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2年2月,我有幸被借调到盘锦一打三反工作组。我们工作组成员是三结合,即有当地干部,五七战士和知青组成。我在工作组工作九个月,但工作组经历却让我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我们工作组组长叫刘桂芹,是我们农场的党委常委,妇女主任。她的年龄仅十九岁,比我大一岁,却是农场铁嘴强人。她工作大胆泼辣,却有工作方法。她能把党龄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土改老干部批评的痛苦流涕,心服口服。</p><p class="ql-block"> 但她也有柔情一面,她平时和我们唠家常,和蔼可亲。她问过我,你有什么理想,我说想参军。她笑着说,这太好办了,我送你去,每年我都是征兵小组组长。我真感到这样平易近人领导真好。我爱穿一身黄衣服,身材匀称,举止稳重,很像军人。她很愿意带我工作或走访。我仿佛就像她的一个警卫员。有一次,她去她姐姐家,看见她姐抱着孩子还在缝衣服,她连忙过去把衣服缝完。我感到铁女人也有柔情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工作组有一个五七战士大哥,他是辽宁歌剧院演员。叫赵瑞章,他在歌剧《江姐》里扮演华为,一去他家就能看见他在江姐里的剧照。他唱歌嗓音非常好,平时大家让他唱歌,他就拿出来一个铜的小音叉,放到手上敲一下,再放到耳朵听一下。开始唱歌真是声音洪亮,高音部分把屋子震的嗡嗡作响。真有余音绕梁三日感觉。我跟他关系很好,经常去他家,她爱人姓冯,孩子叫赵阳,都欢迎我去。</p><p class="ql-block"> 工作组还有一个辽宁大学毕业生,叫张学胜。自己称《随军家属》,是陪爱人一起走五七的。他爱人就是东北赫赫有名的章之宝,西哈努克来沈阳专门请她回沈阳去唱歌。他是一个文人,却不拘小节。有一次,我和他搞外调,住在盘锦旅社。他竞和服务员吵了起来,我连忙过去,原来他和服务员聊天,问人家多大年龄,人家告诉他26岁,他问人家有几个孩子,人家说你会不会说人话,人家是姑娘,还没有结婚。我知道了原因,就连忙过去道歉,并给服务员连鞠三个躬,给服务员弄的不好意思了。说你看这个小弟弟,比你都会说话。</p><p class="ql-block"> 工作组还有一个温馨的阿姨,她叫柳春。苗条身材,人也美。她会关心人,也爱唠家常。给我讲了很多人生哲理,是我人生道路的好导师。在我参军和上学二个机会一起来的时侯,我不知道那个好的时侯,她告诉我,你年龄小,还是去上学,参军得二次分配。我听了她的话。事实证明是对的,我们青年点去参军回来工作都不如我。</p><p class="ql-block"> 柳阿姨的爱人是全国著名的作曲家刘炽。他谱曲的《阿诗玛》,《英雄儿女》,《让我们荡起双桨》家喻户晓。他个子不高,挺清瘦。但说话风趣幽默,经常来我们工作组聊天。他爱吸烟,每次来都给我们发烟,边发边说,拉拢一根,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见我不吸烟,就说小伙子,有出息。我很爱听他聊天,我从中知道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他给我们农场做曲的《向阳农场之歌》我一直保存着。</p><p class="ql-block">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的音容笑貌仍然在我脑海里记忆深刻。碰到熟人我就打听他们的消息。我们工作组组长刘桂芹后来调到盘锦市公安局工作并在那退休。赵瑞章回到沈阳歌剧团不久,因病英年早逝,太可惜了,人才啊。其余的都失联了,我默默祝福他们,好人一生平安,祝他们全家幸福,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封面就是著名作曲家刘炽给向阳农场做曲的向阳农场之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