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地标建筑之一”鼓楼~钟楼

鹤林雨露

<p class="ql-block">北京鼓楼,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明永乐十八年重修,明嘉靖十八年重修鼓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通高46.7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四周砌有矮砖墙,门前有石狮一对。</p> <p class="ql-block">楼梯虽然不是太长,但台阶的落差几乎是现代常用的二倍之高,这对平均身高远低于今天的古人来说,登楼是个很累的差事。</p> <p class="ql-block">鼓楼呈大红色,共有二层,通高46.7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内遗存有25面大更鼓。</p> <p class="ql-block">站在第二层极目远眺京城老市区,真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气派,老旧与新建的民居、商铺,车流、行人如同沙盘模型般的“小人国”,触手可及,甚是可爱。</p> <p class="ql-block">下层的模型与科技结合的展示厅内,从众多认真参与体验的学生、青年游客们身上,诠释了历史文化在每一个民族心中的神圣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钟楼为灰色砖石建筑,共有二层,通高47.9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采用重檐歇山顶,内遗存有八角形木框钟架和铜钟等文物 。</p> <p class="ql-block">钟楼内的大钟由响铜铸成。在古代,钟楼撞钟时,钟声淳厚、洪亮,在方圆数十里内均可听到。每日早、晚的寅时和戌时各撞钟一次,称之为“亮更”、“定更”。</p> <p class="ql-block">钟的两侧各吊一长2米,直径约0.25米粗的圆木,以供撞钟之用。大铜钟朝北的一侧,镌有“大明永乐年”字样,该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中国发现最重的铜钟。</p> <p class="ql-block">北京鼓楼、钟楼是北京中轴线的组成部分,不是学这种历史专业的游客,确实无法看得懂这二座建筑为什么会如此巨大的不同规格。</p> <p class="ql-block">高大、端庄、威武的帝都鼓楼、钟楼,元至九年(1272年)建成之后,经历了多次的被毁,重新修葺,是这个帝都最好的历史演变见证之一。</p>