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一中俄两地纪念十月革命中国红鹰团任辅臣牺牲105周年 (高先中 胡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月革命把政权交给了苏维埃,并通过苏维埃把政权交给了被剥削的劳动阶级,这引起了剥削者的拼命反抗,而镇压这种反抗的过程表明,十月革命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任辅臣同志是勇敢的战士,杰出的华工领袖,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他创建的红鹰团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伟大的功勋,苏俄人民不会忘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风从东方来》中,列宁谈十月革命国际团任辅臣烈士与中苏革命友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彩色宽银幕电影故事片《风从东方来》</span>拍摄于1957年,195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献礼公映。该片是中苏首次合作的故事片,通过一种新的视角,展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生活,讴歌了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苏联元帅戈利科夫与苏联《公社社员报》刊发的任辅臣牺牲讣告</span></p><p class="ql-block">苏联元帅菲利普・伊万诺维奇・戈利科夫(1900-1980)年轻时作为宣传员,就战斗在中国红鹰团,著有《红鹰(1918—1920年日记摘录)》《在莫斯科会战中(—位指挥员的札记》《进攻中的第10集闭军》等著名战争回忆文献。</p><p class="ql-block">对于中国红鹰团的最后一战,菲利普・伊・戈利科夫元帅这样追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维亚火车站,白卫军包围了我们团。战斗进行了一夜,从始至终,我的战友没有一人被俘虏,没有一人求饶乞怜。因为红鹰团骁勇善战、战功赫赫,与敌作战中牵制、耗费了白卫军大量的精力和兵力,所以高尔察克白卫军特别仇恨中国红鹰团,认为我团是东线战场上最大的敌人。也正因为如此,此战,我的战友们牺牲时,状况异常惨烈……</span></p> <p class="ql-block">1989年11月2日,苏共中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在苏联驻华大使馆,隆重举行仪式,向十月革命苏联红军中国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烈士追授红旗勋章,<span style="font-size:18px;">任辅臣烈士之子任栋梁代表烈士家人接受勋章。</span></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9日,是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烈士牺牲105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中国辽宁省铁岭市和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下萨尔达市分别举办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铁岭市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纪念馆内景</span></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9日,在任辅臣烈士出生的家乡——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镇西堡镇河夹心村,中共铁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璐、镇西堡镇党委书记毕春雷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铁岭红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大为、河夹心村党员代表、镇西堡镇中心小学师生代表在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纪念为无产阶级革命奋斗终身的革命先烈任辅臣同志牺牲105周年。</p> <p class="ql-block">2023年以来,铁岭市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人员已经超过两万人次,在该基地“启航讲堂”、纪念馆展厅、基地广场宣讲党课和英雄故事数十场。</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25日,铁岭新区实验中学郭蕾校长带领500余名师生参观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任辅臣纪念馆馆长张继承为师生们宣讲了任辅臣烈士的不朽功勋。5月28日,铁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负责人与家长及孩子们一起认真参观学习任辅臣烈士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8日上午,中国医大一院放射科30多名党员在铁岭县医院姜院长的带领下,来到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大家表示,主题党日活动非常成功,没有想到铁岭市还有任辅臣这样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英雄。</p> <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4日,铁岭市市领导带领政府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参观学习任辅臣烈士的光辉事迹。</p> <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12日,辽宁大学与辽宁省中俄友好协会组织辽宁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等一行30余人,来到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张继承馆长介绍任辅臣当年为苏联十月革命所做岀的丰功伟绩,使留学生们更加珍视中俄之间的传统友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共建党百年,新华社《参考消息》2021年5月27日第十版独家整版刊文: 《高擎十月革命旗帜的中国旗手一一记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span></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初,任辅臣与张含光这对革命伉俪舍小我为大我,以热血和生命践行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105年前的11月29日,在天寒地冻、白雪皑皑的乌拉尔地区,任辅臣率领中国红鹰团将士为保卫十月革命胜利果实,弘扬国际主义精神,浴血奋战,将一腔热血洒在异国他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铁岭市龙首山革命烈士陵园</b></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9日,铁岭市银州区举行任辅臣牺牲105周年纪念活动暨“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十月革命战士张含光纪念墙”落成仪式。</p> <p class="ql-block">活动在庄严肃穆的龙首山革命烈士陵园任辅臣纪念雕像前举行。</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前,任辅臣烈士的部分遗骸安葬于此,烈士夫人张含光的部分骨灰也永远地和她的英雄丈夫长眠一处。</p> <p class="ql-block">初冬清寒,鲜花摇曳。来自铁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退役事务服务中心、铁岭市侨联、铁岭市银州区人民政府及区直相关部门、铁岭市银州区人大常委会、银州区第五小学任辅臣中队、铁岭银冈红色基因研究会等单位的领导、各界人士及少先队员等近70人参加了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纪念碑前肃立,重温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杰出的华工领袖、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卓越的军事指挥员、苏俄红军“中国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烈士及其夫人张含光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国红鹰团(骑白马者为任辅臣)</span></p><p class="ql-block">2023年,铁岭市和银州区两级人大代表共同提出《关于增加任辅臣烈士雕像纪念元素》的建议,铁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事务中心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落实,在龙首山烈士陵园任辅臣雕像两侧,规划建成了任辅臣和张含光的元素纪念墙,把一对革命伴侣的英雄事迹和红鹰精神镌刻定格在辽北的历史时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任公伟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十月革命中国红鹰团图片前留影(胡山摄)</span></p><p class="ql-block">这是英雄后人的大事,任辅臣烈士之孙任公伟多年的夙愿成为现实;这是烈士家乡的幸事,任辅臣烈士的革命精神在家乡的热土落地生根,为新时代逐梦复兴树立英雄的形象和楷模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铁岭银冈红色基因研究会会长宁铁彪主持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银州区人民政府张大伟区长指出,任辅臣和张含光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他们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铁岭血脉,他们的伟大事迹时刻感染着铁岭人民,也必将激励我们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使命,强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历史担当,增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在全面振兴新突破“辽沈战役”铁岭战场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p> <p class="ql-block">银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军代表北京任氏家族任公伟教授致感谢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1年任公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前留影(胡山摄)</span></p><p class="ql-block">任辅臣之孙任公伟在贺信中表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欣闻任辅臣和张含光元素纪念墙落成,非常感动和兴奋!今天是任辅臣烈士牺牲105周年的日子,也是任辅臣和张含光魂归故里30周年纪念日。时下铁岭大雪纷飞,但我却深深感受到家乡人民的浓浓深厚情谊。铁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抓落实有力,增加了两位先辈的元素纪念墙。任辅臣和张含光只是家乡铁岭的一份子,这么尊重我们,我们很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8年7月,任辅臣烈士之子任栋梁在乌拉尔维亚火车站中国战士纪念碑前挥铲培土(左一为任公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8年,我们在乌拉尔维亚火车站纪念碑墓前洒下张含光一半骨灰,混合碑前土后,包上一包带回国。1918年到1988,整70年后,我和父母才得以第一次为长眠在乌拉尔地区的爷爷扫墓,把他带回祖国家乡。一幕幕晃如昨日。如今父母已去,自己亦成为白发老人,时光荏苒,不胜唏嘘!1993年,铁岭市龙首山烈士陵园塑任辅臣烈士半身胸像落成,我们从维亚带回的骨灰和土洒埋在塑像之前。至今,又过去了30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8年7月,应苏中友好协会邀请,任公伟(左一)陪同父亲任栋梁(前右二)和母亲宋奉勤(前左二)赴乌拉尔为十月革命红鹰团英烈扫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令人告慰先人的是,岁月苍桑中俄两国人民没有忘记为十月革命奋斗牺牲的中国红鹰团。一百年来,党一直关怀关照任辅臣和他的家人,俄罗斯人民也没有忘记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共历史展览馆中,位于马克思恩格斯雕像及十月革命油画旁图片标注: “数万名旅俄华工参加了列宁创建的红军,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图为由中国工人组成的红鹰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百多年前,他们在铁岭结为夫妇,从铁岭出发,战斗在苏联的乌拉尔,和中国团战士牺牲在异国他乡。1993年,铁岭市四大班子隆重出席,共同见证了任辅臣和张含光落叶归根。爷爷奶奶能看见家乡日新月异、欣欣向荣,他们一定会欣慰的!</span></p> <p class="ql-block">全军“学雷锋模范”、一级英模奖章获得者,铁岭军分区原副政委张子祥大校代表银冈红色基因研究会总结了任辅臣精神的内涵:勤奋好学、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冲破黑暗,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保卫政权、勇敢战斗的牺牲精神;追随主义、献身革命的奉献精神。张子祥倡议用任辅臣精神点亮银州精神,推动任辅臣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推动家乡实现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任辅臣烈士后人任海宁表示,作为任辅臣先烈的后人,自己感到十分激动和骄傲,太爷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弥足珍贵。百年英雄气,红鹰啸苍穹。无限深情缅怀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银州区第五小学任辅臣少先中队队员向先烈献花并致辞表示:英雄丰碑耸天地,不朽精神千秋存。</p> <p class="ql-block">任辅臣的精神穿越时空、滋养今人,作为任辅臣中队的一员,我们要学习传承发扬烈士精神,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践行任辅臣精神,努力学习、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全面发展,成为继往开来、大有作为的新一代!</p> <p class="ql-block">任辅臣和张含光是铁岭家乡人民的骄傲,他们的事迹已经走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已经成为了中俄两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友谊象征。</p> <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后人、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俄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贺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胡山同志并转辽宁铁岭市领导同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得到你们将举行纪念十月革命时期英雄的中国红军团团长任辅臣烈士重要活动的消息,我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这是你们向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庆典献上的一份珍贵礼物,表达出你们宏扬革命传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坚強决心,值得我们学习赞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任辅臣烈士参加了列宁领导的苏俄十月革命的早期斗争,代表中国人民对全世界最早胜利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给予的热情支持,并为此献出年轻的生命。他也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最早的烈士之一。他的奋斗牺牲在中俄两国人民共同为推动世界进步的伟大斗争中树起了最早的丰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永远怀念任辅臣烈士所创造的历史贡献,并祝福烈士故乡的人民继承他的革命精神,在新的伟大革命斗争中创造更加光荣的革命成就。我为怀念任辅臣烈士赋诗一首,随信附上,向你们表达敬意与祝福。敬祝你们的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怀念任辅臣烈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月风雷兴北国,工农浴血创新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任公领率中华健,参战红鹰贡献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子英名人敬颂,精神本色振山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百年伟业光荣甚,共仰初心使命歌。</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李辉缅怀任辅臣烈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在1975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外交部苏联东欧司,从事中苏关系调研工作。那时接触了一些关于两国外交关系的历史资料,其中就有关于在俄国的中国华工参加苏俄1918—1922年国内战争的内容。我渐渐地被这些内容所吸引、所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些华工大都是在20世纪初被招募到俄国修建铁路或采伐木材,受尽了俄国资本家和中、俄包工头的双重剥削,过着凄惨的生活。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他们积极投身到捍卫革命胜利果实、捍卫工农劳苦大众切身利益的斗争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9年5月23日,俄罗斯国家勋章颁授仪式在克里姆林宫举行。普京总统向中国驻俄大使李辉授予“友谊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据不完全统计,1918-1922年苏俄内战期间,在全苏俄共成立了几十支由中国工人和参加过一战但滞留在俄国的中国士兵组成的中国部队,他们同苏俄红军一道,为捍卫红色工农政权而战斗。在这其中,由任辅臣同志指挥的中国红鹰团是最为著名、最英勇善战、革命信仰最为坚定的队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18年底,任辅臣和几百名中国战士血洒战场,牺牲在乌拉尔地区。苏维埃政权以及列宁本人被任辅臣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感动,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多年前统计在俄的中国烈士墓和纪念碑,负责相关工作的同事首先想到的就是任辅臣及其战友的牺牲地及其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每年俄罗斯和中国的相关节日期间,都有当地许多民众自发地向位于乌拉尔地区维亚火车站附近的任辅臣纪念碑及中国战士纪念碑敬献鲜花,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任辅臣为捍卫苏俄人民和中国在俄成千上万劳苦工人的生存权而献身,是同苏俄人民一道,为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捍卫苏俄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牺牲的。他是一名忠诚的国际主义战士,他的精神将永垂不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目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正在不断巩固和发展。不管在任何时期,中俄两国人民携手并肩,共同迎接挑战和抵御外来干涉与侵略,已成为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我们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友谊,为捍卫人类公平与正义,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奋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纪念墙铭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任辅臣(1884.4.28-1918.11.29),字佐卿,出生于铁岭县镇西堡镇河夹心村,毕业于铁岭银冈书院。1908年4月,24岁的任辅臣加入布尔什维克(俄共)。他是有文字记载、姓名可考的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员。1914年11月,任辅臣接受党的指派,作为华工事务主持人,率领2000名华工奔赴俄国,后任彼尔姆、维亚特卡两省中国工人全权代表。在十月革命爆发后,他组建中国团参加苏俄红军。革命导师列宁签署命令,将中国团编入红三军第二十九阻击师。任辅臣率领的中国团战斗在最危急的东方战线,为捍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而英勇战斗,被苏维埃中央军事委员会命名为“红鹰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18年11月29日,“红鹰团”在与敌人连续鏖战七天七夜后,几乎全团阵亡,34岁的任辅臣团长壮烈牺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油画《难忘时刻》(列宁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任辅臣烈士遗孀、红鹰团后方办事处负责人张含光及子女任玉珊、任栋梁、任琳琳),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弗·伊·列宁画传》,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任辅臣牺牲后,苏维埃政府和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文深切哀悼,列宁接见了他的妻子、子女,并称赞他是勇敢的战士、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优秀的布尔什维克、杰出的华工领袖、伟大的国际主义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周恩来总理指出:任辅臣是我们的先烈,他的革命业绩是我们国家的光荣。1989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任辅臣追授红旗勋章。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共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任辅臣以及旅俄华工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任辅臣是铁岭人永远的骄傲!</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十月革命战士——张含光》纪念墙铭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含光(1884.10.24—1975.5.11),出生于铁岭市银州区。1902年与任辅臣结为伴侣。任辅臣加入布尔什维克后遭通缉、被追捕,张含光多次掩护丈夫的革命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15年,张含光带着三个孩子追随丈夫奔赴俄国。任辅臣因组织罢工被软禁,她千方百计展开营救,化险为夷。在十月革命爆发后,张含光出任中国团后方办事处主任,负责新兵训练、伤员救治,筹集粮食运往前线,是任辅臣得力的助手和战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20年,张含光及孩子们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一年后,她带孩子回到军阀统治下的中国铁岭,隐姓埋名,艰难度日,经过十年奋斗,把三个子女培养成人。1958年,周恩来总理知悉张含光健在的消息,提出给予她终生奉养的待遇,张含光表示感激,婉言谢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5年初,张含光病重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指示:全力抢救,高干待遇,终生奉养。张含光病逝后,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在八宝山举行了“十月革命参加者张含光老人追悼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历史将永远铭记张含光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下萨尔达市</b></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9日,在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下萨尔达市,俄中友好协会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分会和下萨尔达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中国红鹰团”指挥官任辅臣的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一台11月29日“乌拉尔新闻”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国际营指挥官任辅臣仍为人所缅怀》</span>为标题,报道了当日的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乌拉尔新闻”报道(注:俄中新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基金会中方秘书长马中志译)指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的第一位布尔什维克。时至今日,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苍穹之下,人们仍然缅怀着“红鹰团”团长任辅臣。他是伟大的十月革命思想的拥趸,在内战期间积极支持当时的新政权——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布尔什维克任辅臣的斗争之路始于1917年,当时他的数百名同胞追随他,他们不满于阿拉帕耶夫斯克工厂的非人道工作条件,并要求改变。</span></p> <p class="ql-block">纪念活动在位于下萨尔达市列宁街1号的下萨尔达以安奇费罗夫命名的地方志博物馆举行。下萨尔达市负责人马特维耶夫·安德烈·亚历尚德罗维奇会见了与会者,与下塔吉尔采矿和冶金分院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一起参观了“在国内战争的旋风中”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萨尔达市政大楼“中国营”牌匾</span></p><p class="ql-block">该则“乌拉尔新闻”报道讲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萨尔达市政府大楼建于20世纪初。正是在这里,1918年召开了中国工人会议,组建了第一营,并任命任辅臣为指挥官。</span></p><p class="ql-block">为纪念该事件,活动主办方在市政大楼安置一个纪念牌匾。大楼对面有一座国内战争参与者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国团部分军官和士兵合影,前排居中者为任辅臣</span></p><p class="ql-block">1918年10月2日至3日,中国旅俄华工在下萨尔达工厂召开会议,成立“中国营”。1918年10月底,中国工人被编为苏联红军第225团,任辅臣任团长。</p> <p class="ql-block">因战功卓著,1918年10月27日,苏维埃中央颁布嘉奖令,命名任辅臣的中国团为“红鹰团”。1918年11月29日,任辅臣和大部分中国红鹰团将士牺牲在维亚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任公伟与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加林娜·维·库利科娃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乌拉尔新闻”在纪念活动报道中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际主义战士不仅在乌拉尔,而且在他的故乡被铭记和尊敬。今天,任辅臣之孙发来一封感谢信。</span></p> <p class="ql-block">任公伟向俄中友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分会和下萨尔达市政府领导和参会者致函表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欣闻2023年11月29日在下萨尔达市地方志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领导的中国红鹰团成立105周年活动,我谨代表家人表示诚挚谢意!感谢你们一直没有忘记任辅臣和他领导的中国红鹰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任辅臣红色文化基地“红鹰归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俄罗斯友人坚持不懈地纪念和宣传中国红鹰团,令人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铁岭政府与各界也在29日举行相似的纪念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俄两地同时纪念,彰显了两国人民用鲜血结下的友谊将一代代继承与发扬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0年1月,高先中会长(右一)与任公伟(右二)同中国驻俄联邦大使馆张汉晖大使亲切交谈</span></p><p class="ql-block">俄中新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高先中向活动主办方发贺信指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俄中新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致力于俄中地方合作和交流,我们希望与俄中友好协会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分会以及下萨尔达市政府一起推动俄中红色旅游,共同促进下萨尔达市与铁岭县结为友好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8年任公伟随父亲任栋梁、母亲宋奉勤祭扫维亚车站纪念碑;(下)2020年初任公伟、黄志柏、高先中等与俄国友人在维亚纪念碑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下萨尔达市地方志博物馆馆长德米特里·伊万诺夫谈到任辅臣时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他和许多俄罗斯军官很熟。因此,当他决定在1917年组建这支志愿者分队时,许多中国工人便义无反顾地跟随了他。任辅臣和他的许多战士在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牺牲,葬于乌拉尔靠近维亚车站的地方。那里还有一座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俄中友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分会副主席瓦季姆·维涅尔指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任辅臣这位国际主义战士不仅在乌拉尔,而且在中俄两国,都将被历史所铭记和受到人们的尊敬。当下的中国和俄罗斯表明,两国人民用鲜血结成的友谊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任栋梁(右)早年与俄中友协副主席、俄罗斯老战士委员会中国分委会主席伊万诺夫·瓦·伊万诺维奇在乌拉尔欧亚分界线纪念碑前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多年来,文化和经济关系一直把萨尔达地区和中国联系在一起。根据萨尔达老前辈的回忆,19世纪末运来第一批丝绸和其他中国商品的中国商人就居住在下萨尔达的工厂定居点。下萨尔达市始建于20世纪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9年任公伟与姐姐赵一玮举着爷爷任辅臣和姑父赵唯刚(苏联红军扎哈洛夫)像与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交谈;2021年杰尼索夫大使在文献《他们,被俄罗斯与中国永远铭记》题词:“任辅臣同志永远不死”</span></p><p class="ql-block">内战期间,乌拉尔工人和中国志愿者肩并肩地捍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在与白军和外国干涉者作战的人中,也有第一卡姆什洛夫团的萨尔达战士,他们与任辅臣领导的中国团的将士们一起英勇牺牲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俄中友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分会副主席亚拉山大·维涅尔(左)和弗拉基米尔·什梅廖夫(中)等2022年在维亚车站纪念中国红鹰团英烈</span></p><p class="ql-block">一年前的这一天,2022年11月29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员会、俄中友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分会在维亚火车站举行活动,祭奠在这里英勇牺牲的苏俄红军中国“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烈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2年俄罗斯友人纪念红鹰团</span></p><p class="ql-block">乌拉尔人和中国兄弟并肩战斗情谊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得到延续。下萨尔达区数十名居民为解放中国东北参加了抗击日本军国的战争,一部分人永远长眠在了中国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萨尔达地方志博物馆任辅臣像</span></p><p class="ql-block">2021年,通过下萨尔达地方志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努力,为纪念俄罗斯和中国的友谊和兄弟般并肩战斗情谊,博物馆开放了一个关于国内战争期间的永久性展位,博物馆雕塑艺术家创作了传奇指挥官任辅臣的半身像。该博物馆专家还发布了一本小册子,包含来自各种渠道的材料,这些材料证实在下萨尔达由任辅臣指挥组建了中国营。2023年11月,在下萨尔达地方志博物馆的倡议下,下萨尔达市行政大楼设置了一块中国营成立105周年纪念牌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任辅臣牺牲地: 乌拉尔维亚火车站</span></p><p class="ql-block">俄中友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分会维涅尔副主席表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希望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下萨尔达市和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的诞生地——中国辽宁省铁岭县结为友好城市,开展国际红色旅游。</span></p><p class="ql-block">“乌拉尔新闻”报道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相信,这种联系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俄中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拜会俄中友协副主席库利科娃</b></p>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4日下午16点,俄中新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高先中、秘书长李翠文、秘书长助理高雨璇在莫斯科拜会了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中国国家友谊勋章获得者库利科娃·加林娜·维尼阿米诺夫娜女士。</p> <p class="ql-block">库利科娃女士秘书祖赫拉喜出望外地将高会长一行引进会客室。库利科娃吩咐为客人摆上丰盛的俄罗斯茶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李翠文、库利科娃、高先中、高雨璇</span></p><p class="ql-block">高先中会长谈到,库利科娃女士以俄中友协名义给铁岭市有关方面的回函已经转交。库利科娃女士仔细听取了11月29日铁岭县和下萨尔达市同时举办纪念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牺牲105周年活动的情况汇报。</p> <p class="ql-block">高先中会长说,维涅尔先生提出下萨尔达市和铁岭县建立友好城市的意愿,目前正在准备信函。基金会将和任公伟、维涅尔等人士一道,共同推动中俄红色旅游,促成下萨尔达市和铁岭县友好城市的建立。</p> <p class="ql-block">关于俄方代表团拟明年访华事宜,库利科娃女士表示,希望能争取安排一天时间去铁岭访问,实现夙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库利科娃副主席与高雨璇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库利科娃女士谈到,她在俄中友协为俄中友好工作了一辈子。今年自己虽已88岁,但思维敏捷,精神状态很好,明天还要出差参加俄中友好协会下诺夫哥罗德分会的成立大会。高先中表示,库利科娃副主席为中俄友好事业不从倦怠,奋斗不息,值得我们晚辈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会面期间,库利科娃女士指着桌子上的一只带着一个黑色袋子的小鹿问: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是一带(袋)一路(鹿)。</span></p> <p class="ql-block">李翠文秘书长闻听后十分感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还以为这只是件漂亮的工艺品,未曾想其中原有如此深刻寓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我们共同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努力奋斗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一 一 后 记 一 一</b></p> <p class="ql-block">本文结稿时,中国东北又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4日上午,在辽宁铁岭市银州区岳海国际酒店万和厅,银州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区内的国、省、市、区、乡五级人大代表300多人进行培训。</p> <p class="ql-block">由辽宁大学崔铮敎授系统讲解《中俄关係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内函》。历时1小时35分的授课,让与会代表受到一次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敎育。</p> <p class="ql-block">学员们课后,纷纷表示,身在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家乡的我们,非常光荣和自豪 。先烈的精神在感召着华夏儿女,我们一定要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作出积极的应有贡献,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们的在天英灵,以实际行动促进中俄两国人民传承珍贵友谊,世代友好!</p> <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女士将自己的著作《俄国与中国:民间外交》题词亲手交任公伟,并题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转铁岭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祝万事如意!愿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长存!</span></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库利科娃女士在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落成时致任公伟的贺信中指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任辅臣的名字在我国家喻户晓。20世纪初,任辅臣带领来俄谋生的中国工人来到外乌拉尔,从事伐木工作。任辅臣毫不犹豫地站在十月革命一边,捍卫俄罗斯内战期间抗击白军的革命成果。任辅臣带领的劳动队伍很快就变成了一支战斗部队。这支被人们称为“红鹰团”的英雄的中国队伍不仅在乌拉尔名声大震,它的荣耀也传到了莫斯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18年,红鹰团团长任辅臣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维亚火车站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他的夫人和他的三个孩子在克里姆林宫受到了列宁接见。列宁高度评价中国红色指挥官的英勇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满怀信心地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的梦想,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今天,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制定的这一宏伟计划的第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到2035年,中国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到2049年,中国将首次成为第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成功与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先锋队领导密不可分,他们信心百倍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领导国家从胜利走向胜利。谈到中国人民取得的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成为世界上第一次战胜绝对贫困的胜利,我们不禁要缅怀俄中两国人民源于十月革命的伟大友谊的不朽篇章,缅怀1918年为捍卫十月革命的成果而英勇牺牲的中国人民英勇的儿子任辅臣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作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DZJ20196007)的《任辅臣传》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p><p class="ql-block">库利科娃女士在书《序》中写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任辅臣,十月革命时期的中国红鹰团团长,他在俄罗斯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英雄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手捧样书,我想到1988年的春天,苏中友好协会收到了《共青团真理报》记者A.C.克鲁申斯基的一封来信,信中提到,他在北京见到了传奇的中国团长任辅臣的家人。得到这一消息后,苏中友协的领导根据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领导人达成的协议,邀请任辅臣的家人访问苏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8年7月,任辅臣之子任栋梁和他的妻子宋奉勤、儿子任公伟一行应邀访苏,受到苏中友协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政府的热情接待,他们寻访中国团战斗过的地方并参加了维亚火车站任辅臣纪念碑揭幕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习主席2019年9月17日签署主席令,授予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中国对外最高荣誉“友谊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曾在苏联(俄罗斯)驻华使馆工作过10年。2019年9月,习近平主席向我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我从事了俄中友好事业一辈子,并会继续干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很遗憾没有去过任辅臣的家乡铁岭,听说那里有一所很古老的书院,是伟人周恩来和任辅臣读过书的地方。目前,铁岭任辅臣的纪念馆也已经建成开放了,我向他们赠书并题了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如果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中国红鹰团足迹的旅游线路能够延伸到中国铁岭,这将是一件多么值得期待的事!</span></p> <p class="ql-block">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风华正茂,正在全面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在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会鼓舞一代代的年轻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中俄人民的世代友谊,为了人类持久的和平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奋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素材鸣谢:</b></p><p class="ql-block">铁岭市烈士陵园,铁岭市银州区银冈红色基因研究会,铁岭县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任辅臣传》(张雅莹著,辽宁人民出版社),俄罗斯塔斯社“乌拉尔新闻”报道(马中志译),《二三里资讯》。任公伟先生及俄中新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基金会给俄方贺信及相关资料由李翠文翻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一 一 笔 者 一 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3年12月4日与库利科娃第一副主席在俄中友好协会会客厅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高先中,俄中新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旅俄华侨,90年代初旅居俄罗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俄民间友好关系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俄罗斯工商界、文化界、教育界、汉学界、美术界和新闻界等各界友好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发起成立了俄中新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基金会和俄罗斯晋商总商会并担任会长。现任俄罗斯中国一带一路投资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山西省外事办驻俄罗斯联络人,山西省贸促会驻俄罗斯莫斯科首席代表,山西省侨联海外顾问。</p> <p class="ql-block">胡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原国家外经贸部干部、外交官,世界反法西斯和平文化中心倡建发起人。</p> <p class="ql-block">2021年笔者胡山与任公伟老师在铁岭龙首山烈士陵园纪念碑基座《十月革命中国红鹰团》大型浮雕前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