,爱不释手,一番思量后,决定还是先拿回家玩玩再说。</p><p class="ql-block"> 啦实子回到家后就玩起他那心爱的宝贝,大人见儿子捡回一根拴狗链子,也没有在意,因为狗丢链子是常有的事。就在这时有莫生人敲门,就是为了链子而来。原来这人发现物品丢失后就踩着踪迹找来了。</p><p class="ql-block"> 进门后,说明了来意,生怕吓着孩子,操着外地口音轻声地说:“小朋友!把那个链子还给我吧,那是我的,是练功用的,那叫筒鞭,给你也没用。”大人听了介绍后接过筒鞭递给了莫生人,愧疚地:“对不起!小孩子不懂事,麻烦你了!”“没关系!以后我会教他武功的。”说罢,莫生人就消失在了夜色中。</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莫生人没有失言,天天来给啦实子传授武功,什么猴拳、大刀术、棍术、筒鞭术,徒手擒拿术等等,原来莫生人是个外地人,是跟当地官员发生了口角,就不慎失手闹下了人命,官府通缉并捉拿他,无奈才隐居于此躲灾避难。功夫非常了得。</p><p class="ql-block"> 啦实子是王全的长子长孙,七个实字辈叔伯弟兄中,年龄最长。小兄弟们看见大哥练武很好玩,个个跃跃欲试,十分喜欢。</p><p class="ql-block"> 在 给啦实子教武功的过程中,人们看见莫生人教的很有诚意,孩子们对武功也很有兴趣,就索性将他请回了村,供他一切生话所需,为的是能给实字辈的几个小孩子一并传授武功。</p><p class="ql-block"> 果然不负众望,天天能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农闲时节村里更是红火热闹,全村的大人们围成个大圆圈,充当拉拉队,在外边给孩子们呐喊助威。莫生人教的尽心尽力,孩子们在练对打时,对破招、拆招学的兴致勃勃。大人们在外边叫好声不断,对什么:“贯拳、劈掌、踢腿、扫堂、跨叉、护耳、猛虎扑食”等攻防术语如数家珍,不由自主的在外边跟上孩子们还比划比划。</p><p class="ql-block"> 时间已到了王叵实岀生的时侯,三珠子对儿子叫啥名字早已“胸有成竹”,为了使儿子能吸取自已的教训,就起猛虎扑食的“扑食”,希望儿子遇危险能敏捷,能扑食的欢点,能化险为夷。并请识字人取个官名,他的意思是:得取一个带有水字傍的名字,但水不能流的太大,平缓一点才行,与大石涧的惊涛骇浪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根据他的意思,识字人就给起了个“潣”的名字,寓意一生平安,因此王潣(王叵实)这个名字就产生了。</p><p class="ql-block"> 叵实子长大后,聪明伶俐,讨人喜欢。逐步也加入了六位哥哥练武的行列。经过年复一年的苦练,个个身强体健,武艺高强,远近闻名,素有:“戏皇家(jie)说不得话,草家坪家(jie)打不得架”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打不得架”这个词语用的有点不恰当,给人感觉好像草家坪人爱打架,其实不然,草家坪人从来不无理取闹,没有无缘无故首先出手打人的先例,只是为了强身和自卫。就这些,足以让刁人的闻风丧胆,不仅不敢去草家坪耍泼,就连红崖峁村的人还曾沾过啦石子大名的光哩!</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红崖峁村来了一个刁人的,访到一家有钱人家,进门二话不说,直接开门见山要借银子,说得到好听!素未谋面,这哪是借?分明是抢!这人听见话音不对,灵机一动,急中生智说:“啦实子刚锁上柜子出去,你等等,我这就给你叫他去!”拨腿就跑,刁人的也霎时不见了踪影。</p><p class="ql-block"> 他俩为什么这么着急呢?一个是怕刁人的话不投机起了歹念,好汉不吃眼前亏嘛!一个是“啦实子”的名字如雷贯耳,怕要了他的狗命。其实那贼人只听过啦实的大名,未见过其人,作贼心虚也不敢见,更不知道是哪个村的。假借威名化解了一次刁人危机。</p><p class="ql-block"> 走口外谋生的人们,经常有在沙蒿林被抢劫的事件发生,辛苦一年,秋后回家时性命难保。所以有好多人就想到了草家坪的实字辈弟兄。每到过年,就络绎不绝与实字辈弟兄做约定,就是秋后从后套(内蒙古的临河、陕坝、五原一带)往回接银子的事谊:具体到时间、地点、风险承担、报酬多少等事项。</p><p class="ql-block"> 轻差事,重担子,风险也可想而知,每一次接银子,家里人总是提心掉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次不仅给人们带回了劳动果实,还带回了与“响马”(刁人的马队)搏斗的惊险动人故事。靠功夫挣点辛苦钱,虽说不是大发大富,但也生话的有滋有味。还很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弟兄们也很有成就感。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书写着他们的“走口外”史。</p><p class="ql-block"> 那个传授武功的莫生人,对草家坪人有恩,和草家坪人相处成了亲人关系。遗憾的是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听老人们说草家坪从历史上就是一家村。但留存到现在的同治年间“纳银粮花名表”中,有个叫郭天旺的人名,不知是不是此人,从时间上看是相吻合的,但没有更充分的证据表明就是他,还需进一步考证。</p><p class="ql-block"> 啦实子是父亲的亲爷爷。 “三珠子跳大石涧”和“啦石子 的成长故事”情节由父亲40年前口述,今天分析古印章时回忆整理。</p><p class="ql-block"> 啦实子官名王沂,岀生于1832年,卒于1905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享年74岁。叵实子生卒年不祥。七弟兄中,啦实子最长,叵实子最幼,叵实子比啦实子大约小十几岁。以上两则故事是发生在170多年前的真实故事。</p><p class="ql-block"> 草家坪村在文革前,偶尔还能看到长辈们传授武功的身影,文革后,在破四旧的形势下,再也没有人敢显山露水。武功只传了四代人。</p><p class="ql-block"> 因水平有限,缺点难免,请家人们批评指点。</p><p class="ql-block"> 印章分析人:王占庆</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3.12.10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